【湖北應急先進人物】楊柳青:慧者心辨而不繁說,多力而不伐功。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中國交通廣播5月4日消息 2020年4月9日,湖北省應急管理廳召開了一場特殊的歡送歡迎會。後勤中心歡送“十年如一日”紮根基建的四級調研員楊柳青同志,廳辦公室歡迎她正式到崗。會上,大家對楊柳青同志給予了高度評價:堅守崗位,默默無聞,兢兢業業,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經得起考驗,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湖北應急先進人物】楊柳青:慧者心辨而不繁說,多力而不伐功。

楊柳青於2011年轉業至湖北省安監局,被安置在辦公室。但還未上崗,就被借調,成為當時新組建的基建辦唯一一名成員。隨著項目的推進,基建辦人員進進出出,從少到多,又從多到少,直到2017年6月,又只剩她一個人。那時基建辦在支撐中心13樓辦公,昔日熱鬧的辦公室變得沉寂,裡面的桌椅、資料逐漸蒙上一層厚厚的灰塵,整整一層樓只有走廊盡頭的一間辦公室活動著她每天工作的身影。

2017年6月,基建收尾工作一併劃轉至後勤中心,楊柳青成為了後勤中心的一員,負責基建這一塊兒的工作。分管領導找她談話:“目前基建進入收尾階段,這項工作雖然與施工階段工作不同,看不到明顯的進展與成效,卻是基建工作必不可少且舉足輕重的部分。希望你能安心留守,直至這項工作畫上圓滿的句號。”楊柳青鄭重地回答:“請領導放心!我很安心。”領導笑了笑,又問:“會不會覺得委屈啊?”是啊!作為一名機關幹部,這實際上是借調到後勤中心工作呢。首先,對於長期借調人員來說,因為不在本職崗位,很多工作不被人知曉,很容易被忽視或遺忘。這些年來,在她的履歷表上,雖然經歷了辦公室、規科處、協調督辦處,又回到辦公室,但實際上一直被借調在基建崗位,她內心難免也偶有“孤雲漂泊何所依”的感嘆。其次,通常借調人員都希望能往高處走,借調到上級單位工作,誰會願意被借調到下級單位,何況還是作為服務保障部門的後勤中心呢?再加之,基建收尾工作佔據整個項目建設工作量的三分之一,不僅量大、繁瑣而且複雜,它彙集了各個階段工作最不易的特點,既有前期的急、難、繁,又有中期的險、重、雜。而且很多工作需要她一個人來完成。所以,面對領導關切的提問,楊柳青也笑了笑說:“有一點點吧。不過這也是領導對我能力的肯定呀!”

確實,儘管楊柳青一直非常謙虛、低調、不善表現,但領導仍能看到她的閃光點。楊柳青是武漢大學建築系的碩士研究生,她在高等學府長達8年的時間裡,練就了一身“萬金油”的本領。在基建工作期間,她一人承擔了辦公室內勤、對外業務員、檔案員等多項職責。她愛學習,善學習,工作上手快,完成質量高。作為辦公室內勤,會議紀要、記錄、活動方案、彙報材料等等,都是她一手包辦;作為對外業務員,她不僅外出與人交涉辦事,還能很快地在電腦裡敲出一份函件;作為檔案員,滿滿兩個房間20多個鐵皮櫃的資料,不論要哪一份,她都能信手拈來。不論何時領導向她詢問任何有關項目建設的問題,她都能如數家珍,娓娓道來,簡直是一部基建的“活字典”。2015年,在工作任務極其繁重的狀態下,她還一舉通過了註冊安全工程師考試。這一切,都源於她做事的認真態度。任何事情只要交給她,就一定要弄清楚。

2017年,基建辦的同事們陸續奔赴新的工作崗位。每走一名同事,她身上的擔子就重一分。當時,13樓的庫房裡,有很多同事們遺留下來還未及時整理的資料,其中包括一批未清點的車位合同。她一張張拾起,清理、排序並做好登記。在登記過程中,發現有的合同中車位序號缺失或重複的問題,她便獨自下到地下車庫,將現場車位和圖紙上的標註逐一核對。當時負二層地下室還未啟用,只有靠近辦公樓的入口有一盞燈。往東走,黑乎乎的什麼也看不見。憑藉著手機微弱的燈光,她走遍了兩層地下室的近500個車位。

許多熟悉楊柳青的人,對她的評價就是認真。要認真做好一件事,就必須吃苦,而楊柳青恰恰就是這種不怕吃苦的人。

2017年6月30日是個星期五,湖北省安監局接到省發改委通知,要求安監局於下週一上午在人大財經委全會上彙報2016年政府投資項目建設情況。楊柳青立即向領導彙報,並著手草擬初稿。週末整整兩天,她與領導在線上出一稿討論一稿。由於分管副廳長剛正式接手分管基建工作,對情況還不是很熟悉。她們就這樣在線上一問一答,一直討論到深夜。偌大的支撐中心大樓裡,這一間房,一盞燈,一塊屏幕一閃一閃的,直到週一凌晨一點。在回家稍作休息後,早上5點她又爬起來衝向辦公室,將昨天最後一稿再次校對後,打印裝訂,匆匆趕往湖光大廈(當時省安監局絕大部分同志都在此辦公)。當她滿心歡喜地把一摞材料報給領導,沒想到領導說:“我昨天晚上一直在思考,覺得幾個地方還需要再完善一下。”於是新一輪的“戰鬥”再次開啟。因當時基建辦在湖光大廈沒有辦公室,她跑步找人借電腦、修改,再次打印、裝訂,全部忙完趕到省人大剛剛九點。“急死我了!還好沒誤事。”楊柳青說。她幹工作不怕吃苦,就怕誤事。

同年7月起,楊柳青在武昌區房管局辦理大院被拆遷戶房屋的銷戶登記手續。250多份房產證及其配套申報材料,她做一批送一批,直到9月份才全部做完並報送至房管局。房管局也銷一批返一批迴單,一切都在順利進行。但在2018年1月,楊柳青接到一通電話:“我們現在銷戶的業務移交不動產局了。你快點來把沒銷完的證和材料都拿走,送不動產局銷去!”聽到這個消息時,她一下子懵了。在房管局,她看到工作人員正在忙碌地清理房間,還未辦理銷戶手續的150多份房產證及其申報材料躺在房間一個角落。她連忙趕到不動產局,希望能把證直接移交過去。但被告知,因為不動產局銷戶的申報材料和房管局的不一致,所以這一批房產證他們不能受理,更不能替她保管。對於這個新成立的不動產局,她是一個熟面孔也沒有;即使有,誰又會願意幫忙保管這麼一大批如此重要的材料呢?無奈之下,她只能想辦法把證搬回去。她從二樓辦公室到電梯,又從電梯拖到一樓大廳,一人拽著巨大沉重的蛇皮袋在地下拖行。大廳值班員注意到她說:“姐姐!你太紮實了!”

這件事她從未對任何人說起過,而別人不知道的工作又豈止是這一件?她幾乎是年年月月日日都在做。2018年夏天,她獨自一人完成了與250多戶還建戶的網籤合同工作。從前期資料準備、系統數據填寫、還建戶電話預約、面對面籤合同,以至於上千份合同的打印、裝訂、貼圖,和近萬次的蓋章,她沒有向領導叫一聲苦,從不對同事表一句功勞。從簽訂合同到送房管局窗口備案,系統有時間限制,如果實在忙不過來,她就週末把孩子帶到辦公室,讓孩子幫她幹些裝訂、貼圖的活兒。有一個週末,她又帶著孩子來辦公樓加班,正巧被領導看到孩子在幫媽媽簽訂合同。“咔噠、咔噠”,孩子拿著訂書機忙得汗流浹背,不亦樂乎。領導笑著說:“這我們應該給小朋友發工資呀!”孩子稚嫩的聲音回答道:“伯伯!不能給工資呀!給了我媽媽就是在用童工了。”整整4個月,她一週又一週地重複著這一套程序。直到最後一週,在備案窗口領出最後一批備案好的合同時,她如釋重負。備案的小姐姐也為她感到高興,說:“姐姐!你太紮實了!開發商一個班子做這麼多也得半年啊!”

有人會說:“她這是不是傻?”但楊柳青一直信奉一句話:“慧者心辨而不繁說,多力而不伐功。”如今,楊柳青在分管領導的指導下,與後勤中心領導與同志一道,完成節能、環保、綠化、白蟻、防雷、竣工、消防、規劃等驗收工作,直到最後585戶住戶全部辦證,基建收尾工作終於畫上圓滿句號,楊柳青也走上了新的工作崗位,重新開啟新的征程。分管領導找她談話:“檔案工作枯燥、繁重、瑣碎、邊緣化,而且默默無聞,但是又非常重要,必須有一個你這樣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經得起考驗的同志,才能幹好。相信你一定能像幹基建工作一樣幹好!”楊柳青說:“請領導放心!我會安心工作的。”領導笑了笑,又一次問道:“會不會覺得委屈啊?”她回答道:“只要工作需要,我堅決服從組織安排。回首基建這十年,我只做了一點份內之事,但領導和同志們認可,已讓我十分知足。所以我信奉那句話,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是不會吃虧的。今後我將繼續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迅速轉換角色,提高業務水平,盡最大努力幹好本職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