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的定性調研

定性調研在大數據時代仍然是非常有效的調研方法。

數據要具備研究的價值不但需要樣本量足夠,更需要多維度的數據視角。例如,對於某個品牌消費者畫像的研究,基於生理特徵的描述、行為特徵的描述、情感特徵的描述都非常重要,需要三者綜合起來分析。有多少企業有這種能力和實力呢?數據作為企業未來的核心競爭力掌握在少數大公司手裡,花錢也很難買到。

理性數據背後仍然需要感性的洞察。消費者研究的實質是人性的研究、消費心理的研究,區別於宇宙、地球、自然,可能遵循的某種規律,可以用數學公式來表達,用第一性原理來解釋。每個個體都有差異,每個人都可能有不同的偏好,所以“冰涼”數據的背後,需要洞察和驗證。

大數據可以用於新品的研發與迭代、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分析、廣告與促銷活動的投放與分析,但是對於某些研究,例如幫助企業發現內部管理問題,一些行業數據不多的TOB企業的管理、銷售分析,定性調研仍然是最有效的方法。大數據從某種意義上看等同於定量研究,只是大數據是全樣本的研究。

定性調研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焦點小組訪談法,一種是深度訪談法。兩者的區別主要是被調研的人數和對象,焦點小組訪談法一般由6-8人組成,深度訪談法一般都是1人,往往是某領域、行業的專家、企業的重要客戶、kOL。

定性調研對於研發新產品非常有效。但是,這會考驗產品經理的洞察力和經驗,對產品經理的要求非常高。因為絕大多數的消費者並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產品或者什麼功能,那就需要產品經理和訪談主持人通過問題層層深入挖掘;訪談的時候,被訪者也經常有可能出於各種原因隱瞞事實,需要產品經理察言觀色,去偽存真。為了瞭解用戶的真實需求和痛點,上門和用戶一對一的訪談,觀察用戶對於產品的真實使用環境,瞭解用戶的品味、喜好,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定性調研也非常適合識別企業內部的管理問題。通過對行業專家、競爭對手、渠道分銷商、供應商、忠誠顧客、員工的一對一深度訪談,從不同視角,從內外部,一個企業會發現自己看不到的管理問題。

大數據可以看作升級版的定量研究,一個完美的、科學的調研應該是定量研究加上定性研究。不同的是,不同的調研項目定量和定性的主次不同,有些以定性為主,定量為輔,有些反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