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妼晗成為宋仁宗的女人後,被寵愛一生而永失快樂,意義何在

《清平樂》這部古裝大劇有著強大的演員陣容,非常精緻逼真的場景服裝,一直深受觀眾好評。正午陽光的製作果然非常精良,電視劇裡的每一幀畫面都如同壁紙一樣,因此劇情慢一點也是可以接受的。

張妼晗成為宋仁宗的女人後,被寵愛一生而永失快樂,意義何在

最近的劇情更是受到了很多的爭議,特別是王楚然飾演的張貴妃張妼晗,是目前劇中最受熱議的人物。宋仁宗作為一個心思深沉的明君,他對徒有外表的張妼晗愛得太過輕率了。因為這部劇中的張貴妃被塑造得過於膚淺,空有一副好皮囊的她並沒有成為人生贏家,反而成為了這座孤城裡的驚弓之鳥。

自卑而心虛

比起其他家世良好的嬪妃,張妼晗心裡是非常自卑的。劇中對於張貴妃的家世沒有過多的描寫,但是如果是較好的出身也不會成為後宮中的一名舞女了,所以由此可見張妼晗沒有一個能為她撐腰的孃家。這種自卑導致了她成為寵妃後,性格更為外強中乾,終日只想著怎樣才能固寵。

張妼晗成為宋仁宗的女人後,被寵愛一生而永失快樂,意義何在

受寵被彈劾

因為宋仁宗之前歷史上武將奪權的陰影太嚴重,宋仁宗時代開始了對於文官的全面重視,尤其是對於諫官格外看重。言路廣開的宋仁宗時代,諫官們必然不會任由君王做出寵妾滅妻的事情。預告中諫官們已經開始彈劾張妼晗所受的恩寵了,這些更加重了張妼晗的不安。

張妼晗成為宋仁宗的女人後,被寵愛一生而永失快樂,意義何在

貪慾心膨脹

張妼晗只是一名後宮的舞女時,一心只想得到宋仁宗的青睞,心裡至多也就是對於地位和物質的渴望。在得到宋仁宗的寵愛後,張妼晗開始感受到了權力帶來的快感。特別是當張妼晗見識到了僅次於君王的皇后之權,對於她來說誘惑簡直太大了。她開始不滿足於自己所受到的寵愛了,對於後位的覬覦之心越來越強烈。當皇后原諒了許靜奴,張妼晗卻無視後令,一句“我說你無罪了嗎”,顯然是開始不把皇后放在眼裡了。

張妼晗成為宋仁宗的女人後,被寵愛一生而永失快樂,意義何在

智商不夠數

正是仗著宋仁宗對自己的寵愛,張貴妃開始越來越不滿足。她像當初上位時一樣,開始不擇手段的爭取獨寵和權利了。不管歷史上的原型如何,劇中的張妼晗是不聰明的,她的智商顯然遠遠跟不上自己的貪慾。最近的劇情裡,宋仁宗遣走了自己的李司飾,張妼晗為了固寵當場推薦了自己的梳頭女官許靜奴,這一點已經有舉薦親信、安插眼線的嫌疑。後來,許靜奴為她梳的一頭白色頭飾,讓張妼晗自己顏面盡失的同時,也引起了宋仁宗的不悅。這種智商簡直讓我們看到了另一個《甄嬛傳》裡的夏冬春。

張妼晗成為宋仁宗的女人後,被寵愛一生而永失快樂,意義何在


張貴妃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德不配位”的寵妃,即便靠著自己的執著和瘋魔成為了君王的女人。但是她沒有佔據這個高位的強大內心和智慧,終日只能惴惴不安、惶惶度日。

張妼晗的三個女兒出生後就患有“哮喘”之症,最後相繼早夭,想必也是與她懷孕時的惶恐不安有關。雖然張妼晗也曾為了祈求上天保住她的女兒,自請降低位份,但是這仍然改變不了後面接踵而來的厄運。

張妼晗成為宋仁宗的女人後,被寵愛一生而永失快樂,意義何在

張貴妃的一生除了宋仁宗的寵愛再無其他。如果可以有一個選擇,用一生的寵愛來換取三個女兒的平安長大,天下應該沒有一個母親是不願意的。嫁給宋仁宗就是張貴妃一生不安的開始,即便受寵到了極致,逝去後被追封為皇后,意義又有多大呢?

只能說對於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女來說,愛情也許就是那個年紀全部的意義。在人生經歷過很多事情後,女性會越來越發現,愛情只是生命中的一部分,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比愛情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