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嚼過腳骨筍、吃過倭豆飯,@寧波人,鹹菜筍粒軟菜羹嘗過麼

用勺子舀起一勺鹹菜筍粒軟菜羹,顧不上燙,送入口中,寧波人偏愛的鹹、鮮味道在口中迴盪……

5月5日,立夏。相比腳骨筍、鹹肉倭豆飯,被叫做“軟菜”的莙薘菜就像個“小透明”。殊不知,它本來也應該是立夏的“當家菜”之一。

立夏,嚼过脚骨笋、吃过倭豆饭,@宁波人,咸菜笋粒软菜羹尝过么

鹹菜筍粒軟菜羹,“賣相”平平,卻正符合寧波人偏愛的鹹、鮮口感。

悶熱的午後,被勾起的食慾

眼看鐵鍋冒煙,58歲的張開妃不慌不忙倒油入鍋,隨即放入早已切好的軟菜,翻炒幾下,看著軟菜似軟非軟,她將一旁早已備下的鹹菜花、筍丁一併倒入鍋中,加水,再調點水澱粉……前後也就10分鐘,鹹菜筍粒軟菜羹就出鍋了。

因為加了鹹菜花,在燒這道菜的過程中,整個廚房都瀰漫著一股鹹香、酸爽的味道。儘管是悶熱的午後,食慾還是在這股味道中被一點一點勾起。

用勺子舀起一勺羹,迫不及待地送入口中,軟菜並不如它的名字那樣軟,反倒有些硬、脆,細品還自帶一絲滑滑的感覺。兩口下肚,感覺需要來一大碗米飯才夠完美。

張開妃有些不太理解這道羹為何這麼受歡迎。對她來說,這實在是一道普通到甚至不好意思拿出來招待客人的家常菜。

張開妃的家在海曙區章水鎮樟村村。燒菜前,她在家門口洗軟菜,經過的左鄰右舍都會叨上一句:“在燒軟菜羹啊?拿點鹹菜花、筍丁一起。”看來,這道菜在當地深入人心。

立夏,嚼过脚骨笋、吃过倭豆饭,@宁波人,咸菜笋粒软菜羹尝过么

通常燒一碗羹,頂多只需要三四瓣軟菜。

立夏,嚼过脚骨笋、吃过倭豆饭,@宁波人,咸菜笋粒软菜羹尝过么

對張開妃和當地人來說,軟菜是一種再家常不過的菜。

四棵軟菜,足夠一家人吃一季

用來燒羹的軟菜,是20分鐘前張開妃從地裡掰回來的。

她家地裡就種了4棵軟菜,油亮油亮的。

立夏,嚼过脚骨笋、吃过倭豆饭,@宁波人,咸菜笋粒软菜羹尝过么

軟菜長得挺有意思,跟包菜一樣,菜葉是一圈圈長的。外圈的葉子最大,越往裡,葉子越小。

張開妃直接上手掰,“平時自家燒個羹,掰兩三片就夠了。”這倒是跟之前在章水鎮菜場看到過的攤販賣軟菜的方法類似:兩三片或者三四片菜葉捆在一起賣,價格根據菜葉的多少、大小略有浮動,但每捆也就一兩元。

伸手摸了摸軟菜,絲毫沒有軟的感覺,硬邦邦的。不過,和普通的青菜相比,菜梗部分顯得格外飽滿、厚實。

“軟菜長得很快,像今天這樣掰掉一圈之後,過個兩三天,又會長大一圈。”張開妃說,“一開始掰會感覺有點硬,等掰過三四回,菜梗、菜葉摸上去就會軟很多。”

如此生生不息,也難怪張開妃會說,雖然只種了四棵軟菜,但足夠一家人吃一季。

立夏,嚼过脚骨笋、吃过倭豆饭,@宁波人,咸菜笋粒软菜羹尝过么

軟菜不是割下來的,而是掰下來的。

立夏吃“軟菜”,夏天不會熱?

說軟菜是立夏的“當家菜”,很多人可能會以為這種菜是到了立夏節氣才有。張開妃卻說,早在清明節氣,她們就開始吃軟菜了 ,等到立夏節氣,“軟菜差不多已經要開花了,等它開花,就要整棵割掉,等到來年再種。”

立夏為啥要吃軟菜?在張開妃的記憶中,多是傳說吃了軟菜夏天就不會生痱子,皮膚會像軟菜一樣光滑。民間還流傳一種說法,因為成熟到可以掰下來的軟菜葉子比較大,像老式的蒲扇,吃了夏天就不會覺得熱。

軟菜只是民間的叫法,它的學名叫莙薘菜,是一種葉用甜菜,按葉柄的顏色分有不同的類型,其中農家種的比較多的是青梗的莙薘菜。

因為它容易栽培,產量高,供應期長,可在夏季缺少葉菜時上市。

關於莙薘菜,民間還流傳著一段有趣的故事:

相傳南宋初年,金兵大舉南下,宋高宗趙構為躲避敵兵,從臨安(今杭州)逃到明州(今寧波),慌亂間躲進了一戶農家的菜園,結果踏壞了軟菜。誰知當晚下了場雨,極具生命力的軟菜第二天就恢復原樣,還長得更加鬱鬱蔥蔥。因此民間也把莙薘菜稱為“君踏菜”,意為被君王踩踏過的蔬菜。立夏吃“君踏”,也寓意人們像它那樣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除了被人們寄予厚望的“夏天不長痱子”,據《嘉祜本草》記載,莙薘菜還有"補中下氣,理脾氣,去頭風,利五臟"的功效。但是張開妃說,這種菜鐵、鉀含量較高,“痛風患者最好還是不要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