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你有一份來自導師的懟


導師與學生之間,可說是相愛相殺的一對。

“希望這是你們兩個人這一輩子最後一次結婚!”


“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是為人生四大樂事。

這其中,頭等大事是婚姻。

通常來講,對新人的賀詞應該滿是祝福之意。

尤其是來自長輩。

尤其是來自導師。

可是,民國時代,卻有一對新人,當著滿堂賓客,被男方導師糊了一臉“懟”!

1926年,農曆七月初七,北京,一場盛大婚禮正在進行。

新人便是徐志摩與陸小曼。

證婚人是梁啟超。


年輕人,你有一份來自導師的懟

梁啟超

這場婚禮可稱關係凌亂。

徐志摩先戀上林徽因,與原配張幼儀離婚;後林徽因嫁與梁思成,成為梁啟超的兒媳;徐志摩與陸小曼相愛;陸小曼與丈夫王庚離婚;徐志摩與王庚同為梁啟超的學生。

這場婚禮更是一波三折。

徐志摩的父親徐申如最初堅決不允,胡適、劉海粟等人百計斡旋,胡適答應做介紹人,又請來梁啟超證婚,婚禮才得以舉行。

而梁啟超對徐、陸聯姻並不滿意,曾寫信勸告徐志摩。

不料他的愛徒回信道:

“我將於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學生是如此的真性情,導師也真是個耿直boy。

梁啟超在婚禮上直言道:

“我來是為了講幾句不中聽的話,好讓社會上知道這樣的惡例不足取法,更不值得鼓勵。徐志摩,你這個人性情浮躁,以至於學無所成,做學問不成,做人更是失敗,你離婚再娶就是用情不專的證明!陸小曼,你和徐志摩都是過來人,我希望從今以後你能恪遵婦道,檢討自己的個性和行為,離婚再婚都是你們性格的過失所造成的,希望你們不要一錯再錯自誤誤人。不要以自私自利作為行事的準則,不要以荒唐和享樂作為人生追求的目的,不要再把婚姻當作是兒戲,以為高興可以結婚,不高興可以離婚,讓父母汗顏,讓朋友不齒,讓社會看笑話!總之,我希望這是你們兩個人這一輩子最後一次結婚!這就是我對你們的祝賀!我說完了!”

驚不驚喜?

意不意外?

這番話實在出乎意料。

堪稱“冷冷的懟在臉上胡亂地拍”。

令新人及滿堂賓客無不失色。

其實,這番話除了表達不滿,還有嚴肅的規勸,同時也滿含了愛護學生之心。

梁啟超曾在家書中提到此事:“徐志摩這個人其實聰明,我愛他不過,此次看著他陷於滅頂,還想救他出來,我也有一番苦心……我又看著他找得這樣一個人做伴侶,怕他將來苦痛更無限。”

“你還想‘從此君王不早朝’啦?!”

任半塘先生1897年出生,年少聰慧,1918年考入北京大學文學院國文系,跟隨曲學大師吳梅教授學習,是詞曲學、戲曲理論和敦煌學等領域的專家。

新中國成立之後,幾番坎坷,先生在耄耋之年回到故鄉揚州,任教於揚州師範學院,成為中國首批博士生導師。


年輕人,你有一份來自導師的懟

任半塘先生與王小盾(圖片源於網絡)


任先生對自己的首位博士生王小盾要求嚴苛。

據說有一年,王小盾的愛人來看他,任先生考慮到實際情況,破例允許他次日推遲一個小時上課。第二天,老先生在家裡等到7點半,見王小盾還沒來上課,便拄著柺杖走到宿舍前,敲擊王小盾的窗戶,大聲喊道:“你還想‘從此君王不早朝’啦?!”

這個段子幾乎成了中文系研究生入門時候必用的梗。

當年導師也是笑著講給我們聽,我們也是鬨堂大笑。

這一轉眼,也已人事飄零。

同樣地,新中國第一位文學博士、南京大學的莫礪鋒先生也曾講過,當年跟隨程千帆先生讀博士,身為程先生的大弟子,也是被導師無間斷問候以至於“死去活來”。

從梁任公的另類證婚詞,到任半塘的敲窗喊話,再到程先生的360度管教,其實皆是導師們的一片心,愛之深責之切。

從古至今,師生授受的佳話趣事,代不乏人。

今拈取民國一段,並及後來兩位大師與弟子的故事,可以窺見我國人品學問,斯文一脈,風流不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