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企業是否需要佈局數字化管理?

如今,伴隨經濟社會的發展,有實力的大體量企業已開始使用各種各樣的數字化軟件,將“智能管理”逐漸提上日程。

但不可否認,行業中仍存在大量的中小企業,它們規模小、產值低、管理相對簡單,不僅覺得數字化與自己無關,甚至認為企業的組織結構和管理體系還未達到轉型數字化的要求,直接實施,既沒有正面效益,還會帶來不必要的負擔。

中小型企業是否需要佈局數字化管理?

究竟企業到底適不適合從現在就開始全面數字化呢?這邊有幾條標準可以提供給企業進行自查:

1 是否想要集中式管理?

企業在發展到一定規模時,如果不做數字化,會使海量數據分散在萬千表格中,造成管理的分散化。管理者若想用更直接、更直觀的方式掌握企業的各種動態,就需要對這些單據做彙總和統計,但用傳統的管理方式可謂難上加難。

這種情況下,企業升級數字化就顯得很有必要了。

通過數字化系統,管理者就能夠全盤把控和掌握公司的所有數據,將企業從分散化管理重新轉變為集中的管理。

因此,中小企業在考慮是否要全面數字化時,不妨試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01.繼續採用傳統的方式,企業能不能做到集中管理?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數字化就可以從長計議,將整個轉型的時間線相對拉長。

02.企業能否容忍分散管理下的不透明狀態?

不同的家居企業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如果當前企業處於動盪期,沒有太多精力,無法實現集中管理,就可以等待家居企業進入發展平穩期再開啟全面的數字化升級。

2 是否需要實時數據?

在經營過程中,企業是需要實時瞭解各種經營數據的。傳統情況下,管理者想了解產品目前的成品庫存,需要去問倉庫負責人,但這一數據不一定準確,管理者仍需向財務證實。找到財務,若得到的數字不一樣,管理者就需要找更多人核實,比如銷售負責人。

整個數據尋求過程非常冗長、繁瑣,各部門數據不同步、不統一,非常不利於企業的日常管理。

而實現數字化的企業,就可以通過財務信息和業務部門的同步管理來解除類似的煩惱,利用數字化的系統,企業管理者也能夠隨時隨地獲取到各種業務數據,這大大減少了溝通成本。

3 是否需要把握真實經營情況?

在傳統的企業管理中,管理層一般是經由手下員工的統計、彙報來了解業務和經營情況的,這種方式存在天然的侷限性,信息的準確性恐會大打折扣。最終導致的結果只能是粗放式管理,離精細化管理越來越遠。

而數字化系統則能夠將業務流程和管理部門的數據進行聯通。通過這樣一套系統,企業可以掌握真實的經營情況,也使精細化管理更科學、更高效。

通過數字化的升級,中小企業傳統的層級管理模式將被改變,企業也就能夠從粗放式管理逐漸過渡到精細化管理,實現成本的降低,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對於中小企業來說,數字化升級既可降低成本還能提升管理能力,何樂而不為呢?而至於要不要從現階段就開始全面數字化,還需從企業當前的需求和發展現狀出發,將上述三個問題想清楚,再製定相應的數字化策略。

(本文部分內容整理於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