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教皇新堡,解密“教皇之酒”

它被譽為“南羅納河谷(Southern Rhone Valley)皇冠上的明珠”,它是法國首批獲得AOC認證的葡萄酒產區之一,它孕育了不少諸如博卡斯特爾酒莊(Chateau Beaucastel)之類的世界頂級名莊,它所產的葡萄酒被稱為“教皇之酒(Vin du Pape)”。它便是

教皇新堡(Chateauneuf-du-Pape)。

一、“教皇之酒”的由來

實際上,教皇新堡產區最初名為“Chateauneuf Calcernier”,意指該地區的石灰岩採石場,這一地區數百年來以其優質的石灰岩而聞名,採石也是當地居民的重要收入來源。公元14世紀時,教皇克萊蒙五世(Pape Clement V)將教廷從梵蒂岡搬遷至法國南羅納河谷的阿維尼翁(Avignon),此舉不僅象徵著人類宗教史上又一處聖地的誕生,也促進了教皇新堡產區的誕生。

走近教皇新堡,解密“教皇之酒”

教皇新堡產區俯瞰圖(圖片來源:en.chateauneuf.com)

克萊蒙五世是一位葡萄酒愛好者,有一次出遊時,他在距離阿維尼翁不遠的村莊內發現一處十分適合種植葡萄的地方,他在此種植葡萄並釀造葡萄酒,將自己對葡萄酒的熱愛傾注在這片土地上,這裡便是後來的教皇新堡。克萊蒙五世逝世後,他的繼任者——約翰二十二世(John XXII)在村莊內修建了一座避暑城堡,也是這位教皇將該地出產的葡萄酒稱為“教皇之酒”。

後來,在歷任教皇的大力支持下,教皇新堡的葡萄園被一次次擴大,葡萄酒的質量也不斷提升,開始大量被運往阿維尼翁供教皇及貴族們享用。到了19世紀時,教皇新堡的葡萄酒已經被出口到英國、德國、美國和意大利等國家,當時一大批名人雅士如拉馬丁(Lamartine)和都德(Alphonse Daudet)等都成為這種頗具高貴、雄偉和崇高氣質的葡萄酒的忠實擁護者。

為了捍衛教皇新堡葡萄酒日益增長的聲譽,當地生產者意識到不僅要設法提高葡萄酒的質量,同時也需通過立法來保護產區內葡萄酒的獨特身份。於是,生產者們經過多番努力與嘗試,不斷從產區範圍、葡萄種植和葡萄酒生產等多方面制定產區規範,這也為後來全國性葡萄酒產區法規的誕生起到了奠基作用。1936年,時任法國總統阿貝爾·勒布倫(Albert Lebrun)正式簽署原產地保護法令,教皇新堡率先被納入原產地命名制度(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olee, 簡稱AOC),成為法國首批AOC產區之一。

走近教皇新堡,解密“教皇之酒”

圖片來源:en.chateauneuf.com

如今,在很多教皇新堡葡萄酒的酒瓶上,我們都能看到印有教皇三重冠和耶穌十二門徒之首聖彼得(St. Peter)手中象徵無上權力的一對鑰匙的浮雕,還有以哥特體寫成的“Chateauneuf-du-Pape Controle”的字樣。這種樣式的瓶身浮雕設計於1937年,目前已被法國最高法院(French Supreme Court)確認並受法律保護,對產區內葡萄酒的推廣起到了很大作用,彰顯了其作為“教皇之酒”所享有的顯赫歷史地位。

二、得天獨厚的風土條件

教皇新堡的葡萄酒聲名遠揚,很大一部分得歸功於當地得天獨厚的風土條件。這裡屬於地中海氣候,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乾燥,十分適合種植葡萄。整個羅納河谷盛行密斯托拉風(Mistral),這股風在教皇新堡吹得尤為猛烈,有時時速甚至會超過100km/h,它的適時出現能吹散雲層,為當地帶來更多晴朗無雲的好天氣,促進葡萄充分成熟。春季時,它還能帶走葡萄園中的溼氣,減少真菌病害;夏季的風則能明顯降低葡萄園中的溫度,延長葡萄生長季,助力葡萄糖分和風味物質的累積。

走近教皇新堡,解密“教皇之酒”

覆蓋著鵝卵石的土壤(圖片來源:www.beaucastel.com)

此外,教皇新堡產區內葡萄園的土壤類型十分豐富,有砂岩、沙礫、黏土、石灰岩以及鵝卵石等多種土壤,為種植風格多樣的葡萄品種提供了有利條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數葡萄園土地上都覆蓋了一層光滑且圓潤的鵝卵石,它們是冰川融化導致阿爾卑斯山(Alps)一側的岩石碎塊落到平原之上,再經過羅納河河水的猛烈沖刷之後留下的。這些鵝卵石有著良好的排水性和儲熱性,它們白天能吸收並存儲熱量,到了夜晚便將其釋放給葡萄植株,幫助葡萄更好地成熟。

走近教皇新堡,解密“教皇之酒”

教皇新堡產區葡萄園(圖片來源:en.chateauneuf.com)

為了確保釀酒葡萄的質量,教皇新堡不斷完善相應的產區法規,例如規定人工採摘葡萄,限制種植密度為每公頃3,000-3,500株且最高產量為3,500升/公頃。此外,為了保護葡萄園的生態平衡,越來越多的種植者採用有機栽培和生物動力法(Biodynamics)來管理葡萄園,儘可能避免使用除草劑和殺蟲劑,保持土壤活力。截至2017年,教皇新堡實行有機種植的葡萄園面積佔產區內葡萄園總面積的27%,遠高於全法國有機種植的平均水平(9%)。

三、13個法定葡萄品種,經典GSM混釀

得益於產區內炎熱乾燥的氣候,教皇新堡所產的葡萄酒大都香氣馥郁、酒體飽滿、結構複雜且風味濃郁。而由於葡萄園微氣候的不同與土壤的多樣性,使用多種葡萄品種進行混釀一直是教皇新堡葡萄酒的一大特色。該產區法定的釀酒品種多達13個,紅葡萄品種主要為歌海娜(Grenache)、西拉(Syrah)、慕合懷特(Mourvedre)以及神索(Cinsault),白葡萄品種則以瑚珊(Roussanne)、克萊雷(Clairette)和布布蘭克(Bourboulenc)為主。

通常,教皇新堡的大多數酒莊會選用13個法定品種中的1個或是幾個品種釀造葡萄酒。最為經典且為人所熟知的組合便是採用歌海娜、西拉和慕合懷特釀成的GSM混釀,具體混釀比例每個酒莊依據自家傳統各有不同,混釀中的每一個品種都能為葡萄酒帶來獨特的風味與特質,使得酒款風格多樣,風味複雜。此外,產區內也存在一些酒款是同時採用13個法定品種進行混釀的,博卡斯特爾酒莊教皇新堡紅葡萄酒(Chateau de Beaucastel, Chateauneuf-du-Pape, France )便是其中翹楚。這款酒博採眾長,糅合了13個品種的優勢,散發著濃郁的花香、果香和香料氣息,酒體飽滿,口感複雜,是一款殿堂級的混釀精品。

走近教皇新堡,解密“教皇之酒”

2015年博卡斯特爾酒莊教皇新堡紅葡萄酒

四、著名酒莊

1. 稀雅絲酒莊(Chateau Rayas)

但凡在教皇新堡待上過一些時日的人,都能說上一段關於稀雅絲酒莊的故事。一株株老藤歌海娜挺立在沙土上,堪稱簡陋的主建築依然功能齊全,酒窖的標誌招牌已鏽跡斑斑,古老而陳舊的橡木桶靜靜躺在地窖中,酒桶中所藏的便是極其純淨而精緻的玉液瓊漿。稀雅絲對於南羅納河谷而言,就好比帕圖斯(Petrus)之於波爾多,特立獨行、低調神秘卻又充滿魅力。

走近教皇新堡,解密“教皇之酒”

稀雅絲酒莊內陳舊的橡木桶(圖片來源:chateaurayas.fr)

目前,稀雅絲酒莊由雷諾(Reynaud)家族的第4代傳人伊曼紐爾·雷諾(Emmanuel Reynaud)管理。在以GSM混釀聞名的教皇新堡,稀雅絲酒莊獨樹一幟,以100%歌海娜釀造了稀雅絲酒莊紅葡萄酒(Chateau Rayas, Chateauneuf-du-Pape, France),這款酒有著令人驚異的純淨果香,質地順滑且細膩,餘味悠長而迷人,堪稱產區內珍稀藝術品一般的存在。

走近教皇新堡,解密“教皇之酒”

2004年稀雅絲酒莊紅葡萄酒(圖片來源:www.chateaurayas.fr)

2. 博卡斯特爾酒莊

博卡斯特爾酒莊是羅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在其名作《世界頂級葡萄酒及酒莊全書》(The World’s Greatest Wine Estate)中首推的羅納河谷名莊。酒莊的第四代傳人讓-皮埃爾·佩蘭(Jean-Pierre Perrin)和弗朗索瓦·佩蘭(Francois Perrin)曾獲得《醇鑑》(Decanter)授予的“年度人物(Men of the Year)”稱號,也正是他們創造出了酒莊的旗艦酒款——博卡斯特爾酒莊致敬雅克佩蘭教皇新堡紅葡萄酒(Chateau de Beaucastel Hommage a Jacques Perrin, Chateauneuf-du-Pape, France),這款以老藤慕合懷特為主釀製的紅葡萄酒曾多次獲得帕克的滿分評價,如今已成為羅納河谷的傳奇酒款之一。

走近教皇新堡,解密“教皇之酒”

2014年博卡斯特爾酒莊致敬雅克佩蘭教皇新堡紅葡萄酒

除了紅葡萄酒,博卡斯特爾酒莊的白葡萄酒也在產區內有著數一數二的辨識度與知名度。博卡斯特爾老藤瑚珊白葡萄酒(Chateau de Beaucastel Roussanne Vieilles Vignes, Chateauneuf-du-Pape, France)便是一款位於法國頂級白葡萄酒之列的優質葡萄酒,其大多數年份都獲得了帕克團隊(Robert Parker Team)95分以上的高分,2009年份還曾收穫帕克本人的滿分好評。這款酒採用100%瑚珊釀製而成,葡萄樹的樹齡為85-100年,平均年產量僅為6,000瓶,是一款香氣複雜、酒體飽滿、餘味悠長而多汁且陳年潛力優秀的葡萄酒。

3. 帕普酒莊(Clos des Papes)

在《葡萄酒觀察家》(Wine Spectator,簡稱WS)的高級編輯詹姆斯·莫雷斯華斯(James Molesworth)看來,自1990年以來,帕普酒莊一直是教皇新堡產區的旗艦酒莊,酒莊創始人保羅·阿弗瑞(Paul Avril, 1873-1962)是教皇新堡產區正式誕生的奠基人之一,而現任莊主保羅·文森特-阿弗瑞(Paul Vincent Avril)則為如今教皇新堡產區的葡萄酒生產樹立了標杆。文森特-阿弗瑞曾坦言:“我不會將中等質量的葡萄酒裝進貼有我名字的酒瓶中。”這也表明了他只釀造頂級葡萄酒的決心。

走近教皇新堡,解密“教皇之酒”

2009年帕普教皇新堡紅葡萄酒

帕普酒莊出產的葡萄酒通常採用來自多個地塊的多個葡萄品種釀造而成,個性獨特且風味複雜,兼具飽滿度與清新感。其中,帕普教皇新堡紅葡萄酒(Clos des Papes, Chateauneuf-du-Pape, France)常年獲得各大酒評家95分以上的讚譽,其2005年份更是榮登2007年WS百大榜單之首。此外,帕普教皇新堡白葡萄酒(Clos des Papes Blanc, Chateauneuf-du-Pape, France)的品質也尤為出色,其2009年份也位列2010年WS百大榜單前10名。

4. 沙邦酒莊(Domaine Roger Sabon)

掌管著沙邦酒莊的沙邦(Sabon)家族是教皇新堡產區最古老的葡萄園園主之一,該家族從1540年起就在該地區耕種葡萄園,幾百年來經久不衰。酒莊的創立者羅傑·沙邦(Roger Sabon)還曾被帕克稱為“教皇新堡最聰明的釀酒師之一”。目前,酒莊由羅傑·沙邦的兒孫輩兩代人共同打理。

走近教皇新堡,解密“教皇之酒”

歌海娜(圖片來源:en.chateauneuf.com)

沙邦酒莊出產多款教皇新堡產區佳釀,其中沙邦酒莊沙邦之秘教皇新堡紅葡萄酒(Roger Sabon Le Secret Des Sabon, Chateauneuf-du-Pape, France)更是堪稱產區葡萄酒的璀璨之星,曾有兩個年份都獲得了帕克的滿分盛讚。這款酒通常由比例超過90%的歌海娜加上少量其它品種的葡萄釀造而成,這些歌海娜都是樹齡達百年以上的老藤。有趣的是,除了酒莊自己,幾乎無人知曉這款酒的具體葡萄品種和精確調配比例,久而久之,這也成了酒莊的一大秘密,而這也是“沙邦之秘”一名的由來。

走近教皇新堡,解密“教皇之酒”

2013年沙邦酒莊沙邦之秘教皇新堡紅葡萄酒

當然,除了以上幾個酒莊以外,教皇新堡還有其它一些重量級酒莊,如奧裡維酒莊(Clos du Mont-Olivet)、拿勒酒莊(Chateau La Nerthe)、佩高酒莊(Domaine du Pegau)以及亨利·博諾酒莊(Domaine Henri Bonneau)等,它們以各自優質而獨特的佳釀將“教皇之酒”的無窮魅力演繹得淋漓盡致。

文章結束仍意猶未盡?點擊下方鏈接,下載【紅酒世界】APP

,瞭解更多紅酒知識,註冊會員還可享180天金卡會員權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