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首詩,武則天把剛賞的袍子搶了回來

大家好,我是國學君,今天和大家分享詩詞裡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武則天和宋之問。


宋之問是初唐詩人,宋之問和沈佺期並稱“沈宋”。兩人對唐代律詩的定型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宋之問與其他清高的詩人不同,他家世低微。武周時,他一心諂媚張易之兄弟和武則天,求得仕途。這讓很多士人不齒他的諂媚行為。


因為一首詩,武則天把剛賞的袍子搶了回來


撇開人品,這宋之問也確實有才,武則天也愛他的才華。


武則天時,宋之問經常跟在武則天身邊奉承,寫下許多應制之作。


這一天,遊洛陽龍門時,武后興致很好,就命令大家寫首詩,寫得好的,賞一件錦袍。


這時,在坐的詩人們趕緊伏案創作,詩人東方虯【qiú,音求】最快寫完一首《春雪》:


春雪滿空來,觸處似花開。

不知園裡樹,若個是真梅。


武后覺得他完成的快,寫得也好,就賜了他一件錦袍。


因為一首詩,武則天把剛賞的袍子搶了回來


東方虯領了錦袍,開心地謝了武則天,則坐下沒多久。宋之問也寫成了,一首《龍門應制》呈給武則天,武則天打開一看:


宿雨霽氛埃,流雲度城闕。

河堤柳新翠,苑樹花先發。

洛陽花柳此時濃,山水樓臺映幾重。

群公拂霧朝翔鳳,天子乘春幸鑿龍。

鑿龍近出王城外,羽從琳琅擁軒蓋。

雲罕才臨御水橋,天衣已入香山會。

山壁嶄巖斷復連,清流澄澈俯伊川。

雁塔遙遙綠波上,星龕奕奕翠微邊。

層巒舊長千尋木,遠壑初飛百丈泉,

彩仗蜺旌繞香閣,下輦登高望河洛。

東城宮闕擬昭回,南陽溝塍殊綺錯。

林下天香七寶臺,山中春酒萬年杯。

微風一起祥花落,仙樂初鳴瑞鳥來。

鳥來花落紛無已,稱觴獻壽煙霞裡。

歌舞淹留景欲斜,石關猶駐五雲車。

鳥旗翼翼留芳草,龍騎駸駸映晚花。

千乘萬騎鑾輿出,水靜山空嚴警蹕。

郊外喧喧引看人,傾都南望屬車塵。

囂聲引颺聞黃道,佳氣週迴入紫宸。

先王定鼎山河固,寶命乘周萬物新。

吾皇不事瑤池樂,時雨來觀農扈春。


這詩很長,但詩中極贊武后出遊,武則天一看十分喜歡,左右的人見了,也都說:宋之問的寫的最好。文采好,理也好。


武則天見狀,就把剛剛賜給東方虯的錦袍“奪”過來,給了宋之問,這個典故叫“龍門奪袍”。


因為一首詩,武則天把剛賞的袍子搶了回來


可憐東方虯,袍子還沒捂熱呢,就來了這一出。


有的人說,武則天也太小氣了,覺得宋之問寫得好,何不再給個其它的東西,非搶別人的,別人多不好想。


其實,國學君覺得,皇帝是隨心所欲的,怎麼想就怎麼來的。可不像咱們,還會考慮東方虯的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