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情若是久長時,一曲相思

兩情若是久長時,一曲相思

七夕

鵲橋仙

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詞一開始即寫“纖雲弄巧”,輕柔多姿的雲彩,變化出許多優美巧妙的圖案,讓人驚歎織女的手藝是如此高超。“飛星傳恨”,那些點亮夜空的星星彷彿在替牛郎織女傳遞離愁別恨,在長空之中飛馳。迢迢的銀河之水,隔斷了兩個如此相愛的伴侶,他們不遠千里迢迢,只為一次相會。“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一對久別的情侶的一次珍貴相逢,就抵得上人間的‘’朝朝暮暮‘’了。

秦觀用平平仄仄的文字在寬廣的銀河上架起的不僅是一座鵲橋,而且還是一道永不消失的愛的彩虹。有了那座鵲橋,有了那道彩虹,人們更加堅信世界上還有真愛,堅信還有心與心的天長地久的守望,哪怕是在不圓的月夜。展讀《鵲橋仙》,星空的舞臺又一次拉來了帷幕。一年的三百六十四天,織女織過春天的朝霞,織過夏日的彩虹,織過王母娘娘鳳冠上的飄帶,織過仙姐仙妹們的嫁衣,當然她也沒有忘記為自己織一襲華麗的衣衫,就為那一年一次的七月七日。

回顧佳期幽會,疑真疑假,似夢似幻,等到鵲橋言別之時,戀戀不捨之情,令人感慨。然而詞筆至此並不繼續消沉,一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完美地揭示了愛情的真諦:彼此只要真誠相愛,即使常常天各一方,也不比朝朝暮暮的廝守差多少。完美的戀愛觀、高尚的精神境界,一掃古代同類作品的沉悶之情,是十分可貴的。

兩情若是久長時,一曲相思

兩情若是久長時

這讓我不能不想起秦觀和長沙姑娘的浪漫愛情,一場能與這首詞想匹配的愛情。秦觀在前往郴州途中路過長沙,有一位長沙歌伎生平只唱秦觀的詞, 秦觀在拜訪她時,女子曾說: “唉, 如果我能見到秦學士, 哪怕是給他做妾做丫鬟, 我都死而無憾啊!‘’我們可以想象, 在落難時候極度失意的秦觀, 在遠離家鄉、遠離京都、遠離親人的偏遠長沙, 能夠遇見這樣溫柔細膩的紅顏知己, 得到這樣溫暖體貼的照顧, 他的內心該有多麼的震撼, 多麼的感動!然而正處貶謫之時,恐怕她受到牽連,又不敢帶她走,只得以一首《踏莎行》相贈。後來秦觀在藤州去世,這個淪落風塵的長沙妹子在夢裡就有了心靈感應,穿著孝服走了幾百裡前往弔喪,回來後就自縊殉情了。

雖然僅僅是“傳說”, 但我們寧可相信, 當秦觀不得不辭別女子之後, 她那雪中送炭的溫情一定是讓秦觀刻骨銘心、永生難忘的。當秦觀繼續在陌生、艱苦的南方漂泊時, 也許又一年重陽臨近的時候, 深秋的寒冷淒涼, 讓秦觀再一次情不自禁地回憶起了長沙的那位女子 。這位在他最失意落寞的時候, 帶給過他最深切的安慰的人。從這個意義上說, 湘江河畔的那位長沙女子, 又何嘗不是秦觀生命中讓他念念不忘的“故人” 呢……

兩情若是久長時,一曲相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