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奪嫡!雍正篡位謎團

記得以前看關於清朝雍正皇帝的電視劇,裡面經典的一幕,隆科多把康熙的詔書“傳位十四阿哥”的“十”字改成“於”字,變成“傳位於四阿哥”。當然,這屬於藝術創作,清朝是滿族統治,康熙遺詔的另一部分是用滿文書寫的,篡改遺詔明顯不成立。PS,現在博物館裡陳列的康熙遺詔,是雍正登基後擬就並頒佈天下,並非康熙真跡。

九子奪嫡!雍正篡位謎團

那麼,康熙真正意屬的傳位人選是不是四阿哥呢?筆者看來,有幾處疑點。

九子奪嫡!雍正篡位謎團

先看當時的歷史環境,雍正能夠成功登基,全在於他的左膀右臂。隆科多為步軍統領,也即是九門提督,顧名思義掌控京城九座城門,控制京師警衛武力,眾皇子與王公大臣都在其監視下。年羹堯川陝總督,鎮守邊疆,手握兵權,十四阿哥胤禵大軍出征準葛爾,年羹堯便是他最大的制衡。也就是說,當時的雍正對比其他皇子,擁有巨大的優勢,掌控著京師內外的軍隊。

疑點一:康熙臨終,急召八人同受面諭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因病在暢春園休養,駕崩前曾召見七位皇子與隆科多,宣佈傳位於皇四子胤禛。這個內容公佈的時間確是雍正七年(1729年),此時,眾皇子早已死的死,圈禁的圈禁,再也聽不到反對的聲音了。雍正繼位後,各種誇獎吹捧的隆科多、年羹堯,等到皇位穩固,翻臉殺了二人,而且竟然宣稱“先帝臨終,隆科多並未在御前”。

疑點二:收繳康熙給十四阿哥的所有硃批諭旨

康熙駕崩時,十四皇子胤禵任撫遠大將軍,還在青海與準噶爾作戰。其出征前,康熙命“用正黃旗之纛,照依王纛式樣”,並且讓所有在京的諸王貝勒,以及二品以上的官員前往送行,基本上相當於天子御駕親征。康熙駕崩第二天,雍正派晉封公延信赴甘州掌撫遠大將軍印信,也就是削了胤禵的兵權,並將康熙給十四皇子的硃批諭旨全部收繳。極有可能雍正心虛,為了銷燬康熙有可能傳位於胤禵的證據。

疑點三:《大義覺迷錄》闢謠,反而越描越黑

落魄秀才曾靜,對現實不滿,著書痛罵滿清,還收集民間流言羅列雍正的罪狀,當然也包括謀父、逼母、弒兄、屠弟等等。雍正親手撰寫《大義覺迷錄》闢謠,並強制推行各省各縣。此書基本上都在歌功頌德,把自己描述成千古明君,道德完人。欲蓋彌彰,反而無法自圓其說,漏洞越堵越多。乾隆繼位後,立刻就將此書禁了,理由是透露太多宮廷秘史。

九子奪嫡!雍正篡位謎團

自古以來,皇權鬥爭失敗者只有死路一條,以現代道德觀去審視歷史事件本就不合適。拋開帝位來路的正當性,雍正任內勤勤懇懇,也是一個有為之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