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宜居的地球》畢竟,全球變暖是人類的發明。(二十九)

這裡關於《不宜居的地球》講稿分享的倒數第二篇文章,希望我們可以一起進步。


今天我們已經擁有了阻止這一切所需的工具,我們有碳排放稅和積極淘汰汙染能源的政治機構,我們有新的農業實踐方法,還有對於綠色能源和碳捕獲技術的公共投資。


這些解決方案是顯而易見的,並且是可行的。


《不宜居的地球》畢竟,全球變暖是人類的發明。(二十九)


未來幾十年,會有一些人像現在一樣,對化石燃料資本家和他們的政治支持者大發雷霆;

會有一些人像現在一樣哀嘆人類的短視,譴責現代生活中的消費無度;

會有一些人像現在一樣承擔起責任,不屈不撓地進行抗爭,採取各種各樣的方式,比如聯邦訴訟、激進的立法以及非暴力不合作等推進氣候事業;


《不宜居的地球》畢竟,全球變暖是人類的發明。(二十九)


當然,還會有許多人像現在一樣,看到接踵而來的苦難後陷入絕望。

大衛認為,氣候變化提供了某種令人鼓舞的畫面,因為雖然它很殘酷,卻也迎合了人類的權力感,並將因此使全世界融合為一個共同行動的整體,至少他希望劇情是這樣發展的。


在未來,你可以有很多種選擇,但你無法選擇的是我們所處的這顆星球,這是我們唯一可以稱之為家的星球。


《不宜居的地球》畢竟,全球變暖是人類的發明。(二十九)


全球變暖是人類自己造成的,知道這一事實應該是一種安慰,而不是絕望的理由。


我們知道,我們自己應對所有懲罰性影響負責。


畢竟,全球變暖是人類的發明。


《不宜居的地球》畢竟,全球變暖是人類的發明。(二十九)

而我們感到內疚的另一面是我們仍然掌控著一切。


無論氣候系統看上去多麼失控,我們都是它的始作俑者,而且還在繼續創作著這一切。


有些人,比如石油公司和他們的政治支持者,在這一“創作”的過程中扮演了較為重要的角色。


但是,這一危機的責任重大,不能僅由少數人承擔。每當我們打開電燈開關、購買機票或者駕駛私家車時,都在給我們共同的未來增加一些痛苦。


現在,我們所有人都有責任創作一個不一樣的未來。


《不宜居的地球》畢竟,全球變暖是人類的發明。(二十九)


考慮到人類可能在未來幾個世紀裡製造出比現在高6度甚至8度的氣候——在那種情況下,無論我們採用哪個定義,地球上的絕大部分區域都將變得無法生存——那麼,想方設法避免這種場景的出現就是一件充滿意義的事情。


《不宜居的地球》畢竟,全球變暖是人類的發明。(二十九)


明天會分享最後一篇講稿,這裡是樸柒小世界,希望在這裡,我們可以一起進步。


《不宜居的地球》畢竟,全球變暖是人類的發明。(二十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