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到底是成功還是失敗了

1911年10月10日,夏曆辛亥年秋,武昌。歷盡磨難與犧牲,近代中國民間精英領導全國人民,終於用一場革命讓皇帝在中國成為歷史。

辛亥革命到底是成功還是失敗了

武昌首義中,“三武”居功至偉。他們是起義策劃組織者,其名恰好展現了“革命中國”一代精英的全新精神——新武精神。

他們是:孫武、張振武、蔣翊武。

孫武,25歲時赴日留學,1909年加入同盟會。

張振武,早年自費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1905年加入同盟會。

蔣翊武,早年去日本留學未果,1906年加入中國同盟會。

三武的目標,是在新軍中發展革命力量。孫武、張振武辦湖北共進會。蔣翊武則是文學社發起人。他們都是中國同盟會外圍革命團體。尊孫中山為領袖,以同盟會的綱領為綱領。至1911年,共進會僅在武漢新軍中,就發展會員1500多人。文學社在武漢新軍發展成員三千人。

起義前兩週,共進會、文學社領導人孫武與蔣翊武會面,宣佈兩社合併,成立起義指揮部,推舉蔣翊武為軍事總指揮,孫武為軍政部長。會議決定,將於1911年10月6日起義。因為那一天是農曆八月十五,暗合元末歷史上“八月十五殺韃子”的傳說。

然而,事有不密,消息洩露。湖廣總督瑞澂下令抓捕起義頭領,三武逃亡。

但自助者天助。撒下的火種一點即燃。

10月10日,起義還是在一場看似偶然的譁變中發生了。

此時新軍中的文學社共進會成員即革命黨人已達5000多名,大追捕擴展到士兵這一層,瑞澂要把革命黨人全部殺掉,甚至還要把漢族的新軍都要殺掉!反倒激發了他們造反決心。

當晚7點,武昌陸軍八營哨官來查夜,看到班長金兆龍和士兵程定國(均為共進會成員),懷裡抱著步槍,身邊還有一盒子彈。立刻衝過去訓斥:你倆想幹嘛,想造反是吧?

忍無可忍的金兆龍回嘴就罵:老子就造反了,你能怎樣!

兩個人撲在一起扭打起來,程定國於是從前後給了哨官一槍。

武昌起義的第一槍,就這樣打響!

隨後趕來的第八營班長、共進會代表、潛伏著的革命黨人熊秉坤,立即鳴笛集合,宣佈正式起義。當首舉義旗的工程八營士兵搶佔楚望臺軍械庫後,發現自己的行列中並沒有稱職的指揮者。湖北革命組織文學社和共進會主要領導人全不在起義現場,處此關鍵時刻,群龍無首的起義士兵,公推在楚望臺當值的左隊隊官吳兆麟為臨時總指揮,熊秉坤為副總指揮。還有排長蔡濟民,協同會攻湖廣總督署。

當晚,義軍攻佔總督署,隨後拿下整個武昌城。宣佈成立湖北軍政府,廢除清國號,改元“中華民國”,起義居然成功了!

一個連長帶著一個排長和班長髮動的譁變,就推翻了不可一世的大清帝國。這確實令人驚訝。

但這卻偶然之中的必然。無論是起義組織者,還是起義臨時指揮者,都含有兩個元素。

第一個是日本元素,他們大多是留日生。

第二個是同盟會元素。不少人以為,這場起義是新軍發動的,不是孫黃策劃指揮的,與同盟會關係不大,其實不然。發展新軍革命黨,這恰恰是孫黃播下的另一火種。事實證明,他們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從這個角度上,說腐朽的清政府是被孫黃同盟會引導的中國留日生推翻,並不為過。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佈中華民國成立,並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2月12日,中國歷史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末代皇帝,清宣統帝愛新覺羅·溥儀宣佈退位。

無論後人怎麼品評,僅就辛亥革命推翻兩千年帝制、創建亞洲第一個共和國而言,這是一場偉大的革命,是成功而不是失敗的革命。

此時中國,有三點足以傲世:

1,華夏民族的歷史選擇是正確的,和世界潮流一致。

2,華夏文明在世界近代文明進程中衰落,但民主政治此時降臨,與世界許多國家相比,還不太晚;

3,中國是“亞洲的法蘭西”,民國成立伊始公佈《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在中國歷史中第一次將“主權在民”思想立入憲法。老大帝國由此煥然一新,洋溢“亞洲第一個共和國”的新生活力。

由三個傲世,足見辛亥革命對華夏文明鉅獻。給老邁的華夏文明注入現代文明的核心——政治文明,使復興成為可能。

民國成立伊始公佈《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在這部約法中,引起世界關注的是,臨時大總統孫中山沒有照搬歐美國家通行的“三權分立”,而在中國推行“五權分立”。

所謂“五權分立”,具體說就是設立“五院”——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監察院、考試院)。將執法權、立法權、司法權、監察權、考試權逐個分立。

前三個分立權無需細講,西方世界通行,值得揣摩的後兩個權力,監察權與考試權。這兩項權力分立,是當時“亞洲第一個共和國”中國所獨有的,對於新增這兩個權力分立,標準的闡述是,當時孫中山考慮到中國的國情,參用了中國古代科舉考試和監察制度的政治遺產,故引入,為的是確保錄用公務員的考試公正性,以及彈劾官員的監察制度化。

史實證明,這是一個新生共和國的長久之計,孫中山的制度設立,是有長遠打算的,從“軍政”到“訓政”再到“憲政”。辛亥革命後的中國,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世界最先進的政治,而且還中西合璧,創立五權分立,古老大國一下子過渡到亞洲第一個共和國。

一場偉大政治革命,往往要讓國家實現兩大改變:改制,改質。從第一個目的而言,當時的辛亥革命達到了,成功了。

但是,我們也不要忘了,1912年4月1日,創立民國的曠代志士孫中山僅做個3個月臨時大總統,就正式辭職了。取而代之、執掌新生民國的是晚清遺佬袁世凱。

這個劣跡斑斑的舊官僚,忽地成了“世紀偉人”,而朝鮮臨陣脫逃、出賣維新黨的那些有虧大節,隨著他附和共和、逼清退位的一美“壯舉”,全部遮了過去。

孫中山為什麼讓位袁世凱?孫黃為何把中國命運交給這樣一個人?作為民國的開創者,孫黃為什麼要走呢?

這裡,有高風亮節的成份,更是妥協的結果。

為什麼要妥協呢?因為打不過。

袁世凱在正統史書中,被冠以“竊國大盜”,竊者偷也,靠的是伎倆。但準確地說法,不是竊是搶。因為他靠的是硬實力:武力。他手裡掌握著那隻當時中國最具戰鬥力的軍隊——北洋新軍。八旗打不過革命黨,革命黨打不過北洋軍,作為北洋的老大,他當然不是偷,而是奪,強取豪奪,順走了新生政權。孫文雖有新武精神,但手下只有死士,並無真正的兵,故不得不與袁做了妥協。所以應該說,這是中國無兵文化結出的又一苦果。

無兵的文化人,屈從了沒文化的兵,這樣的虧中國士人吃過不止一次了。因為手中無兵,天下一亂,士大夫們就失去自立自主的能力,大權就移到流氓的手中。士大夫最多隻能守成,並無應付變局的能力。每次天下亂時士大夫無能為力的情形就暴露無遺。

雖然孫黃及革命精英在一定程度打破了這一切,但畢竟不是系統性的,所以在爭天下的初級階段,就敗給了袁世凱北洋軍閥,從而不得不拱手出讓民國政權。這無兵文化與沒文化兵造成的歷史痼疾,不幸地又在開天闢地時代輪迴。

但是,歷史的車輪車輪終要滾滾向前。中國雖在國體形式上建立了共和,卻在由清兵轉身的北洋集團統治下再次敗落,這個樣子的民國已經嚴重夾生,必須回爐。於是,後來孫中山再次知難而進,創建了中國第一支民主武裝力量黃浦軍,推動北伐主導國家命運,真正再造了一次名副其實的共和國,1928年北伐成功,國民政府取代了北洋政府。至此,中國開始出現質變,辛亥革命可謂使命抵達,大功告成,終留下了五千年中華文明史上最光輝一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