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或者融入杭州,杭州就在這裡不爭也不怒

逃離

以前的時候,聽的最多的是逃離北上廣的話。

因為競爭激烈,因為生活成本高,因為沒有能力,因為各種因為,隨處可見各種對大城市的言語。就像餘秋雨散文《信客》裡所寫的一樣,得意時,對大城市嚮往;失意時,對大城市的詛咒和仇恨。

G20左右,的確有大量的人口被離開杭州。工廠原本有許多中年女工,老家來自貴州、重慶、安徽等地,在城市邊緣的工廠做些簡單的手工活,租住在工廠附近的廉價便宜實用的農民房,才幾百塊,還可以賺點比老家高點的工資。夫妻一起打工,子女可以入學,多能在一起,相互可以照顧到。

之後的17、18年,工廠的工人急劇縮減,留下的,更多的是在擔心哪裡有便宜的農名房,因為此前住的農民房,因為拆遷,全部沒有了。要麼去租一兩千的商品樓房,要麼搬到更遠的地方居住。

街上一對做了N年賣縉雲燒餅的夫妻,結束了店面,也結束了在杭州的營生。店主說,邊上的農民房拆了,找不到便宜的房子,只能搬店了。

認同

逃離或者融入杭州,杭州就在這裡不爭也不怒

因為要去銀行辦業務,叫了輛滴滴車。

車子離我距離只有800米,卻繞了個圈子到我的位置。

上車問司機開滴滴多久了。

滴滴司機回答,剛來杭州兩個月。他是黑龍江人,剛來杭州才兩個月。沒找到啥工作,就先開滴滴過著。起初住西興,現在搬到蕭山人才公寓(不大清楚具體在哪裡),房租也就千多塊,條件也蠻好,就先幹著了。

一路和他聊天,他說杭州很舒服,人的素質多蠻高的,城市的環境也好,不像上海壓力大。賺錢也還行,總不會餓死,治安也很好。

“那你有打算定居嗎?”

“要是有能力,也想的。杭州比瀋陽好太多了。”他笑笑,“現在也不知道接下來會咋樣。”

從銀行辦完事,又叫了個滴滴車。

司機看上去約莫40左右,車內整潔異常,我不禁好奇,和司機聊了起來。

司機是省內人,在杭州已經7-8年了,有兩個女兒,大的在讀小學,小的還在讀幼兒園。

在杭州7,8年,總是置業了的吧。

他說沒有,一直租房子住。現在價格這麼高,也買不起了,就更不想了。何況孩子也多已經入學讀書,也就沒這壓力了。

他說老家經濟不行,山區縣沒什麼產業,以前一直在工廠上班,賺不到錢,就來杭州了。

不過現在家鄉發展旅遊民宿,產業也好起來了。但是就習慣在杭州了,不想回去了。

他說著,笑道:“我們這代人還會認為自己是XXX人,而我的兩個女兒,就一直認為自己是杭州人。”

杭州對於他而言,是他鄉別縣,對他兩個孩子而言,卻是已將他鄉做故鄉了。

逃離或者融入杭州,杭州就在這裡不爭也不怒

投奔

公司有個設計,家是江蘇的,90後的身上,沒有浮華躁動。我很好奇問他為什麼從上海跑到杭州來工作。他說,他老婆喜歡杭州,就來杭州了。且將一段時間,憑藉他們的能力,希望在杭州安家落戶吧。

杭州此前報道淨增人口的數量,我總是不大相信。因為總看到街上店面開開關關,總有人來人去。總覺得杭州人口流出大於進入。

而身邊的許多人和事,總覺得杭州有著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人前來。

接到一個同學電話,說想買青山湖的房子做投資,想了解下詳細情況。我說我不大清楚,只要有接盤俠,就不怕虧吧。同學說在老家有兩套房子了,孩子眼看著要上初中了,想為他長遠做打算。嗯,很浙江人的思維。

未來

人說,選擇哪個城市,就是選擇了自己的未來。城市就是自己投資的未來。

當人們乍舌杭州房價如此高、交通如此不好各種吐槽的時候,

卻曾想過否,無論選擇離開還是進入,杭州就在這裡,不爭也不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