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音壁】我為膠州發展獻計策:關於鄉村振興,相關部門迴應來了!

【迴音壁】我為膠州發展獻計策:關於鄉村振興,相關部門回應來了!

目前,“我為膠州發展獻計策”活動正在穩步推進,針對市民提出的計策建議,相關部門單位高度重視、積極回應,並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今天我們來看看,關於市民提出的發展農業生產力、構建多元綠色農產品一體區發展等有關鄉村振興方面的計策建議,市文旅局、農業農村局等部門單位給出的反饋情況。

市民姜永良建議:

在美麗鄉村建設中,文化先行。村鎮應該建立民俗館、圖書館、博物館、藝術館等,資金採取政府補貼,民間捐獻等籌集辦法。藝術可以使人沉靜和理性;還可以舉辦民間節日祭祀活動,豐富村民生活;扶植村民發展家庭手工業,尤其工藝品製作。試想,任何人不會為去幾棵白菜去一次某村某鎮,但可以去參觀一個博物館、藝術館、民俗館,順路買些白菜。英國作家彼得·梅爾寫的法國普羅旺斯系列,在普羅旺斯一帶鄉村,民俗館非常普及,是重要的遊覽內容,還有藝術館、名人故居。

文化和旅遊局&旅遊服務中心 反饋:

膠州市依託鎮(街道)和村莊(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建好基層圖書館、文化活動室、培訓室、室外活動廣場、8家已註冊非國有博物館,全部免費向公眾開放,以及歷史文化展室等活動場所,滿足廣大群眾日常開展活動需求。同時,加強培訓輔導和扶持,引導基層群眾成立民間劇團、鄰里藝術團等民間文藝團隊,因地制宜地開展串門演出、鄉村春晚、鄉村故事會、週週演和民俗表演等各類文藝活動,弘揚主旋律。在此基礎上,結合鄉村振興工作和文旅融合,帶動鄉村產業振興,切實增加農民收入,提升群眾滿意度。


市民張騰建議:

1.農業生產力要提高農業產量就要提高村民的勞動技能和素質,多開展農業技術交流會,組織各鎮辦交流分享好的經驗辦法;加強對農業投入,改善水利基礎設施,使打井困難的地方都能有充足的水源;建立農產品安全區域化管理體系,使食物鏈生產、加工、經營等環節走向規範。

2.在疫情期間,將休假在校有相關專業知識的大學生組織起來,成立志願服務隊下村,為膠州發展添活力。牽頭成立合作經濟組織,讓村民參與,集體致富。

3.通過網絡,鼓勵村民學習計算機文化,建立更快捷的專業交流平臺,方便村民提建議,能把村情村貌、規劃方案、法規、消息靈通地傳達給村民,從而提高村民的認知,間接地樹立經濟觀念,充實經濟頭腦,找到發財致富之道。

人社局&水利局&農業農村局反饋:

對於符合《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設立條件,且在實際運營中管理規範、效益明顯、帶動能力強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我市根據上級政策精神,每年都擇優給與相應的榮譽、技術、物資或項目支持。

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追溯平臺,檢測、監管、合格證等信息及時傳輸平臺,實現農產品生產全程的可追溯。

待疫情緩解後,將根據農民的需求,分區域、分類別,組織開展大田作物、大棚蔬果種植管理技術、農村電商、農村政策法規等內容的農民培訓,提高廣大農民的農業技能和綜合素養。


市民王德聰建議:

當前人們更加註重農產品的綠色、安全,很多城區市民都到農村的集市購買,但也存在鑑別困難,品種不齊、品質不一等問題。基於人們對安全農產品的需求,建議以鎮為主體構建統一的多元綠色農產品一體化:以一個或多個村為單位,統一規劃種植不同農作物,統一規劃養殖不同家禽家畜,統一規劃栽種不同果樹,統一栽種飼養要求,統一價格標準,構建一個集不同季節、不同種類,同一品質的多元綠色農產品一體區。這樣的一體區,不再僅僅是單一的採摘區,而是一個綜合體,可以實現對不同綠色農產品的採購,更重要的是讓優質的農產品直接供應給消費者,形成綠色農產品產銷良性循環!

市農業農村局&畜牧中心反饋:

市農業農村局加強綠色食品認證的宣傳與引導,積極指導企業準備綠色食品申報材料。推廣綠色食品標準化種植技術,擴大輻射帶動更多種植戶達到綠色食品生產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