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泡沫”破裂在即? 國家“一錘定音”, 購房者應關注

房價為什麼越來越高?相信對於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有人說房價越來越高是因為鋼筋水泥成本越來越高,也有人說是因為流通的貨幣越來越多,甚至有人覺得是炒房客“囤房炒房”的結果。筆者認為,上述說法都有一定道理,房價之所以高,一方面是建材及人工費用上漲,推動了建房成本的提高;另一方面,由於國內金融投資不發達,國人沒有適合的投資渠道,只能買房投資,這也一定程度推高了房價。

樓市“泡沫”破裂在即? 國家“一錘定音”, 購房者應關注

房價收入比進入“警戒區域”,樓市“泡沫”破裂在即?

過去20年,全國平均房價從600多元/平米,上漲到了如今8000多元/平米,漲幅超過1000%,從這個層面來看房子無疑是過去很多年最具保值增值的大類資產。這直接導致,越來越多的人買房不再為了剛需自住,而且為了未來房價上漲賺取差價。隨著房價越來越高,全國各地房價收入比也不斷攀升。數據顯示,2019年,50城房價收入比均值為13.3。

樓市“泡沫”破裂在即? 國家“一錘定音”, 購房者應關注

正常來說,房價收入比超過6就存在虛高的情況,而現在我國房價收入比已經達到13,甚至部分城市房價收入比超過20,這說明房價已經遠遠高於普通居民可承受範圍。由此可見,房地產市場已經存在一定程度的“泡沫”,而且部分城市“泡沫”還挺嚴重。2020年,受黑天鵝事件影響,經濟壓力不斷增大,樓市成交量也大幅下滑,房地產市場“泡沫”會破裂嗎?

國家“一錘定音”,購房者應關注

樓市“泡沫”破裂在即? 國家“一錘定音”, 購房者應關注

對於購房者關於樓市“泡沫”崩盤的擔憂,經濟日報發表文章《樓市崩盤? 小心被忽悠了》作為回應。文章指出,風波可能改變短期各城市供需情況,但不會改變長期供需趨勢。我國城鎮化率仍15%發展空間,仍有約2億城鎮人口增量,潛在購房需求較大。文章指出,隨著房地產長效機制不斷推進,未來樓市不會出現大起大落,大家不應被“樓市崩盤”等不靠譜的結論所矇蔽。毋庸置疑,從央媒的角度來看,未來房價不會大起大落,穩定健康發展是大勢所趨。

樓市“泡沫”破裂在即? 國家“一錘定音”, 購房者應關注

最近一段時間,一些地方為了紓困房地產行業,紛紛出手“救樓市”,內容涉及延遲繳納稅費,發放購房補貼,調整公積金住房貸款首付比例等。在這樣的情況下,樓市放鬆預期不斷加強,甚至已經有開發商以此為“藉口”,鼓吹房價要漲。然而,我們要理性地看到,最近一段時間,但凡涉及“刺激樓市”的新規都被“撤回”,比如廣州放寬商服類項目限售,當晚撤回;駐馬店調降公積金首付比例,被約談;寶雞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文件被刪除。這表明,當前樓市“房住不炒”主基調沒有改變,樓市不可能放鬆。

樓市“泡沫”破裂在即? 國家“一錘定音”, 購房者應關注

眾所周知,我國樓市向來是“政策市”,樓市“鬆一鬆”,房價“漲一漲”。目前看來,自2016年“房住不炒”提出以來,樓市調控始終沒有放鬆的跡象。甚至現在房地產市場遭遇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影響,樓市依然沒有放鬆的跡象。更何況,現在房地產市場整體已經處於“過剩”狀態,房子已經“供大於求”,未來開發商降價賣房將成為不可避免的潮流。

樓市“泡沫”破裂在即? 國家“一錘定音”, 購房者應關注

結論:通過央媒的表態以及樓市現狀,不難看出樓市雖有“泡沫”,但是破裂的可能性非常小。畢竟,在“房住不炒”的大環境下,房地產市場穩定健康發展才是“眾望所歸”。大家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