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腫瘤醫院“四引”推進國家腫瘤區域醫療中心建設

4月15日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在河南省腫瘤醫院舉行腫瘤防治宣傳週新聞發佈會,發佈《2019河南省腫瘤登記年報》。

河南省腫瘤醫院“四引”推進國家腫瘤區域醫療中心建設

《年報》統計,我省腫瘤登記地區惡性腫瘤發病率為268.31/10萬,死亡率為162.02/10萬。我省發病前十位的惡性腫瘤為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乳腺癌、結直腸肛門癌、子宮頸癌、甲狀腺癌、腦及中樞神經系統癌和白血病,約佔全部惡性腫瘤發病的80.71%;我省死亡前十位的惡性腫瘤是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結直腸肛門癌、乳腺癌、腦及中樞神經系統癌、子宮頸癌、白血病和胰腺癌,約佔全部腫瘤死亡病例的86%。我省惡性腫瘤疾病負擔依然較重,並呈現出發展中國家癌譜與發達國家癌譜並存的現象,防控形勢嚴峻。

河南省腫瘤醫院是省委、省政府和省衛生健康委確定的國家腫瘤區域醫療中心的主體建設單位,河南省腫瘤醫院黨委書記、院長張建功對河南省腫瘤醫院在推進國家腫瘤區域醫療中心方面所做工作進行了介紹,按照省衛生健康委闞全程主任對區域醫療中心“四引”的建設要求,積極行動,創新思維,加強協調聯絡,主動對接對話,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一、引平臺。新增“河南省腫瘤防控工程研究中心”等3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腫瘤預防”“麻醉與圍術期認知功能”兩個國際聯合實驗室;新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項、省級科研成果4項、廳級科研成果14項、省級發明專利28項,均創歷年新高;遴選創新團隊6個,每個團隊資助100萬元,支持科研創新;推行醫研企創新合作模式,先後與8家全國知名創新型醫藥研發企業略合作,在臨床研究、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設立臨床研究管理部,為醫院向臨床研究型醫院轉型提供強力支撐,新增臨床試驗216項,其中,國際多中心項目25項,同比增長63.6%,開展腫瘤臨床試驗項目數連續兩年位列全國第二。

二、引人才。採取柔性引進、定期來院指導、派出團隊來院合作等多種方式加強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引進一批國內外頂尖專家。其中,引進中國抗癌協會食管癌專業委員會主委于振濤,擔任胸外科主任;聘請於金明院士為醫院特聘院士,定期來院工作。新簽約博士34人、985院校碩士45人,為歷年最高。新增國家級學術任職18人,其中主委1人、候任主委1人、副主委2人、常委14人,7人榮獲“中原名醫”“中原千人計劃”“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優秀青年科技專家”等榮譽,形成了一支接軌國際、國內有影響、充滿活力的專業人才隊伍。

三、引技術。大力實施伴飛計劃。36個學科分別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等國內一流腫瘤防治機構簽訂合作協議書,深化學科合作。開展新技術、新項目87項,其中,普外科首創的食管胃交界部癌“三界四分法”、泌尿外科與核醫學科開展的前列腺癌精準定位技術等,填補了國內空白,得到專業領域和社會各界廣泛認可。

四、引管理。深化“目標、量化、協同”的OMC管理思維,深入研究國家醫改政策,科學研判疫情影響和醫療市場變化,調整醫院戰略地圖,明確25個院級戰略指標和13個戰略事項。堅持“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率”的發展思路,全面提升醫院精細化管理水平。質量管理持續深化,績效管理成效顯著、人力資資源管理創新模式、智慧醫院建設穩步推進、後勤保障安全高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