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還有比這更屈辱的場面嗎?

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為您帶來奇聞異事,歡迎觀看鬼谷說奇聞。

19世紀末,隨著清政府對外戰爭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熱潮,民族危機空前加重,中國人民反抗帝國主義的鬥爭日益劇烈。義和團應運而生,他們喊著扶清滅洋的口號毀鐵路、拔電杆、襲擾教堂、領事館。外國列強多次敦促清政府予以鎮壓,但清廷未能有效處理。

「老照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還有比這更屈辱的場面嗎?

▲1900年八國聯軍步兵在天津

戰爭導火索

1900年5月,各國公使見形勢無法緩和,便決定上報本國政府,請求出兵鎮壓。5月28日,八國在各國駐華公使會議上正式決定聯合出兵,以保護使館和外國僑民的名義,調兵進駐北京,清廷被迫同意。

5月31日左右,英、俄、法、美、意、日六國從天津派海軍陸戰隊349人登岸,搭乘火車抵達北京。6月3日,德國、奧匈帝國又派83人入京,各使館開始修築防禦工事。6月10日,北京各外國使館對外通訊被切斷,天津各國領事及海軍將領召開會議後決定組成2000人聯軍,未經清廷同意於次日乘火車前往北京,釀成開戰的導火線

「老照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還有比這更屈辱的場面嗎?

▲八國聯軍中的法國步兵抵達火車站

戰爭經過及雙方參戰人數

6月11日,聯軍從大沽出發,乘火車向北京推進,但義和團團民拆毀了沿途鐵路,並在廊坊設伏,包圍了聯軍。數千團民及兩千清軍襲擊聯軍,聯軍死傷四百餘人。清廷稱此役為“廊坊大捷”。16日,各國海軍開始進攻大沽炮臺。17日,大沽炮臺陷落。20日,德國公使克林德在前往總理衙門的路上被清軍神機營章京恩海刺殺。

「老照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還有比這更屈辱的場面嗎?

▲天津老百姓茫然地看著八國聯軍大軍

6月21日,慈禧太后發佈《宣戰詔書》,向英美法德日等十一國宣戰。7月14日,聯軍佔領天津。此後,各國不斷向天津增兵。至8月2日,日軍集結8000人,俄軍4800人,英軍3000人,美軍2100人,法軍800人,奧地利軍58人,意大利軍53人。還有7000餘德國軍隊尚未來得及登陸。7國軍隊合計18811人從天津沿運河兩岸進發,4日逼近北京。

「老照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還有比這更屈辱的場面嗎?

▲英軍炮兵正在炮擊天津

當時在京津之間的清軍有十五六萬人,義和團民五十餘萬,合計六十餘萬人,雙方參戰人數對比大約為30:1。然而戰爭的成敗從來不是單純的數字比較,聯軍在進軍途中並未遇到強力抵抗,十餘日的時間就兵臨北京城下。

「老照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還有比這更屈辱的場面嗎?

▲義和團拳民手持旗幟和大刀,臉上充滿了對帝國主義的仇恨

14日凌晨,聯軍對北京發動總攻,俄軍攻東直門,日軍攻朝陽門,美軍攻東便門。俄軍和日軍遭到了清軍頑強抵抗,陣亡了200餘人。美軍攻擊的東便門城牆較低,使用雲梯最先攻入外城。英軍於下午2時攻入廣渠門,晚上9時,俄、日分別攻破東直、朝陽兩門。15日晚,聯軍基本已攻佔全城。作為大清國首都、城高牆厚、守備森嚴的北京城,兩日內就被兩萬餘臨時拼湊而成的聯軍攻破,不得不說是個諷刺。

「老照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還有比這更屈辱的場面嗎?

▲日本兵押解一名義和團俘虜在街上游行

其後,聯軍接管北京,各國司令官特許軍隊公開搶劫三日,北京城慘遭洗劫。慈禧裹挾光緒帝向西安逃竄。八國聯軍陸續增兵至十萬,由北京出發,分路進攻山海關、保定、正定等地,並攻入山西境內。清廷隨後被迫與各國簽訂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

「老照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還有比這更屈辱的場面嗎?

▲剛剛被侵略者侮辱的婦女

鬼谷簡評

一萬八千人就將北京攻陷,連最樂觀的八國聯軍將領大概都沒有料到會有此結果。本來可能只是想給清政府施加壓力,督促鎮壓義和團,但沒想到腐朽的清廷如此不堪一擊。誠如李鴻章所言,晚清面臨的是“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三千年未有之強敵”。落後就要捱打,一個人口幾乎佔世界四分之一的幅員遼闊的帝國,不顧時勢,仍然安於現狀,孤立於世界體系之外,以天朝盡善盡美的幻想麻痺欺騙自己,終將會在浩浩蕩蕩的歷史潮流中死去。

對此,你有什麼觀點和看法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點贊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