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的寫作裡,藏著我們的人生智慧別讓復仇心理毀了孩子的一生

不經意當中翻看到了一個新聞,令人詫異:

一個9歲的小學生被同學欺負產生了報復心理,往25名同學的水杯裡倒膠水。

大師的寫作裡,藏著我們的人生智慧別讓復仇心理毀了孩子的一生


報復心理,又是報復心理惹的禍!所謂的報復心理是在人們社會交往中以一種攻擊方式對那些曾給自己帶來挫折、不愉快的人發洩怨恨、不滿的一種情緒體驗。

大師的寫作裡,藏著我們的人生智慧別讓復仇心理毀了孩子的一生


在孩子們相處的過程中“以牙還牙”的現象屢屢發生,其實這就是孩子報復心理的體現,我就處理過不少這樣的例子:

“你為什麼打他了”

“他罵我了,我生氣,我就打他了”

“你覺得在這件事中你有什麼做得不對的地方”

“沒有,因為他打了我”

“打人是不對的,是違法的”

“你為什麼只批評我,不批評他,不公平,不公平.......”

這就是典型的報復心理,如果這種心理繼續發展就會形成一種不健康的心理,從而演變成不健康的人格,嚴重的還會採取一些極端的行為。

報復心理,正在悄悄地侵蝕某些孩子的健康靈魂,甚至會摧毀孩子的一生啊!

大師的寫作裡,藏著我們的人生智慧別讓復仇心理毀了孩子的一生


正好今天讀到汪曾祺先生的《復仇》,讓我們站在作者的角度看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樣的道理呢,文章裡講述了一個遺腹子一生只為報仇而活,這唯一的信念支撐他這麼多年,卻在一個六根清淨的不可能有世外糾葛的和尚廟裡發現了“仇人”,一個同他一樣手臂刻了仇人的名字的鑿壁客,到底誰是誰的仇人?仇人在哪裡?

我認為作者想表達是:真正的“仇人”在心中!寬恕別人就是救贖自己!更何況在這個法制社會,復仇心理是一種不健康,被人唾棄的行為和心理習慣,要趕快摒棄!

一生以復仇為使命的旅行者,靈魂和身體一刻也未安寧過。汪曾祺先生通過大量的心理細節描寫,將復仇者的痛苦恐懼的內心描述得淋漓盡致。他不知道自己叫什麼了,也不知道仇人長得什麼樣,更不知道為什麼而活。


大師的寫作裡,藏著我們的人生智慧別讓復仇心理毀了孩子的一生


(一)手臂刻仇,從此心中播下“恨”的種子,

手臂上刻的仇人名字是他母親親手刻上去的,“復仇,復仇,仇讎仇,想報何時了?”

大師的寫作裡,藏著我們的人生智慧別讓復仇心理毀了孩子的一生


這些日子來,他向上,又向上;升高,降低一點,又升得更高,他爬的山太多了。山越來越高,越來越擠得緊。路,越來越細,越來越單調,他彷彿看到他自己一個小小的人,向前傾斜側著身體。”

為了復仇,他內心的掙扎糾結,沉重的心理,一刻也不敢放鬆,“向上”“又向上”,“升高,降低一點,又升得更高”“他彷彿看到他自己一個小小的人,向前傾斜側著身體。”因為復仇已經佔滿內心,他的內心已經只有一個小小的心了,只能“傾斜側著身體”行走在復仇的路上。

“他轉一個方向,仍是一樣;再轉,一樣;再轉,一樣,一樣,一樣,一樣是壁直而平,黑暗。轉,轉,轉,他挫了下來,像一根長線落在地上。”

復仇已經讓他的內心崩潰,接近懸崖峭壁,他已經意識到,想轉,卻還是壁直而平的,在轉,就挫下來了。

“有時候他更願意自己被那個仇人殺了”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到目前為止,他還沒有找到仇人報仇,無臉見到母親,對不住自己的內心!

可悲可嘆,復仇佔據內心是多麼的壓抑和恐懼!

“劍啊,不是你屬於我,我其實是你的。”

也許是恐懼到極點了,都說事情的極致往往就是反面了。復仇的反面就是“寬恕”,拿不起,不如放下,復仇者終於明白了我的一生都在復仇裡,我要劍落回鞘,讓陽光射進來!

幸好,復仇者自己醒悟了

“你稍為圓一點,軟一點。”

他可以承載痛苦,但是不一定要揹負之目的地。

“現在旅行人要睡了,放鬆他的眉頭,散開嘴邊的紋,解開臉上的結,讓肩頭平攤,腿腳休息。”

旅行者要好好地休息了,身體可以圓一點,軟一點,不要那麼一條道走到黑,他可以放下仇恨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兩幅鑿子會同時鑿在空裡.......陽光射進來了。

大師的寫作裡,藏著我們的人生智慧別讓復仇心理毀了孩子的一生


(二)正能量傳給孩子,別讓復仇心理毀了孩子的一生

手臂刺仇跟岳母刺字可不一樣,同樣是母親的使命,岳母灌輸給孩子的是積極的能量,播下的是“愛國”正能量的種子,所謂我們做父母的在給孩子播種時,要想想,強加給孩子的意願會是他一生髮展的動力嗎,還是思想的禁錮?甚至是精神的摧殘?

“想起他妹妹時他母親是一頭烏青的頭髮,摘一朵給母親戴該是他多願意的事,可是他沒有見過母親戴一朵花。就是這朵不戴的花決定他的一個命運。”

這朵花是什麼,作者想表述的這朵花是母親的“寬恕”,痛失夫君,非常人能體會之痛楚,也許母親能從某個角度放下仇恨,放下所謂的家仇血恨,與孩子的一生健康成長相比是那麼的渺小啊,母親的選擇決定的孩子的一生,你會慎重嗎?

不知道白髮的母親,看到因為復仇而發出內心的呼喊兒子時,你感受是如何的?

你會說報仇雪恨是孝道, 望子成龍是本能,也許是社會所逼,但不管是從何出發,請不要將自己所謂的倫理道德用犧牲孩子一生幸福作為代價!

大師的寫作裡,藏著我們的人生智慧別讓復仇心理毀了孩子的一生


有研究表明,那些具有報復心理奇強的學生,往往易於激動,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能使他們大發雷霆,他們的行為莽撞,做事往往不計後果、

針對孩子這種報復心理,我們該怎麼做呢?

1、要對他們進行針對性挫折教育,培養他們堅強的意志和克服困難的勇氣。

現在部分孩子的心特別脆弱,都以自我中心,沒有吃苦吃虧的精神,處處爭強好勝,缺少磨難和挫折。

2、加強法制教育,通過法制教育課讓學生懂得自己的報復行為會給自己、他人、家庭、社會造成極大的危害,甚至會葬送自己的一生。

大師的寫作裡,藏著我們的人生智慧別讓復仇心理毀了孩子的一生


復仇的反面,積極的逃避何嘗不是巧妙至極呢

比如:我們失戀了,失戀會讓人痛苦,許多人失戀後往往就無法駕馭自己的感情,讓自己陷於不可自拔的痛苦境地之中,不僅悲傷至極,還萎靡不振,甚至去報復傷害之前的戀人,痛不欲生自尋短見。有的可能是整天失魂落魄,無所事事。到處遊蕩,什麼理想,什麼工作,全部拋至腦後。失戀是正常的情感體驗,但這樣做卻不是正確的態度,長久這麼下去,不僅不能擺脫失戀的痛苦還會降低人生價值。面對失戀,我們正確的態度是什麼呢?失戀不失志,把精力轉移到工作和學習中來,幹出一番事業來!這樣,籠罩在心理的烏雲就會很快衝散。從而感到生活十分充實,人生更有價值!

大師的寫作裡,藏著我們的人生智慧別讓復仇心理毀了孩子的一生


別讓報復心理吞噬孩子們的健康心理!

孩子,願你內心充滿陽光!好好溫暖自己!

END 麻煩點擊關注,留下你寶貴的建議,非常感謝!

大師的寫作裡,藏著我們的人生智慧別讓復仇心理毀了孩子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