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吳砦:陝甘渭河峽谷間的“咽喉要塞”,一座懸崖上的抗金古城


天水吳砦:陝甘渭河峽谷間的“咽喉要塞”,一座懸崖上的抗金古城

吳砦,是一個地名。吳砦,也是一座古城。在中國西部陝甘川交界處的大峽谷間,流淌著一條古老的河流——渭河,這條母親河濁浪翻滾,逶迤縈繞,奔騰不息,一路向東,穿流而下。

千百年來,渭河滋養著流域兩岸的老百姓,堅韌不拔,和睦相處,勤勞善良。在毗鄰陝甘流域向東一帶,河的北岸屬陝西轄區,河的南岸屬甘肅轄區。在莽莽大秦嶺深處,貫穿中國東西的隴海鐵路以及國道310線就沿著渭水,兀自穿行在大秦嶺山麓的崇山峻嶺之間。

天水吳砦:陝甘渭河峽谷間的“咽喉要塞”,一座懸崖上的抗金古城

吳砦古城,位於甘陝川交界、渭河南岸,坐落在今天水市麥積區東部,地處秦嶺山脈北麓林緣區,渭河河谷地帶,東鄰麥積區東岔鎮、西接元龍鎮、南靠利橋鄉,北鄰渭河與陝西鳳閣嶺鎮相望,現為麥積區三岔鎮所在地,原為吳砦鄉,後更名為三岔鄉,為南宋抗金名將吳璘兄弟所築,距今已有860餘年歷史,曾是陝甘渭河峽谷之間的“咽喉要塞”,是古代兵家必爭之地,被稱為“一座懸崖上的抗金古城”。

吳砦古城的東、西、北三面,渭河環繞,逶迤東流。城南背靠野鶴山,東傍秦嶺河,西北臨渭水,實為進可攻、退可守的兵家要塞。其地理位置處甘、陝、川三省咽喉,自古是東達漢中,南通徽(縣)成(縣),北抵關山,西到天水的交通道口。舊時,過往商賈行人絡繹不絕,自明清以來,一直視為地方重鎮,故封建王朝對此地皆十分重視。

天水吳砦:陝甘渭河峽谷間的“咽喉要塞”,一座懸崖上的抗金古城

據《秦州直隸州志》載:(吳砦)城西、南和東南三面長度各為一百零四丈。城高分別為二丈二尺,一丈八尺和二丈,北面長五十丈,高二丈,南和東南各有城門一座,有城門樓。

城呈不規則梯形狀,佔地一百二十多畝。城的四角均有哨樓。四面的土城牆下寬七米,上端二米,城牆四角和每面城牆有兩處城墩。直到頂部寬為四米,供修哨樓和戰樓用,全部城牆用土達十萬立方米。

現在,舊時的城大部已毀,保留下來的有東南面的城門和西南角處不完整的城牆。從東南面的城門進城,有一條一百二十多米的斜坡大道直達城口,它是進城的唯一通道,全用塊石襯砌而成。現為進村的一條大路,盡頭有一牌坊,牌坊匾額正面書魏體“三岔廳”三個大字,蒼勁渾厚,上闕是“乾隆庚戌冬立”(即公元1760年),下闕是“判秦州事縱司燖”。背面書“和風甘雨”四字,上闕為“孟冬立”,下闕為“江左縱司燖”。城內有城隍廟,門樓和廟內部分建築還在。

天水吳砦:陝甘渭河峽谷間的“咽喉要塞”,一座懸崖上的抗金古城

吳砦的“砦”字,其實就是山寨的“寨”(砦同寨,特指守衛的軍寨),是宋朝地名中的一個常用字。吳砦的歷史,有據可查的最早時間,可以追溯到南宋遷都臨安之後那段動盪的歲月。

但從考古發掘來看,在渭河流域的廣袤土地上,新時期就有人類繁衍生息的足跡,先秦時期就有政治活動,吳砦周邊先民生活的跡象,歷史可以更早些,如渭水沿岸的古棧道遺址、文公東獵的歷史事實等,皆為佐證。

吳砦,古時為川、陝、甘交通要道,至明清時,這裡漸漸成為了三省交界的一處物資貿易中轉站。 清朝到了乾隆中期,由於窮兵黷武,兵荒馬亂,群眾的負擔日益加重,封建王朝由興盛走向衰落。

當年,吳砦屬“三角”地帶,疏於管理,轄屬不清,加之周圍地形複雜,常年有土匪出沒,燒殺搶掠,禍害百姓,鬧得名不聊生。為了保一方平安,同時加強地方統治,朝廷決定在情況複雜的特殊地區和新開闢需設防的地區建立廳制,三岔廳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設立的。

天水吳砦:陝甘渭河峽谷間的“咽喉要塞”,一座懸崖上的抗金古城

在我國曆史上,歷朝歷代對行政區劃都作過變動。今之天水市秦州、麥積兩區,解放前統稱為天水縣。清朝時,為蘭州布政司所屬直隸秦州。直隸州不同於散州,散州是隸屬於府的州,直隸州的地位略次於府,有附郭,有屬縣。

設立初期,三岔廳隸屬秦州之散廳(當時甘肅共設有六個廳,除一個是直隸廳外,其餘均為州轄之散廳)。廳設州判,州判為地方政權廳一級的長官,為知州的佐官,分掌督糧、輯捕、防務等事。

據《秦州直隸州志》記載,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陝甘總督黃庭貴和甘肅巡撫吳達喜與秦州府合議,秦清朝廷批准在三岔一帶建廳設衙,並派州判高清晏辦理此事。高到利橋三岔地區查訪,覺地勢低矮,易遭水災,吳砦居高臨下,地勢險要,又建有城,於是將廳署移設於吳砦。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廳署竣工,因原擬廳址在東岔、西岔、散岔附近,故名“三岔廳”。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因吳砦處在陝甘川交界地帶,地通長安、漢中、蘭州三個方向,故為“三岔”。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又在利橋修了利橋城(今利橋中學),設都司、千總、把總各一,各有衙署,駐綠營軍三百多名。有屯兵的軍營,練兵的校場,清末衙署坍塌,成為空城。利橋軍營歸三岔廳管轄。

天水吳砦:陝甘渭河峽谷間的“咽喉要塞”,一座懸崖上的抗金古城

當地人說,吳砦是文衙門,利橋是武衙門。三岔廳所轄“黨家川十八村,呂家集八村,三岔鎮十三村,利橋七村,胡店三村,北裕溝十三村,吳砦七村。一千三百八十戶。”呂家集即現在利橋五龍,三岔鎮即東岔、西岔、散岔三地,胡店現歸寶雞縣胡店鄉所轄。

在北宋末期和南宋初期,西北抗金戰場上活躍著兄弟兩位名將——吳玠和吳璘。他倆知曉兵法,善於騎射,作戰英勇,智勇雙全,長年扼守大散關以東的和尚原(今寶雞西南一帶,當年金兵想要攻蜀,就得先佔領和尚院。),打得金兵聞風喪膽,終不敢入侵四川,成為與岳飛齊名的軍事將領,從此也揭開了兄弟倆抗金生涯的序幕。

吳玠,字晉卿,德順軍隴幹人(今甘肅省靜寧縣),是南宋朝一位頗有影響的人物。吳璘,字唐卿,是吳玠的胞弟。在南宋抗金斗爭中,與兄為保衛秦隴,屏障巴蜀,立下了汗馬功勞。在西部戰場上,一直置身於戰爭的第一線,屢破金軍,戰功顯赫,名揚巴蜀,成為川陝地區、乃至大西北邊防要塞抗禦金兵入侵的重要支柱。

天水吳砦:陝甘渭河峽谷間的“咽喉要塞”,一座懸崖上的抗金古城

據文獻記載,紹興元年(公元1131年)3月至5月,五萬金兵多次進犯和尚原,都被吳玠率領的幾千人馬憑據險要打退。對此,金兵統帥兀朮惱怒至極,當年秋天親率10萬金兵,採取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的方法,向和尚原發起了更大規模的進攻。

吳玠命吳璘依託有利地形,用強弩勁弓組織成“駐隊矢”,輪番齊射,矢如雨下,擋住金兵。又派出奇兵襲擊金軍後路和金軍大營,截斷金兵的糧道,使金兵顧此失彼,損失慘重。經過三十多次的激戰,金兵大敗。就連金兀朮也身中兩箭,逃回燕山。宋軍由此取得了以少勝多的大捷,併成為靖康之變以來同金作戰的第一次大捷。因此,宋高宗授吳玠(年僅39歲)為鎮西軍節度使,吳璘則以功升涇原路馬步軍副總管。

當年,金兵在侵宋戰場上的屢次慘敗,自然不會甘心。公元1133年春,金大將撒離喝糾集十多萬兵馬,再次企圖繞過和尚原,從相對薄弱的饒風關奪取蜀地。饒鳳關是連接陝、川的重要關口,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在接到饒鳳關守軍的戰報後,吳玠親率精騎二千,一夜疾馳三百里,趕在金兵之前到達饒鳳關。吳玠沉著指揮,頑強應戰,吳璘則身先士卒,奮勇殺敵。

天水吳砦:陝甘渭河峽谷間的“咽喉要塞”,一座懸崖上的抗金古城

在激戰六晝夜後,金兵屍如山積,損失慘重。但由於叛徒的告密,金兵得以從小路攻破關隘,吳玠只好兵退仙人關。但不久,在吳玠實行的堅壁清野的措施下,金兵糧草耗盡,不得不退兵。宋軍由此收復失地,吳玠因功進封檢校少保,吳璘因功升秦州知州、兼節制階、文州軍馬。

同年九月,吳玠命部將楊政率兵從隴山西進,抵達秦州清水境,以掃除金兵。如今修建在陝、甘交界處渭河南岸的吳砦古城,據說就是當時吳家軍抗金所築。此後,吳玠又命統制官吳勝等率忠義民兵進取秦安蓮花城,大敗偽齊軍。之後又轉戰至臘家城(今秦安興國鎮古城一帶),但因敵兵眾多,作戰失利而回撤。

紹興四年(公元1134年)春,金兀朮又親率十萬金兵攻打仙人關,但仍然遇到了吳玠兄弟軍隊的頑強抵抗。面對數倍於宋軍的金兵的連續急攻,吳玠命令駐隊矢猛射,並用疊陣法襲擊。在吳玠兄弟的頑強阻擊下,金兵屍骸滿野,血流成河,就連金大將韓常左眼也被射傷,被打得落花流水的金軍,一度不敢進窺四川。吳玠以功升任川陝宣撫副使,進封檢校少師,吳玠以功升熙河路經略安撫使。吳氏兄弟因屢敗金軍,聲威大震,名揚隴蜀。

天水吳砦:陝甘渭河峽谷間的“咽喉要塞”,一座懸崖上的抗金古城

隨後,吳玠兄弟乘勝分兵北上,先收復秦州,進而攻克隴城縣(今天水市麥積區馬跑泉),之後又率軍北進,大敗金兵於臘家城。次年,吳璘又率軍出仙人關,經岐山、天水關、皂郊堡北上,多次打敗圍攻秦州城的金齊聯軍。

因當年岐山至天水縣(今天水市秦州區天水鎮)一帶道路較為平坦,為了嚴防金兵南下,吳玠兄弟便在河谷地帶,掘壕引水,修成地網,以阻遏金人騎兵衝擊。同時還依山據險,修築了十二連城(今秦州區汪川鎮一帶),時刻防備金兵來犯。公元1139年,因吳玠功高,授開府儀同三司,晉升為四川宣撫使。但吳玠不久病重,卒於仙人關。

吳玠去世後,吳璘任右護軍都統制、秦鳳路經略使兼知秦州。兩年後,吳璘率軍與金兵又戰於剡家灣。這一仗,比和尚原、仙人關的戰鬥更為精彩,不僅斬俘了敵人大量兵力,更使金兵士氣一落千丈,狼狽而逃。史學家認為此戰是“川陝用兵以來,未有如此之勝”。金人遭此大敗後,逃入臘家城,吳璘又指揮宋軍將城包圍,加緊猛攻,直嚇得敵兵心驚膽顫。這時,南宋朝廷急於求和,便以驛書命吳璘班師。吳璘奉命退兵,新復諸地重又劃歸金朝。後來,吳璘被任命為四川宣撫使,曾多次扶病上仙人關指揮抗金戰爭。1167年5月,吳璘病逝,終年66歲,追封信王,諡武順。

吳氏兄弟的抗金斗爭,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使金軍入蜀的美夢始終未能實現,南宋王朝基此得以保全。吳砦,作為當年吳氏兄弟抗擊金兵的一處重要關隘,連同他們的抗金事蹟,可歌可泣,千年褒頌,永留人間。

天水吳砦:陝甘渭河峽谷間的“咽喉要塞”,一座懸崖上的抗金古城

當年,吳砦城內只有一條南北走向的街道,長二百餘米,寬六至九米,北低南高,北窄南寬。廳衙建在街的南端(現為麥積區吳砦中學),為座南朝北向(與舊時衙門朝南開相反,因地勢山形所限),佔地十五畝多。廳署為南北長一百二十多米,東西寬九十米的長方形建築。

一條碎石鋪就的坡路直達大堂,堂前分割為六個正方形的小院,整個衙門共有六道建設。第一道院佔地六畝多。西為土地廟,東五畝多為廣場。廣場中心一株千年古槐,上懸一口近噸重的大鐘。第二道的兩個小院,各院有兩株參天古柏。西院是獄房,有房三間是看守室(班房子),供臨時關押犯人用,東院是值班房。有房三間是兵士室,住著快、壯、皂三班兵士。

第三道的兩個小院,西院是三間戶房,東院是三間刑房。前三道的院子相映對襯,門戶相向。第四道是五間寬敞明亮的大堂,建的富麗堂皇。堂上雕龍畫棟,上方掛著“明鏡高懸”大匾額。堂前是青石條砌就的臺階,廊下西面有鐵製炮稔,午時(十二點)鳴一炮報時,農曆初一、十五州判去城隍廟降香鳴三響敬神。廊的另一側有一紅漆長鼓,供告狀、升堂之用。

天水吳砦:陝甘渭河峽谷間的“咽喉要塞”,一座懸崖上的抗金古城

進入院內,整個大堂給人以威嚴肅穆之感,同封建王朝的州府衙門別無二樣。大堂有側門通二堂。大堂是供審理公開案件之用,二堂供接待上方官吏和審問秘密案件所用。

第五道的兩側的兩個小院各為三間南房。西是州判室,東是老夫子室。西院以西又是院中之院,有房六間,供官吏家眷居住。家眷院的後面有灶房、庫房多間。第六道即最後一個院,中間修建八卦亭,兩側有花木和假山裝飾的花園,供官員和家眷們休息遊玩。

據文獻記述,廳是州的派出機構,算是一級地方政權,比縣衙官職高。廳的長官州判是朝廷直接委派的,其他官吏由州判作用的。廳的職權主要是受理民,刑訴訟,催收田賦糧款,維持地方治安,指揮所轄軍隊,除重大案件直送清廷外,直接還批准執掌死刑。

據當地老人回憶,三岔廳衙原是從四川請來的工匠設計建造的,可惜後來遭火災焚燬殆盡。早年,還在吳砦城外殺過犯人,渭河邊就是死刑場,他們的爺爺那一輩人,曾親眼見過犯人行刑場面。

廳署除州判外,還設老夫子協助州判處理公務,另有兩房三班等官吏(兩房為刑房,主管刑案,民房主管戶籍。三班是皂班、壯班、快班),共有官吏、士兵四十多人。這些官吏經常敲詐百姓,接收進貢,一遇有告狀者,更是大發橫財。當年,衙院內有一雞舍,專門放養被迫送來的雞,鞏官員和家眷享用,舍內雞的數量有增無減,有時達百隻以上。

天水吳砦:陝甘渭河峽谷間的“咽喉要塞”,一座懸崖上的抗金古城

據《天水市志》記載,三岔廳的建立,在封建割據,軍閥混戰的年代為維護地方治安,保護商貿流通,打擊匪患劫擾方面,起過一定的作用。

民國十六年(1927年)國民黨政府正式撤銷廳制,改三岔廳為三岔公安局,局仍設在廳衙內,民國十八年(1929年)當地土匪郭東社劫擾吳砦,城內百姓為避匪患紛紛逃避。匪進城後到處燒殺搶掠,百姓被殺六人,民房被燒十六間,宰殺豬雞牛羊不計其數,百姓受害不淺,三岔廳衙也被匪一為燒盡。

1929年,三岔公安局(僅存兩年)併入天水縣,改編為第六區,為屬區管,至此,三岔獨立設廳屬州直轄的歷史結束了。

歷史的煙雲,昔日硝煙瀰漫的戰火,終將在歷史的上空漸行漸遠,消失匿靜。如今,人們站在高大巍峨的吳砦城牆上,朝著古城東門遠遠望去,緩緩東去的渭河流水,開闊縱橫的陝甘大峽谷,綿延起伏的秦嶺山脈,樹木蔥蘢,雲蒸霧繞,青翠逼人,一派欣欣向榮、生機盎然的景象。

天水吳砦:陝甘渭河峽谷間的“咽喉要塞”,一座懸崖上的抗金古城

在人們的眼前,一輛列車正沿著隴海鐵路的隧道疾馳而過,隨即又鑽入大秦嶺的崇山峻嶺中,消隱在對面金光萬丈的煙霞裡,神龍見首不見尾,見尾不見首,留給我們眼前一道完美的風景線,欲言而出,欲言又止,感慨萬千。

走進吳砦古城,其實就是追溯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事件”。站在高高的城樓上,靜看雲霧開合,笑談往昔歲月,漫長斑駁的歷史事蹟,似渭河岸邊升騰的一縷縷炊煙,隨風而去。我們的耳邊,彷彿又傳來昔日的金戈鐵馬聲,戰士們奮勇殺敵的戰鬥聲,好似穿越了歷史的隧道,將我帶入數百年前的戰場上,親眼目睹吳氏兄弟抵抗金兵,保家衛國,氣吞山河的雄渾偉業。

撫今追昔,不僅僅是對歷史的追憶,還是對今天崢嶸歲月來之不易的無限感慨。我想,我們應該牢牢記住那些永載史冊、萬古流芳的將士們,當年他們背井離鄉,浴血奮戰,置生死不顧,殫精竭慮,嘔心瀝血,才給我們換來了今天的和平和安定。

吳砦,一座蘊涵深沉的地氣餘脈,又彰顯人文風骨的古城;吳砦,一座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而又讓人醉臥夕陽、留戀忘返的古城。


〔作者簡介〕 白尚禮,甘肅天水人。青年作家、文史學者。第三屆全國“書香之家”獲得者。創作以散文為主,詩歌為輔。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泥土的聲音》《泥土的味道》等。現為天水市作家協會副秘書長,天水市秦州區作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


天水吳砦:陝甘渭河峽谷間的“咽喉要塞”,一座懸崖上的抗金古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