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萬斤大蒜找不到銷路,收購價從3元跌至1元,消費者:還是太貴

很多農民都會選擇種植時令蔬菜,既可以出售,也可以滿足生活上的需求。哪種蔬菜的市場行情走高,價格也相對穩定,農民就會將種植規模擴大,產量高了,收入也會多一些。今年的情況比較特殊,與往年相比,很多農作物的銷量並不高,主要是因為經濟下行、市場不景氣、消費低迷。甚至收購商們都不會進行大量收購,導致已經成熟採收的農作物找不到市場和銷路,農民為此十分發愁。

200萬斤大蒜找不到銷路,收購價從3元跌至1元,消費者:還是太貴


大蒜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調料。目前,北方的大蒜正在抽苔,還沒有到大蒜收穫的季節。而在四季如春的雲南,有一種紫皮大蒜正值豐收。紫皮大蒜營養價值更豐富,市場價格也高於普通大蒜。大蒜的種植對技術的要求並不高,收益也相當可觀,當地農民很多都從事種植。實際上,近年來紫皮大蒜的價格可謂是“高三年,低三年,穩三年”,這說明大蒜的市場行情並不穩定。

200萬斤大蒜找不到銷路,收購價從3元跌至1元,消費者:還是太貴


2019年,大蒜的價格達到有史以來的高峰,大蒜的種植規模在當地也開始擴大。從收購商處瞭解到,大蒜價格上漲以後,種植面積被擴大,儲備量非常充足。雲南大理的紫皮大蒜卻因為今年的疫情受到了極大的影響。雲南大理的氣候環境特別適合大蒜生長,是紫皮大蒜的主要產區,種植紫色大蒜已經成為當地農民增加收入的一種方式。而如今,正值豐收的時節,農民既無奈又無助,採挖的500噸大蒜沒有人來收購,自己也沒有銷路,各地的消費者想買都買不到。哪怕是低價處理,當地農民只希望儘快處理掉這些大蒜,不然連回收成本都會成為奢望。

200萬斤大蒜找不到銷路,收購價從3元跌至1元,消費者:還是太貴


如今,當地大蒜的種植面積已經超過了80000畝,產量大增的同時,因為沒有銷路,導致今年的大蒜出現大面積的滯銷。2019年豐收的紫色大蒜,許多收購商都會直接從田間收購,達到了每斤3元的收購價格。但是今年,儘管農民自己把大蒜拿到市場上銷售,卻還是杯水車薪,根本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當地種植大蒜的農民說,大蒜成熟後如果不及時採挖,遇到降雨就會發生腐爛。只要有人收購,哪怕以每斤1元的價格收購都可以。

200萬斤大蒜找不到銷路,收購價從3元跌至1元,消費者:還是太貴


在以前,紫色大蒜收穫時間相對要早一些,可以搶佔先機,佔領空白市場,但現在卻找不到銷路。再過不久,北方種植的大蒜就會上市,市場上大蒜的供應量大增,紫皮大蒜就會面臨市場競爭的困境,當地農民表示壓力很大。希望當地的紫皮大蒜可以儘快找到銷路,減輕農民的損失。

你家鄉的紫皮大蒜市場價格是多少?你有什麼好的意見和想法嗎?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