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馬龍:搭平臺 興產業 促脫貧

近年來,馬龍區充分發揮土地、交通、氣候等資源優勢,通過一系列措施,引進和培育了一批批實力強、帶動廣大的農業龍頭企業,通過流轉閒置土地,走規模化、集約化現代農業發展道路,大力發展蔬菜、水果、花卉等高原特色農業產業,以土地流轉帶動產業結構調整、農民脫貧致富增收的路子。

雲南馬龍:搭平臺 興產業 促脫貧

群眾在納章鎮方郞孝尊果園種植基地務工

4月2日,記者來到馬龍區納章鎮方郞孝尊果園種植基地,只見一排排整齊劃一的果樹鬱鬱蔥蔥,長勢強勁,20餘名工人正在基地裡澆水、修枝、施肥等工作,一派忙碌的景象。在基地打工的貧困戶陳紹波說:“基地落戶以來,我就經常來這裡打工,主要負責果樹的日常管理,工作不辛苦,收入還可以,解決平時的生活開支沒有問題,離家也近,好照顧家裡。”陳紹波是納章鎮代塢村的村民,2013年因母親身患殘疾被列為貧困戶,由於母親需要照顧,陳紹波出不了遠門打工,自2018年孝尊果園種植基地建起來他就到基地打工,每天有80元的收入,每年200天左右都在基地打工,一年算下來僅在基地的務工收入就有15000餘元,今年年底可以順利脫貧。像陳紹波一樣在孝尊果園種植基地打工的貧困群眾共有14戶。

雲南馬龍:搭平臺 興產業 促脫貧

工人修剪果樹枝條

據基地技術人員王文斌介紹,在用工上,他們優先考慮貧困戶,公司還經常組織對在基地務工的貧困戶進行技能培訓,現場指導貧困戶對果樹進行修剪,讓貧困戶掌握一技之長後長期聘用,讓貧困戶有一個穩定的收入。目前,基地平均每天用工需求達30人,每年發放80—90萬元的務工人員工資,2019年共發放貧困人員工資近40萬元。

目前,馬龍區引進的雲南愛泊、聯想佳沃、貴州茅臺、雲南孝尊、雲南嘉華等龍頭企業,通過把閒置土地從農戶中以出租、入股的方式流轉過來,大力發展水果、蔬菜、花卉種植,在壯大全區農業產業的同時,進一步拓展群眾增收渠道。土地流轉給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群眾獲取土地租金,並鼓勵流轉出土地的群眾到基地務工,每月掙一定的工資收入,實現了租金和薪金雙收入。月望鄉農業產業園,每年貧困戶的土地租金收入達200餘萬元,吸納周邊貧困戶700人到園區務工,實現戶均2萬餘元的務工收入。目前,全區60家區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中有31家參與帶動貧困戶898戶3384人,177個農民專業合作社中有27個直接帶動貧困戶2642戶9159人。(尹路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