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的历史 沉淀的文化|陈同乐「STEC演讲No.020」

流淌的历史 沉淀的文化|陈同乐「STEC演讲No.020」


◆◆流淌的历史 沉淀的文化

——博物院为年轻人成长助力

流淌的历史 沉淀的文化|陈同乐「STEC演讲No.020」

讲席人 陈同乐

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研究馆员

江苏苏州人,1985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长期从事博物馆陈列艺术的研究工作,设计作品曾获全国十大陈列精品奖、最佳形式设计奖。现任江苏省美术馆副馆长、中国博物院学会陈列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学中心展陈艺术顾问、中国文化部优秀专家、一级博物院评选评委、全国十大精品展览评选评委、中国历史博物馆艺术顾问、《陈列艺术》杂志执行编辑、南京艺术学院特聘教授。

我在南京博物院工作了三十年,2016年从南京博物院调到江苏省美术馆。其实我到美术馆才两年,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今年我要退休了,其实9月份就已经到退休年龄了。我感觉自己对这个行业还是充满感情的,对这个专业是很有情怀的,所以我今天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博物馆与年轻人”。

1

博物馆与社会

流淌的历史 沉淀的文化|陈同乐「STEC演讲No.020」

大家看一下,这是我们国家的博物馆统计,第一个就是全国的文物有多少?是1.08亿件(套)。然后博物馆有多少?全国的博物馆有4721家。

2017年全年,这些博物馆一共做了26045个展览。想想很庞大,做了这么多展览,参观人群大概一点多个亿,其中未成年人占25.2%,这是全国的统计的数据。

再来看看我们江苏的数据,这是南京博物院的统计,2017年本省的观众占39.94%,外省的观众占34%,说明一个博物馆对本区域的观众有多重要。

还有南京博物院,有一个全国不同的现象就是年轻观众的占比是70%以上,看看这个占比,这个红的是年轻人,从18岁到30岁。所以南京博物院为了适应这个时代,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做了很多努力。

流淌的历史 沉淀的文化|陈同乐「STEC演讲No.020」

第一个是社教活动。南京博物院的社教活动有考古夏令营、馆校合作的“清溪学堂”、“我们的节日”等。这些活动都是为年轻人做的,都是为在座的年轻人做的,是多视角、多信息层次和多参与性。

流淌的历史 沉淀的文化|陈同乐「STEC演讲No.020」

现在做的各种展览,不光是展览了,它必须需要配合很多活动。

然后这是“5·18”,南京博物院之夜——南博奇妙夜。你们不要看这短短的三个小时的夜间开放,南京博物院为此要花一年多时间来策划、设计,其实真正做到了让文物说话,让文化说话,让历史来说话。

我说:这是让文物歌唱,让历史歌唱,让文化歌唱。所以南京博物院之夜,吸引了很多年轻人,每年推出官网预约瞬间秒杀,有很多年轻人就等着这一天晚上,这是南博的奇妙之处。

流淌的历史 沉淀的文化|陈同乐「STEC演讲No.020」

另外就是非遗。刚才陶老师讲到非遗,我们的非遗其实是体验,我们的非遗大家应该去看过,我们由三个区域组成了一个非遗的展示。

第一个就是工作坊。我们有个工作坊,大家如果去可以看到非遗技艺的表演,在做这些留青竹刻,或者是无锡泥人、蓝印花布这些。

流淌的历史 沉淀的文化|陈同乐「STEC演讲No.020」

我们有个小剧场,大家去看过吗?小剧场,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有一场3D影片介绍江苏的非遗。这个其实是很好的,这个片子非常好。还有,我们有个老剧场、老茶馆,是每天下午两点为观众免费演出,已经坚持好多年了。你只要能坚持到下午两点,你就能看到这场演出,演出折子戏,比方说昆曲、南京白话、苏州评弹。所以我们的非遗演出是什么?我们的非遗展览是动静结合的,既有展又有演,这样子非常的受观众的喜欢,我们的非遗是这样。

好多人对我们的评价说是:我们的博物馆展览承载了民族文化记忆。博物馆展览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博物馆展览助力优秀文化的传播,还有就是展览推动了公共文化的共享。所以如果在座的年轻人有机会应该去看一看我们的非遗。

流淌的历史 沉淀的文化|陈同乐「STEC演讲No.020」

一年有12期的南博讲堂,有人去听过吗?这个讲堂其实是非常棒的,我们请了全国著名的馆长或者是业内专家,来讲各个领域的一些知识。比方说有走进自然、亲近地球;比方说有穿越千年草原文明,“一座城、一个人、一个馆”,这是苏州博物馆的陈馆长讲的;还有就是上海博物馆的杨馆长讲的“文物在眼里, 观众在心里”,这些讲座都非常非常棒。我们还有李昌钰来讲过,还有西藏的馆长也来讲过,敦煌研究院的王院长来讲过。希望年轻人关注这个讲堂,有的时候确实很难抢到票。

流淌的历史 沉淀的文化|陈同乐「STEC演讲No.020」

我们2017年有5场网络的直播,累计148万人次的收视量,这个其实也是挺好的一个活动。

流淌的历史 沉淀的文化|陈同乐「STEC演讲No.020」

开启智慧服务。现在所有的博物馆都在想打造成“智慧博物馆”,国家文物局也提倡我们来做“智慧博物馆”,智慧型博物馆,智慧导览,智能管理。

博物馆的内在在发生变化,思维方式的变化、行为方式的变化、评价标准在变化。你看博物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了,跟以前的博物馆区别太大了。

今年按国家的标准,我是一级博物馆的评估专家,南京博物院得分最高,第一名。就是靠综合实力,包括你的学术研究、展览推出,方方面面为观众的服务、观众人数,这些都是指标,都是评判指标。

流淌的历史 沉淀的文化|陈同乐「STEC演讲No.020」

然后外在的改变,就是资源的开放整合和共享,现在都提“共享”。

第二个就是操作流程和规范,要实现重构。

第三就是传播方式要扩展。传播方式要扩展,现在不是单一的传播方式,你做一个展览,肯定不是单一的。我今天坐地铁过来的,你们坐地铁的同学应该看到,我们有个展览广告——“穆夏”,地铁里面有这个广告这个其实也是一个宣传方式,传播方式。

流淌的历史 沉淀的文化|陈同乐「STEC演讲No.020」

最后是文创产品。我一直讲,文化是门好生意,你把文化做好了,肯定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每一个展览当中,我们都要做文创产品的。我们这一次的穆夏展览的文创产品有100多种。

2

博物馆与年轻人

下面我想讲第二个问题,就是博物馆与年轻人。

流淌的历史 沉淀的文化|陈同乐「STEC演讲No.020」

第一,我想讲讲传统的博物馆与现代的年轻人。

传统的博物馆是怎么做?主要关注的是物,对文物的研究、对文物的收藏、对文物的展示,都是以物为主的。那么我们现在是怎么做?以人为本,以观众为本,以年轻人为本,就是从物到人的改变,是现代博物馆的改变,这是第一个。

流淌的历史 沉淀的文化|陈同乐「STEC演讲No.020」

现在我们的展览,参观的观众大部分都是年轻人或者小朋友,我们现在比较重视对展览的解读,是让观众能读得懂的解读,为观众来做展览。

流淌的历史 沉淀的文化|陈同乐「STEC演讲No.020」

第二是怎么样开拓年轻人的视野。

我想讲三个“可”:你做的事情要可参与、可体验、可分享。我跟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个展览——穆夏的展览,穆夏展览不是我做的,我已经离开南京博物院,是我以前的一批同事做的。我在南京博物院陈列部时,我是年龄最大的一个,下面一批都是年轻人,南京博物院的展览,都是年轻人在做。

我为什么拿这个展览出来做案例?因为这个展览从策划、设计,一直到制作到后期全是年轻人。而且我去看过两次,他们这个展览给我的印象彻底颠覆了我的想象。怎么颠覆了我的想象?我们一般做展览是内容决定于形式,内容跟形式要完全吻合,而这些年轻人有“叛逆精神”,他就是做了一个形式大于内容的展览。

流淌的历史 沉淀的文化|陈同乐「STEC演讲No.020」

流淌的历史 沉淀的文化|陈同乐「STEC演讲No.020」

流淌的历史 沉淀的文化|陈同乐「STEC演讲No.020」

这个画展是捷克的一个著名画家,叫穆夏,穆夏的作品都是平面的作品,而我们的这些设计者,这些年轻人,他们怎么做?他们把这些作品不当真正的主要对象,而是把这些作品当成了展览的元素,根据这些元素把这个展厅,不管是从色彩、照明、结构、空间都把它做得非常的唯美、纯美,其实这个展览给我的感觉,它的主题就是“美”。

流淌的历史 沉淀的文化|陈同乐「STEC演讲No.020」

对年轻人讲起来,展览“美”是首位,其次是“新”,你解读和表达的角度和思维要新,所以这个展览给我印象特别深。这个展览第一次,南京博物院第一次用这种粉色系列来做展览。

我建议年轻人去看一看这个展览,它其实是非常唯美的。以至于你们这些观众走在里头,你们也是“美”的一分子,所以叫“美美与共”。只要你走进这个展厅,你就是这个展厅“美”的一部分。

这些年轻人把整个展览做成了一幅画,做成了一幅美术作品、艺术作品,当你参观的观众只要走进去,你就走入了这个画卷。如果没去看过的人,我建议你们去看一下,看看你们有没有我这个体会。

流淌的历史 沉淀的文化|陈同乐「STEC演讲No.020」

流淌的历史 沉淀的文化|陈同乐「STEC演讲No.020」

流淌的历史 沉淀的文化|陈同乐「STEC演讲No.020」

这是文创,文创产品是非常受欢迎的。因为前一段时间举办了一个国际博物馆馆长的论坛,南京名城会做的,所有到南京博物院去的外国馆长和中国馆长都会买了东西走。所以我在想,这其实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年轻人做这个事情会让年轻人更喜欢。我们的文创店,这些产品都很美,包括手机壳、手机套也非常美的。这是我想讲的一个案例,跟大家分享一个案例。

第三是,怎样吸引观众走近博物馆——走进博物馆——走尽博物馆。

流淌的历史 沉淀的文化|陈同乐「STEC演讲No.020」

我把年轻的观众分成三个阶段,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里。第一个阶段是观众走近博物馆,就是靠近,那时候不进来;第二个阶段是观众走进博物馆,就是进来了,现在这个阶段是什么?现在的年轻人是要走尽,穷尽的“尽”,(走尽)博物馆。现在的年轻人他要知道,博物馆的一切,展览是怎么做的?库房是什么样的?文物保护怎么做的?现在的年轻人跟我们以前的区别其实是很大的,怎么样来培养他们,让他们走尽博物馆?

我感觉有一件事情可以跟大家分享,就是要让年轻人把参观博物馆当成一种生活方式。当成生活方式就是你要经常来泡,年轻人不是喜欢泡吧(网吧)吗,博物馆也是需要泡的。

跟大家举个例子,去年我在美国中美博物馆,馆长的论坛会议期间,有很多国内的博物馆馆长跟着我,说“陈老师,你是学艺术的,我们跟你到对面那个MoMA(MoMA就是美国现代博物馆)去看看展览。”我就带着他们去看了。

看的过程当中,他们就问我说“陈老师,这个画我们看不懂,你跟我们讲讲。”然后我告诉他,我也看不懂。

这些人很惊讶地看着我,“你也看不懂,你带我们来干吗”。

我说,正因为看不懂,所以要带你们来看。我说,“小时候你们背过唐诗宋词吗?”

“背过,我3岁就背,5岁就背。”

我说,“那时候你懂吗?”

他们说不懂。

我说,“你现在懂了吗?”

“现在懂了。”

好,你现在看这些作品的智商就等于3-5岁,你要不断地来泡这个美术馆,泡博物馆,要把参观博物馆当成你的生活方式,你慢慢就懂了,是不是这个道理?我是举这么个例子来讲。

流淌的历史 沉淀的文化|陈同乐「STEC演讲No.020」

这是我们南京博物院,2017年做的展览 25个,年接待观众329万,很可观 的329万,其中70%是年轻人,全年举办公众活动758场,推出非遗演出475场,文创开发1300种。我们才多少人,一年要做这么多事情,你们知道我们事业单位靠什么?不就是靠一些情怀,你有这个文化情怀,你愿意在这里做,你愿意付出,南京博物院你们去看看,包括南京博物院的工作人员,70%-80%都是年轻人,你们没到我们南京博物院的考古工地看看,还有女同志,还有女学生,这个工作是要靠情怀的。

还有就是博物馆参观的年轻人,参观博物馆的年轻人,我希望给大家说一下,除了参观博物馆的展览以外,我希望让博物馆,为你自己营造一个博物馆的空间,你自己的私人空间,在博物馆让你发现意外之美。

流淌的历史 沉淀的文化|陈同乐「STEC演讲No.020」

流淌的历史 沉淀的文化|陈同乐「STEC演讲No.020」

然后就是建立自己的社交空间,体验不同的文化,把博物馆作为文化思考和文化消费的理想场所。现在商业都在做文化,德基广场也会做展览,对不对?所以博物馆就更应该做这些东西,来满足年轻人。

流淌的历史 沉淀的文化|陈同乐「STEC演讲No.020」

这是我们做的养心殿,这个展览的一个场景,这也是场景,我等会儿会说一下什么叫场景,这是南京博物院去年为大家,(为)年轻人做的。两个不同系列的展览,一个是从传统到现代,用传统的观念,用现代的方式来表达,这些我相信很多人去看过,很多人看过比方说是用传统的素材,用现代的制造手段——雕塑手段来实现的。

流淌的历史 沉淀的文化|陈同乐「STEC演讲No.020」

我不知道大家去南京博物院有没有注意,进门以后水面上有一个银色的莲蓬,那就是那个展览留下来的作品,这是一种展览,包括博戏,博戏是传统的曲艺。

流淌的历史 沉淀的文化|陈同乐「STEC演讲No.020」

第二类就是不同展览的对比展览。比方说“南腔北调”“法老·王”,“法老·王”大家去看过吗?其实当时是很火爆的,这是我们从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馆引进的一个展览。

就展览而言,我告诉大家,现在的展览跟以前区别在哪儿?以前我们做展览叫陈列,我当时在南京博物院是陈列部主任,还叫陈列部,以前叫陈列,就是123456,我摆给你看,这就是陈列给你看,你爱看不看。

现在叫展览,展览是什么?我展你览,我打开你看,这是互动的、双方的,所以现在的展览,你做完了不叫完,要观众进来参观,要观众跟你一起来完成一个展览,没有观众进来,你那个展览只完成了一半。所以展览,我们现在是这么来理解的。

流淌的历史 沉淀的文化|陈同乐「STEC演讲No.020」

然后,博物馆里的年轻人,我刚才讲了70%-80%南京博物院都是年轻人,这批年轻人他们不断地策划展览,做展览,各个部门都能策划展览,他们做的事情是服务于幸福生活和创意生活的展览设计,幸福生活和创意生活,我们现在展览的设计的目标已经在发生变化了。

流淌的历史 沉淀的文化|陈同乐「STEC演讲No.020」

大家看看这几点,从静态的到动态的,大家已经能感觉到了;从单一的到多元的,现在文化已经多元了,你再单一没人看,你这个博物馆没人进来;从物质的到精神的,从参观到参与,参观你还是个旁观者,参与其实你就进来了。从加入到融入,从体会到体验,现在要用心体之,用情来参悟,是不是?

所以你现在到博物馆来不光光是走马观花,不光光是到此一游,然后从知识到见识,你现在要来长见识,你在学校里学的可能是知识,课本上的东西,从教育课程到成长历程,这个是姚老师叫我要突出讲,成长历程,博物馆怎么助推年轻人成长。

流淌的历史 沉淀的文化|陈同乐「STEC演讲No.020」

这个图大家看一下,很火爆,这是我们做的一个展览,叫“回家过年”。这个展览非常好,就是我们在过年的时候,做了这么一个展览。

然后这是一个场景,我这儿有一句话,在博物馆中再现全面客观唯一的知识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句话怎么讲?就是这种场景我们只是呈现给观众,观众在里边参观的同时,他有自己的体验和自己的结论,现在博物馆的展览一般不做单一的结论,比方说,就是这样的、这就是对的、这个是错的、这是不可能的、那是不可能、不可能这样。

比方说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到美国的自然博物馆,看一个恐龙的标本,它上面有好几块说明牌,为什么有好几块?比方说,这是某某专家说这是什么什么,这是某某专家说这是什么什么,他把所有专家说的结论都摆出来,让你观众自己来决定,你在这个场景中,你有自己的体验,你有自己的结论。所以这是我想讲的第二点。

流淌的历史 沉淀的文化|陈同乐「STEC演讲No.020」

还有就是,博物馆还有批年轻人、志愿者,你们有人来做过志愿者吗?在南京博物院做志愿者应该是既辛苦,也是很幸福的。我每年叫我儿子暑假就在博物馆做志愿者,甚至我自己都做过志愿者,你泡在这个文化的氛围内你会有无限的感受,不一样的感受。我希望你们同学们尝试一下,如果谁要做南博的志愿者来找我,我会来推荐你们去做。

3

博物馆与政府

流淌的历史 沉淀的文化|陈同乐「STEC演讲No.020」


流淌的历史 沉淀的文化|陈同乐「STEC演讲No.020」

比方说南京夫子庙的科举博物馆,我当时就参与了博物馆的建设,说不定马上还能建第二个博物馆——电影博物馆,首都电影院在那边上。你看科举博物馆一建,整个夫子庙,整个文化氛围被抬起来了。

流淌的历史 沉淀的文化|陈同乐「STEC演讲No.020」

所以一个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基因,是一个城市的DNA。我在想,我们现在建博物馆。

4

博物馆与未来

最后想讲讲“博物馆与未来”。

流淌的历史 沉淀的文化|陈同乐「STEC演讲No.020」

第一个叫“审视过去”。我不知道你们年轻人喜欢玩什么游戏,我年轻的时候也喜欢玩游戏,玩什么游戏?弹弓。你们有人打过那个弹弓吗?我告诉你们,我对弹弓的理解就是,你对文化回溯的越深,你打出去就越远,你甚至可以跨过现在,直至未来,这就是“弹弓”,这也是一个理论,我把它称为“弹弓理论”或者“弹弓艺术”。就是你回溯传统越深,你弹出去就越远,这就是游戏,我们年轻也玩游戏。这个是第一我要讲的。

流淌的历史 沉淀的文化|陈同乐「STEC演讲No.020」

第二个就是博物馆是最好的课堂,历史文化最好的课堂。我曾经在全国评“十大精品”的时候为六朝遗址说过一句话,六朝遗址博物馆当年评“十大精品”,我是评委。当时省里边交给我的任务就是一定要让六朝遗址中奖、评上,因为当时竞争太激烈了。

流淌的历史 沉淀的文化|陈同乐「STEC演讲No.020」

最后,专家在座谈的时候我说我想讲几句,我第一个发言,我说这个馆引领了一群人,影响了一座城,我就讲了这两句话,对六朝遗址博物馆的展览肯定了。所以一个馆在一个城市当中的影响,是太重要了,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的地方。

流淌的历史 沉淀的文化|陈同乐「STEC演讲No.020」

第二个要关注当下。关注当下就是观众的需求,他们对文化空间的需求,对审美空间的需求。

流淌的历史 沉淀的文化|陈同乐「STEC演讲No.020」

第三就是技术的改变。现在有一句话叫科技让博物馆有了现代的面孔,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各种手段也在不断提高。

流淌的历史 沉淀的文化|陈同乐「STEC演讲No.020」

第四,要适合当下的教育理念。所以我们南京博物院所有的教育活动都是要符合当今的教育理念。

流淌的历史 沉淀的文化|陈同乐「STEC演讲No.020」

还要关心当下的美好生活,这是我们做的一个“在此”的展览,就是做了“琴、棋、书、画、诗、酒、花、香、茶”,9个字,做了9个空间,让大家来看看美好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

然后我讲三点,(展望)未来。

流淌的历史 沉淀的文化|陈同乐「STEC演讲No.020」

第一,仅仅展示展品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将展品与展品相连,如何讲述展品背后的精神世界,这是我们今天、未来要做的、努力的一件事情。

流淌的历史 沉淀的文化|陈同乐「STEC演讲No.020」

第二个,举办几场活动也是远远不够的,如何提供定期和多元的文化世界,如何让参与者变成创造者,这个也是我们今后要努力的。

流淌的历史 沉淀的文化|陈同乐「STEC演讲No.020」

第三个,只做一个博物馆也是远远不够的,要把博物馆当成应该是一个文化的综合体,提供享受的同时,也应该提供清醒的文化思考。

流淌的历史 沉淀的文化|陈同乐「STEC演讲No.020」

由于时间关系,我讲最后一句话:为了记住历史、抵抗遗忘,除了文字以外、文字记录以外,请大家走进博物馆。

谢谢大家!

流淌的历史 沉淀的文化|陈同乐「STEC演讲No.020」

总体策划 | 姚国章

业务指导 | 许文勇

业务顾问 | 杨 峥

运营设计 | 马 骥

策划助理 | 郭园园

技术监制 | 毛晓安

视频录编 | 章 烁

现场摄影 | 刘成贺

现场统筹 | 马娅娅

图文设计 | 任佳秋

志愿组织 | 李诗雅

STEC数字大学

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创新思维,构建以“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教育(Education)、文化(Culture)”为核心的新型数字大学,由中南信息科技研究院和江苏省科学传播中心联合打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