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邱鑑劇|宋仁宗的故事,終於不只“狸貓換太子”了

小邱鑑劇|宋仁宗的故事,終於不只“狸貓換太子”了

片名:《清平樂》

集數:69集

導演:張開宙

編劇:朱朱

主演:王凱、江疏影、任敏、楊玏、邊程、葉祖新、喻恩泰

首播日期:4月7日

播出平臺:湖南衛視、騰訊視頻

豆瓣評分:7.7分(滿分10分)

小邱鑑劇評分:8分(滿分10分)

播出至今,《清平樂》的口碑和收視不算理想,中國視聽大數據顯示,4月7日開播後,前三天的平均收視率僅0.5%,位列黃金檔第六。同時其豆瓣評分下降至7.7,節奏太慢、戲劇衝突不強是不少觀眾對該劇的質疑。另一方面,該劇服化道的還原、演員的表演等又頻頻成為業內議論的焦點。究其原因,在於該劇背後有被譽為“國劇門臉”的製作團隊——正午陽光,從《北平無戰事》《戰長沙》《父母愛情》《琅琊榜》《大江大河》《都挺好》到最近熱播的《我是餘歡水》,正午陽光的劇一直以精良著稱。“不如預期”,或許是《清平樂》留給市場的第一印象,當“正午陽光出品必屬精品”的印象出現時,劇集無法達到觀眾的高期待,自然收視和口碑都會下滑。

小邱鉴剧|宋仁宗的故事,终于不只“狸猫换太子”了

豆瓣評分

小邱鉴剧|宋仁宗的故事,终于不只“狸猫换太子”了

收視率

另外一個值得警惕的現象是,如今國內古裝劇越來越重視服化道,不管是《延禧攻略》《長安十二時辰》還是《清平樂》,最大程度還原歷史、製作精良的服化道成了這些劇宣傳的重點。一方面確實提升了國產劇的品質,給觀眾普及了歷史;另一方面,觀眾關注服化道超過劇情,甚至掩蓋了劇情的拖沓、注水、薄弱,這無疑是喧賓奪主的,這樣的現象值得影視圈從業人員重視。畢竟早年的《西遊記》,沒有任何精良的服化道,但憑藉紮實的故事成為經典。

小邱鉴剧|宋仁宗的故事,终于不只“狸猫换太子”了小邱鉴剧|宋仁宗的故事,终于不只“狸猫换太子”了
小邱鉴剧|宋仁宗的故事,终于不只“狸猫换太子”了小邱鉴剧|宋仁宗的故事,终于不只“狸猫换太子”了

《清平樂》服化道最大程度還原了歷史

《清平樂》改編自米蘭lady的小說《孤城閉》。小說以北宋為背景,講述了宋仁宗長女和內侍之間的繾綣愛情,但經過正午陽光大刀闊斧改編後,主線聚焦到了宋仁宗和曹皇后的故事,這樣的改編也符合擅長正劇的正午陽光。製片人侯鴻亮曾談到,《清平樂》雖然是古裝,但其實是在用現實主義精神來展現的古裝題材,“原著小說中有一部分內容可能不適合呈現,但是在影視化的過程中,我們能明顯感受到宋仁宗和曹皇后、張貴妃,以及他和大臣們之間的故事。把這個故事變成了宋仁宗的故事,那麼就有了前朝、後殿等等一系列的生活,也是在講他的人物命運。”

相比國內電視劇愛表現唐太宗、唐玄宗、乾隆這些帝王,宋仁宗的故事並不多見。事實上,宋仁宗是歷史上頗有作為的皇帝,在他治下,政治、經濟、文化都得到了長足發展。文學上,“唐宋八大家”出現了六位;科技方面,英國學者李約瑟在其《中國科學技術史》導論中提到:“每當人們在中國的文獻中查找一種具體的科技史料時,往往會發現它的焦點在宋代,不管在應用科學方面或純粹科學方面都是如此。”仁宗時代,是宋朝科技發展的關鍵時段。古代四大發明中,有三個是在仁宗朝得到了應用,並轉化為生產力。眾所周知,成都的交子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紙幣,而交子就出現在宋仁宗朝。

此外,宋仁宗善於納諫,宅心仁厚。歷史上曾記載,包拯每次進諫時都據理力爭,唾沫星子常常噴得宋仁宗一頭一臉,宋仁宗也只是用手擦去,繼續聽包拯咆哮。成都有一個老秀才,屢次參加科舉考試都名落孫山,憤懣不平之下寫了一首“把斷劍門燒棧道,西川別是一乾坤”的詩。成都知府知道後,當即以寫反詩為由將老秀才押送到京城。宋仁宗得知此事之後不僅沒生氣,反而認為老秀才是“急於仕宦而為之,不足治也”,並授其七品官。

小邱鉴剧|宋仁宗的故事,终于不只“狸猫换太子”了

王凱飾宋仁宗趙禎

有意思的是,不少人對宋仁宗的功績並不清楚,但說到“狸貓換太子”,就會恍然大悟。歷史上,當然沒有“狸貓換太子”這樣的故事。這出故事來源於元雜劇,清朝時被改編成京劇包公案,又經過說書藝人的《三俠五義》,一直流傳到現在。

在《清平樂》中,比較真實的再現了宋仁宗和皇太后劉娥以及自己親生母親的故事。歷史上,宋仁宗確實由宮女李氏所生,交由宋真宗的妃子楊妃撫養,名義上則是劉娥的孩子。不過,這一切都是在宋真宗旨意下進行的。所以,搶太子是真,“狸貓換”是假。劉娥負責教育朝政之事,對宋仁宗非常嚴格;楊妃則負責飲食起居,更為和善。所以,宋仁宗稱劉娥為大娘娘,楊妃為小娘娘。

小邱鉴剧|宋仁宗的故事,终于不只“狸猫换太子”了

吳越飾皇太后劉娥

對於自己的生母,宋仁宗一直不知道是誰,直到劉娥去世,消息才慢慢解封。有歷史學家推測,告知宋仁宗消息的人,正是八大王。當時有消息稱,李妃是被劉娥下毒害死的。得知消息後,宋仁宗決定開棺驗屍,並派人包圍了劉氏家族。然後,開棺後發現,逝者面容栩栩如生,冠服佩飾一切都是按照皇太后的規格來的,完全沒有被謀殺的跡象。這樣的情景,讓宋仁宗羞愧不已,立即到劉娥畫像前焚香祭拜。這段歷史,在《清平樂》中有大篇幅描述。

正是因為劉娥的悉心教導,宋仁宗才成為一代明君,開創“仁宗盛治”,後人稱劉娥“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歷史上,劉娥的父親劉通是宋太祖時的虎捷都指揮使,領嘉州(今四川樂山)刺史。因此,劉家舉家遷至成都華陽。也就是說,劉娥是貨真價實的成都人,她出生不久,劉通犧牲於戰場,隨後家道中落。有意思的是,也許是出生成都,小時候的劉娥善於擊鼓說唱。沒錯,就像是出土於成都天回鎮、珍藏於國家博物館那尊說唱俑那樣的表演。

從《清平樂》播出的劇集來看,其基本遵循了史實,沒有采用戲說的方式。但這似乎也是一把雙刃劍,既可以滿足觀眾對歷史的興趣,但另一方面,事無鉅細的全程鋪墊,卻未能提煉出核心,使得該劇節奏過於平緩,有網友就給出評價,“像是在看一部大型文獻紀錄片。”此外,該劇在矛盾衝突上似乎並未著重下力。如一開篇的太后把持朝政,宋仁宗希望奪回權利的衝突並未表達夠,顯得隔靴撓癢;後來劉娥生病,母子和解時的對峙也顯得平鋪直敘。不過,熟悉正午陽光風格的人都知道,他們製作的劇都是慢熱,這也是我對該劇的一個期待吧。

小邱鉴剧|宋仁宗的故事,终于不只“狸猫换太子”了

《清平樂》劇照,宋仁宗和曹皇后

另外一個期待則是該劇將如何表現宋仁宗和曹皇后的愛情。根據歷史記載,宋仁宗似乎並不喜歡曹皇后。慶曆八年,宋仁宗曾遭遇一次宮廷叛亂。當時曹皇后正在侍奉皇帝,她隨即關閉殿門,臨危不懼,指揮若定,很快平息了叛亂。當時宋仁宗給予了曹皇后很高的評價,不過後來他卻懷疑,這是曹皇后為了表現自己策劃的叛變。後來,宋仁宗想要廢后,但被宰相梁適駁回:“閭巷小人,尚不忍為,陛下萬乘之主,豈可再乎?”1056年,宋仁宗在病中還曾大喊:“皇后與張茂則謀大逆。”皇帝為何說出這樣的話,不得而知。不過《續資治通鑑長編》中提到,宋仁宗駕崩後沒多久,曹皇后就提拔重用了張茂則。

曹皇后還有一個大的功績值得提起。1079年,蘇軾因為“烏臺詩案”而下獄,已經是曹太后的她為蘇軾求情,蘇軾才免於一死。

紅星新聞記者 邱峻峰

(紅星新聞V6.8全新上線,歡迎下載)

小邱鉴剧|宋仁宗的故事,终于不只“狸猫换太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