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雲旅遊”月入萬元,4000億市場靜待新的李佳琦入場

“旅遊是重服務和體驗的過程,直播目前只是提供了不一樣的視覺體驗,更關鍵的還是要旅遊產品和服務夠硬。”張清說。

背景音樂響起,少女撥弄完臉頰邊的長髮,對鏡頭前的粉絲們打起招呼。“Hello,寶寶們,今天是青青陪你們聊哦。”

主播青青無需瘋狂塗抹口紅,不用激情上架商品。坐在直播間放著音樂聊著天,講解美景和風俗,偶爾走出房間直播當地各色風景。這是她的工作,也是線下傳統旅行社新的生意經。

以小清新的直播進行「雲旅遊」,是隨著短視頻普及,直播爆發,自發演變的一種形態。無論是薇婭、李佳琦這般的帶貨大神,還是地鐵穿樓而過的重慶、十二時辰中的古城西安。“網紅”從個體到城市,從帶貨延伸到旅遊市場。

青青所在的昆明某旅遊專營店,逐漸向線上轉移。最明顯的變化是,過去兩年,通過線上預訂雲南遊的人次保持40%以上的增長,今年僅上半年,雲南遊預訂人次就達到2017全年水平。

當流量紅利已逝,對苦於獲客渠道的在線旅遊平臺和旅行社來說,直播及其背後的流量,正在帶來巨大的誘惑和機會。

把旅行搬進直播間

“我們現在常駐主播有3個,都是90後。從2018年開始,我們的3個主播堅持日播,每天一到兩場,每場1到2個小時。”翔好旅行電商部運營總監陳浩楠說。

2017年雙11,飛豬直播首次與淘寶直播接軌,陳浩楠看到了美妝服飾行業在直播領域的巨大市場,於是嘗試做了第一批旅行直播的賣家。

勇於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並不容易,整個直播市場巨大,美妝與服飾需要大,用戶屬性強,離商業更近,但看不見摸不著的旅遊場景很難複製這樣的模式,打通“人貨場”。

“我們找了很多專業直播方面的人,逐漸摸索,建立起了主播人設。”

90後“雲旅遊”月入萬元,4000億市場靜待新的李佳琦入場


從不到1000的觀看量,逐漸上到3萬多,關鍵還是特色的內容和主播的人設。

小清新的直播間替代五花八門的化妝品和服裝,有時候是主播輕柔話語的聊天搭配雲南當地風景視頻,把原來商品頁面的圖文展示變成更動態的實時解說,有時會是主播拿著自拍杆,走進古鎮巷子,現場感受當地的文化和氛圍。

試吃雲南100種蟲子做的食物、深度遊麗江、大理古鎮、每天直播講雲南某一地的風俗文化……過去一年,雲南特色直播在全國同類直播中脫穎而出。

25歲的青青就是一名旅遊主播。主持人出身,讓他們比起直播間裡半路出家的主播們更有優勢,濃厚的播音腔,與旅行直播裡的美圖美景顯得更搭。

青青已經有了自己的粉絲,大多是熱愛旅遊的人,從16歲到55歲,從男性到女性,旅行幾乎是一個沒有圈層感的話題。

“我會分享我到當地旅行的感受,很生活化的聊天會讓大家有更強的信任感。”青青說。

90後“雲旅遊”月入萬元,4000億市場靜待新的李佳琦入場


關鍵是,直播帶來的轉化率非常可觀,對於旅遊這種低頻且大額的產品來說,每場直播都能帶來不少的成交量,“通過直播每天達成百單以上的交易。”陳浩楠介紹。

今年3月,翔好參加了“飛豬321”大促,直播團隊7天內8場直播,20個小時,累計超過14萬人在線觀看,為店鋪帶去超過300筆的訂單轉化,訂單金額超過52萬。

傳統旅行社的運營新路子

經歷OTA市場的一番拼殺,傳統旅行社更像是在幕後生產旅遊產品的無聲角色,平臺的高調運營,用戶的轉移拋棄,讓旅行社逐漸“失去姓名”。

翔好一直是雲南地區三大地接團隊之一,全國各地過來的旅行團,很大一部分會由他們公司承接,並且在產品設計和線路研發方面經驗豐富。

不過,隨著OTA平臺撬動了整個旅遊市場,傳統旅行社的存在感越來越弱。

在旅遊創業者Ray看來,傳統旅行社在過去這麼多年,看似一起造出了一個4000億的市場,但行業27000多旅行社,數十萬的門店和銷售,拆分開來一個個都非常勢單力薄。

他們沒有與旅遊供應商和在線預訂巨頭對抗的資本,沒有足夠的影響力去改變年輕消費者,但傳統旅行社的行業地位不容小覷。根據艾媒諮詢數據顯示,超過一半受訪中國網民在選擇團體遊服務時會選擇旅行社,佔比約50.9%,選擇在線旅遊平臺組織的團體遊佔比為38.3%。

今年以來,包括攜程和同程在內的許多OTA平臺,都開始把注意力放在了線下開店,對OTA們來說,門店下沉到鄉鎮市場,對其優化產品與客群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如何將線上與線下打通融合,這個過程,OTA們並不熟悉,有重重暗礁,也充滿著兩種文化的碰撞。

對於傳統旅行社來說,線下雖是能力之所長,但在打通線上線下鏈路方面,同樣困難重重。謀求新的營銷路線迫在眉睫。

一場直播帶貨50多萬,“這樣的業績對於雲南的傳統旅行社來說非常不錯了。

陳浩楠覺得,線上的流量已經過了紅利期,線下流量增長更是逐年的小幅收縮,直播似乎給流量資源打開了新的窗口。

雲直播旅遊的好處顯而易見:營銷費用不多,回報率不低。而且通過主播人設的建立、粉絲的累積,能夠在線上有持續的新用戶加入,對於傳統旅行社來說很划算。

“製作俗套的視頻展示旅行社的能力,然後把消費者引到旅行社是一回事,競相吸引旅行者的注意力,在平臺上用視頻提升消費者參與度完全是另一回事。”

執惠旅遊聯合創始人,億歐網專家顧問劉照慧看來,視頻的關鍵是要提高消費者的參與感。

於是轉型中的雲南旅遊商家在大膽地做著持續不斷的嘗試,通過直播,不僅是把雲南的好風光,更是把旅行產品的細節展現給潛在遊客,主播會現場解答遊客的預訂疑問,對遊客達成購買意向產生積極推動作用。

直播是轉型卻不是全部


旅遊直播的前景值得憧憬,如何高效地促成一個“直播+旅遊”平臺,已經成為了當下OTA行業的迫切需求。

飛豬直播基於淘寶直播和支付寶,形成了完整的閉環。攜程也試圖進軍內容平臺,去年底上線了攜程旅拍,主打圖文+短視頻的模式,但運營下來,更像是旅遊圈的小紅書,在真正的產品轉化率方面,還差得很遠。


90後“雲旅遊”月入萬元,4000億市場靜待新的李佳琦入場



今年5月,攜程旗下的去哪兒網聯合鬥魚直播推出了“旅遊直播”節目,十餘位網紅主播持續10天的16場直播,最高同時在線人數為81萬,較高的觀看量倒是激起了行業內的關注。

但靚麗數字背後確是高昂的運營成本,要讓一個網紅全世界滿天飛去做直播,就意味著大額的“燒錢”。尤其是對於旅遊這種低頻消費來說,除了幾個頭部玩家,大部分的旅遊商家很難支撐住如此開銷。

陳浩楠介紹說,現在店內主播收入都能達到萬元,每場直播的收益都可以拉回成本。作為淘寶直播與旅行行業結合後的產物,飛豬直播的帶貨優勢非常明顯,有效成為了商家數字化營銷的重要武器。

不過說到底,雖然直播可以改變旅遊產品的營銷方式,卻並沒有改變旅遊產品本身存在的問題。

“旅遊是重服務和體驗的過程,直播目前只是提供了不一樣的視覺體驗,更關鍵的還是要旅遊產品和服務夠硬。”張清說。

陳浩楠覺得旅遊直播帶給他們最大的改變,是在與粉絲的互動和交流中,逐漸培養了用“網紅”概念來打造產品的思維。

在他們直播間的粉絲留言裡,關於網紅酒店和很多文化深度體驗的內容,是被提到頻率最高的,在實際成交中,體驗類旅遊產品的銷量也在逐漸上升。

“我們會適當的多增加這部分的線路研發和投入。”陳浩楠說。

對於傳統旅行社來說,通過流量入口牢牢把握住資源端,用網紅思維做出品質產品,或許才是旅行直播所賦予它們的重要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