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慈善是田

《悟》:慈善是田

曾經非常淺的接觸過一點點佛理,裡面經常提到“福田”二字,我也沒去細研究,大致意思是說今生的行善,是為來生去種下福田,來生或下一個輪迴會得到福報之類。

我是個無神論和唯物主義者,自然規律我相信現有科學,人文精神我相信“人要善良”,曾經聽到一個民間傳聞,相信不少人都聽過,說一個人平日裡待自己家人父母身邊人不見得多好,但非常“向善”,終日裡求神拜佛,甚至不遠千里去求見某位高僧,以期見到“佛祖”一面,結果高僧告訴他,順著來時路一直往回走,直到看到一個沒穿鞋、沒披好衣服、梳好頭髮、為你開門的人,就是庇護你的“真身菩薩”。

這個痴迷的人心存疑念,但只好往回走,一直到半夜走回家都沒見到,他一邊嘟嘟囔囔罵罵咧咧的“埋怨”著佛祖,一邊不耐煩的敲著門,他的老母親聽到他的敲門聲,頭髮也沒梳好、鞋也半耷拉著、胡亂披著衣服就來給他開門,他看到老母親的樣子,才知道佛祖說的“真身菩薩”就在自己身邊,從此他待自己的母親家人及身邊人,開始慢慢好起來。

這個故事其實挺“反宗教”的,因為它說菩薩不在天上,就在你身邊,就是普通人,就是那些愛你的人,身上就有愛別人、有“愛能”的人,一個人懂得、願意去愛人,願意去利他的人,就是神、佛、菩薩、上帝……。

換句話說,一個人能善良,行善,本身即菩薩,本身就具備超人性,人即是佛

無所謂的“神”,神就是人最美好的樣子和設想,是人內心最善良樣子的投射,做好了,人就是佛(神),佛(神)就是人,佛性就是最美好的人性

所以我在《悟》中設計這麼一個角色,她是個盲女,看不見人世間很多所謂很美好的東西,但她內心很慈悲,知道和理解的一點不比那些眼睛“看得見”的人少,最重要是,她內心慈悲,一點點感化著身邊很多人,很多人也不忍心傷害她,她就是人世間“真身菩薩”的存在。

這是我一個美好的想象,因為,人只能靠自己拯救自己。


以下,為小說《悟》中對阿田部分的摘錄:

第二十章 菩薩


森林裡,一隻母鹿正在吃草,近處,一人彎弓搭箭對準了它。


阿福躲在叢林後,瞄準著鹿,正要下手,突然看向旁邊。


原來一隻小鹿跑了過來,和母鹿親暱的在一起。


阿福繼續拉滿弓,準備先射小的,這樣大的可能不會跑,有可能一箭雙鵰。


陽光下,小鹿親暱的和母鹿在一起戲耍著。


阿福突然猶豫了,他慢慢放緩弓。


***


一個樹杈上吊著一個籠子,裡面裝著只活蹦亂跳的兔子。


阿福把裝兔子的籠子拎到阿田面前,阿田知道是個活兔子後歡天喜地的笑了,看著阿田樂呵呵的抱著兔子去放生時,阿福無奈的看著。


在他前面,一個籬笆圍成的院子裡,滿是小動物,什麼雞鴨鵝、狗,旁邊還有羊、牛、梅花鹿,整個一動物園,這哪像一個獵人的家啊?


惠能正在屋裡劈柴,看到阿福無精打采的進來,獨自一個人在桌前倒了碗清水喝,又蹬凳子又摔碗的,十分喪氣。


惠能笑道:“怎麼?沒去打獵。”


阿福生氣的道:“不打啦不打啦!打了她也不吃,你也不吃,婆婆也不吃,還不讓我吃!”


說罷重重摔了一下碗,惠能哈哈大笑,阿福氣鼓鼓的。


阿福:“這哪像個獵人的家啊!全是小動物,還是活的,這傳出去,我都快成我們獵人谷的笑話了!”


惠能看看他,又聽到後院傳來阿田輕快的歌聲,知道阿福在抱怨什麼了,他笑著一邊劈柴一邊說。


惠能:“你呀,家裡有個活菩薩都不知道。”


阿福:“哪呢?哪呢哪呢?”


阿福放下碗,一臉傻氣的到處張望,惠能想調侃他一下。


惠能:“就在你院子裡啊。”


阿福:“不可能。”


說罷起身跑到後廚。


阿福來到後廚,從每個窗戶往外看,可院子裡除了阿田和滿院子的雞鴨鵝豬,什麼都沒有,他嘟囔著。


阿福:“騙我!”


正在院子裡給兔子找住處的阿田聽到他的動靜。


阿田:“阿福哥,你在找什麼?”


阿福:“沒什麼!”


***


阿福沒好氣的又跑了回去,他把那張臭臉伸到惠能面前。


阿福:“哪有菩薩?”


惠能:“你用哪看的?”


阿福賊溜溜的小眼睛左右轉了一下。


阿福:“眼睛啊。”


惠能指指他心的位置。


惠能:“得用這。”


阿福睜著他那雙傻不拉幾的小眼睛,看著惠能。


後院門前,幾隻雞和鵝正玩得開心著呢,突然門被一下打開,把小動物們嚇夠嗆,“忽”的四下閃開,只見阿福閉著眼睛,伸著四肢,跟個瞎子似的,從裡面摸了出來。


阿田聽到動靜,側頭“聽著”他。


阿田:“誰?阿福哥?”


阿福:“嗯。”


阿田:“幹嘛呢?”


阿福閉著眼睛,四處“張望”著。


阿福:“找菩薩呢。”


阿田撲哧一下笑了出來。


阿田:“這哪有菩薩啊?”


阿福唰的一下睜開眼睛。


阿福:“我說吧,你都看不見!我怎麼可能看得見。”


說罷又氣呼呼的轉了回去,想找惠能理論,他一直往裡走,穿過後廚,穿過廳堂,突然,他停了下來,“心”裡似乎動了一下,他慢慢轉過頭。


這時,太陽在之前陰沉的雲霧後面露出臉,向大地灑來一束光芒。


這束光芒正好照到院中阿田的身上,善良的阿田捧著個兔子,感受到陽光的溫暖,周身沐浴在陽光中,彷彿一尊真身菩薩。


走到窗口的阿福看到這一幕驚呆了,他才知道,自己院子裡,真的住著一尊菩薩。


善良的阿田,沐浴在陽光中,撫摸著小動物,她慈祥善良的目光,和圓潤的面龐,在陽光的照耀下,異常美麗。


阿福看著,粗魯魯鈍如他,眼睛竟也有點溼潤。



其實不管是什麼宗教,但凡是善良的宗教,倡導的主旨無非是“播下愛和善的種子,將來才能收穫愛的福報”,這是樸素的人間真理。

所謂的“福田”,大致就是這個意思和原理,所以我在文中用最有代表性的兩個人物,一個象徵最平凡善良老百姓的形象,一個獵人,給他取名“阿福”,一個善良的女孩,卻是個盲女,眼睛雖然不見,心裡智慧和慈悲卻不減,彷彿一尊“真身菩薩”,給她取名“阿田”,如此男耕女織,在世外桃源組成的“福田”,反過來成為剛走出“校門”(寺門)的惠能,上了一堂動人的民間課。

任何學問,不管是宗教還是科學,最後都不能脫離了真實的生活和人,就像袁隆平和屠呦呦為什麼能贏得來百姓的尊重,就是他們的學問紮根於人,讓人吃飽,讓人離苦(病),此為大慈悲。

任何學問,包括宗教,比如佛理、教義什麼的,都不應該是冷冰冰的文字遊戲,而應該從生活和人中間來,一個完全沒有生活經驗和群眾基礎的理論,都是空中樓閣,下面是一段摘錄,顯示文中對福田的解釋和借義。


《悟》文章摘錄:

第十六章 福田


一大清早,惠能推開小屋的門。


屋子牆壁由泥土夯成,屋頂由樹枝、茅草搭建,周圍用樹枝砌成籬笆,角落還圈養著動物,前面一大群羊在吃草,白霧層層飄過,清晨的陽光從側面射來,給一切渡上些許金黃,雖然一切都那麼簡樸,但有種溫馨和踏實的感覺。


惠能慢慢走到離小屋不遠處的一處高崗,才發現,小屋建在一大片梯田的最高處,最高處有一塊大石頭。從大石上看下去,下面就是連綿不斷的梯田,而四周是曲線連綿的山巒,儼然一個世外桃源。


惠能感到心曠神怡,突然他看到下面不遠處,阿田正在插秧。


晨光下的阿田,陽光從她後面射過來,她雖然眼睛看不見,卻總是面帶微笑,豐潤的臉龐彷彿像聖女菩薩一樣親切、慈祥。


惠能很好奇,阿田看不見,怎麼來的這裡?怎麼插秧?他蹲下來,問阿田。


惠能:“阿田姑娘,你怎麼來的這裡?怎麼知道插到哪呢?”


阿田抬頭,將臉側向他說話的方向,一臉微笑,她眼睛雖然看不見,卻顯得異常明亮似的,彷彿用心靈在看著你。


阿田:“每天阿福把我送到這裡,從這到那頭,一百二十步,我來回耕就是了。”


惠能看著這下面的梯田,至少得有上百畝。


惠能:“這田這麼多,怎麼才耕得完呢?”


阿田:“每天耕一點,總會耕得完,現在播的種,將來總會結果的呀!”


她笑得如此無邪,在陽光中像尊菩薩。


惠能突然想到師父弘忍那句偈語“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這田好比那福田,不管多小的種子,現在不斷的種下去,將來一定會生出幸福的回報,這就是很樸素的世間因果道理啊!在這樣一個眼睛看不見的姑娘那裡,卻顯得那麼自然。


惠能:“我看那阿福也挺照顧你的,為什麼你們……?”


阿田笑著,用胳膊肘擦了把汗。


阿田:“我是眼睛看不見,他是心裡看不見。”


惠能心裡明白了,看著這兩個原本很善良的人,還有這塊寧靜的土地,想到暫時也不能出去弘法,他不禁生出了留下來的念頭。


惠能:“阿田姑娘,我留下來幫你種田好不好?”


阿田看著他聲音的方向,陽光燦爛的笑著。


阿田:“好啊!”


相關閱讀:

小說鏈接:見本頭條號連載,或登錄“豆。瓣。閱讀”下搜索“導演書屋、悟 六祖惠能傳”,或點擊下面擴展鏈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