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漆黑之中,兩個男人在上演著激情,恐怕這是這部影片最讓人震撼的場面吧!完完全沒有的描述他們是誰,只有兩個背影,可以說開篇就定位了這是一部基情電影!這大概是導演的用心吧!這個開頭比王家衛的《春光乍洩》來的更為大膽和驚歎。
《公路電影/慾望不羈路/春光乍現Road Movie》(2002),據說是韓國第一部彩虹公路電影。公路片作為一種類型片,表達人們對自由的嚮往,對未知的好奇,對不確定的期待。公路片的主角,應該是渴望擺脫束縛、不受世俗羈絆的人,而彩虹者們,不應該是社會的邊緣人,而是社會中正常的一份子,大家都應該好好的活著,而不要糾結於內心的“偏見”。或許這是導演以公路片的類型來安置這樣一個彩虹題材電影的用心所在。
《公路電影》描寫了男人之間的情感。在這裡不斷地提出“男人真的能夠愛男人?”的疑問,而回答是他們的情感跟任何其它愛情沒有區別。看起來很平凡,只不過是在達到一般常識的程度上收尾,但是影片以細膩的影像和一絲不苟的結構表明這種常識就是真實。
這部電影在2002年10月上映後引起了一陣轟動,是因為它的彩虹公路這個特殊的題材,後來本片在釜山電影節上拿到了兩個獎項,是韓國電影界對這部彩虹電影的認同。拋開題材不說,影片在黑白彩色之間晃動的鏡頭,加上動感十足的公路音樂,整部影片畫面和聲音有如MTV一樣精緻。兩個男主人公之間許多纏綿鏡頭,也拍得男女性愛般瘋狂自然,特別是在黑暗的鹹鹽倉庫裡兩人的“肉博”令人震撼。
其實,本片最初被定為劇情情感類影片,最精彩的,還是兩個男人與一個女人之間的情感,它並不是如我們一般想象的是複雜錯亂的,而是乾淨利落、簡單純粹,這是影片最令人驚心的地方,它似乎告訴觀眾一個道理——兩個男人之間的情感也可以是自然的、真誠的、乾淨的……
《公路電影》這部影片整個以灰色的調子展現在人們眼前,從一開始大植送走自己的前男友去火車站的時候就可以看出,大植其實也是一個在乎世俗眼光的男人,他沒有和自己的前男友一同走進城市進行正軌的生活,一方面是怕自己對生活的態度得不到外面世界人們的贊同;另一方面就是他不能適應城市的發展,他是一個願意去保護他愛的人的人,而不想讓自己成為拖累。
大植是一個很有男性氣概的男人,可他卻是個對男性有感覺的人,因不能見容於社會,而拋妻別子,也許是為了自我懲罰,過著流浪的生活。但是見到錫元后,大植決定重新融入社會,靠雙手吃飯。錫元因為做證券失敗破產而一心求死。錫元不吃飯,大植就喂他。錫元要自殺,脖子上繫了繩子從樓上跳下來,大植瘋了一樣,救了他。兩個都被社會拋棄了的人被命運連結在了一起。
一路流浪,一路做著苦力。有了大植的錫元,漸漸放棄了求死的念頭。可是這樣的生活,看不到希望,他活得不快樂。他去見了老婆,約在某機場相見,以為老婆會接他回家,重新開始生活。他高興地對大植說,如果兩個小時我不回來,就是跟老婆回去了。大植悶悶不樂。一個愛上大植而一路尾隨的妓女,比他更懂女人,告訴他,看著吧,他老婆一定是來跟他離婚的。果不其然。失魂落魄的錫元來到衛生間,卻無意中發現大植是個喜歡男人的人。錫元好像一下子明白了,他當然無法接受。
在患難之中一路同行,大植唯一希望的,就是能跟錫元在一起生活,他不會強迫錫元做他不喜歡的事情,雖然吃了迷幻藥的錫元,還要拿他是情感的事情譏諷他,他都默默忍了。可是,錫元不快樂。可以忍受一切,卻不能忍受這個人不快樂。他要把錫元的希望還給他,告訴他,你的同事電話打來過,他有個職位給你。錫元恨大植不告訴他。錫元興沖沖的離去。直到站在了大巴的門口,沉吟片刻,錫元沒有上車。
雖然不能接受彩虹,可是大植一路上的付出,給他的生的希望,讓錫元覺得大植對自己很重要,他想讓大植跟自己一起回去。可是,他走後,大植卻不想活了,他來到了礦山的水溝裡,服藥自殺,隨著開礦的炮聲,隆隆濃霧籠罩了他。
影片的結尾,大植死了,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錫元給了他想要的愛。大植對錫元說,從看到你的第一眼,我就愛上你了。
也許愛是不應該被公理框死,不能說一個喜歡同性的人就不比一個異性戀者懂得愛。起碼,在這部電影裡,妻子落井下石,大植卻不離不棄。現實的婚姻幾多衡量,同性的愛竟是這般純粹。可能因為愛是不可思議的,所以對於大植的愛也覺得不可思議。怎麼能見一面就要一輩子愛一個人。即使那個人自我放逐,也要千辛萬苦把他帶回到這個世界上來。即使不能心心相印,一再被挖苦打擊,也要在一起生活。
透過這一部彩虹電影,卻讓我們看到了愛的偉大之處。甜蜜固然是愛的一種原色,在困境中生長的愛,更加讓人體會到愛的真諦;不光是同享受,也要共患難;不僅僅因為這個人是美的而愛,也要接受他的醜陋。可我們嚮往愛,卻常常是為了美的。把愛放在這樣一個框架裡來審視,愛的分量也就愈加沉重。
大植的死讓影片有了end,也讓人開始靜想,什麼是愛情,或許當褪盡了繁華,剩下的只是相濡以沫,沒有外界的眼光,沒有要擔心的麵包時,那才是真正神聖的愛情,不分性別。
【關於公路電影】
公路電影最初出現在美國,按照美國的電影類型細分法中,有種road movie,即公路電影,雖不能說出它的確切含義,但大體也明白那是怎樣的內容,主要是以路途反映人生。
公路電影(road movie)身為類型片(genre)的一種,與西部片(frontier movie) 頗有相似之處:兩者都是美國文化特有的產物,兩者描繪的也都是對美國邊疆的探索。不同之處在於,西部片的時代背景是19世紀到20世紀初,片中的英雄們騎馬越過遼闊的草原沙漠,公路電影的時代背景則設定在20世紀,車輛成為冒險探索的工具;西部片影片強調人與自然搏鬥而勝利的過程,以及沿途所出現的種種困難險如紅番、狼群、暴風、冰雪等,多半是主人翁需要奮鬥克服的,自然或野蠻的目標。
公路電影則受到現代主義的影響,主人翁在沿途所遇到的事件與景觀,多半是在為本身的孤獨疏離作註腳;西部電影裡的旅程,是為了主角要完成某一特殊目的而存在,公路電影裡的旅程,則多半是主角為了尋找自我所作的逃離,旅程本身即是目的,而通常發生的結果是這條路把他們帶到空無一物之處(nowhere),他們的自我也在尋找的過程中逐漸消失了。簡而言之,西部片突出個人的冒險刺激,而公路片則反應人的內心情感。
閱讀更多 石坊青斜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