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鞋匠鬥智大和尚

舊時,河間府北面兒有座廟,裡頭住著倆和尚,一個老的,個小的。老和尚一心參禪,六根清靜,不問世事 ;小和尚謹遵師法,用心修佛,與世無爭,都是很虔誠的出家人。

修鞋匠鬥智大和尚

不料有一年,老和尚病了,臨嚥氣囑咐小和尚:“我死以後,廟中更冷清了,你人小道微,短不了遇著麻煩事。我看,門前擺攤的修鞋匠是個熱心腸,賣水的孫二也不錯,往後有事多求求他們吧。”說完閉上眼睛,魂歸極樂淨土去了。

打那以後,小和尚牢記師父的話,樣樣分外精心,白天值理佛事,夜晚唸誦藏經,天亮清掃廟宇,天黑早閉山門。遇著颳風下雨,便把修鞋匠和孫二請到廟裡,敬茶敬飯,留宿過夜。一天,有個掛單的和尚雲遊來到這裡,聽說廟裡只有一個小和尚,就動了佔廟心。他大步走進廟門,高聲唸佛號:“阿彌陀佛”小和尚正在唸經,聽聲音嚇一跳,放下木魚錘兒,慌慌張張迎出來,誰知不見倒好,一見嚇得渾身發顫,只見那和尚身高八尺,肩寬體壯,臉賽鍋底黑,眼裡冒兇光長著一付惡相。小和尚壯壯膽子,弓身施禮。

修鞋匠鬥智大和尚

“阿彌陀佛,大師雲遊四海,遍跡天涯,今天光臨小剎,恕小僧失迎法駕,恕罪恕罪。”那和尚理也沒理,眼睛死盯著小和尚,裝聾作啞。小和尚毛了,一時不知所措,連連讓道:“請大師禪房用茶。”

“哼!花無味兒,飯無香;一不求袈裟,二不求銀兩,貧僧久遊四海累了,要在這裡修行,求個花開枝頭,葉落歸根”。

小和尚聽了這句話,更著慌了,舌頭都不利索了,“這......這此方廟小,留……留不住菩薩。”

那和尚見小和尚害怕的樣子,心說有門兒,於是收回兇相,溫和地說:“罪過呀罪過,自古廟宇供有德有法的高僧享居,你出家不久,年幼無知,豈能侍奉佛祖?還是做個徒弟吧!”

修鞋匠鬥智大和尚

小和尚一聽非常生氣,也不害怕了,心說:“我給你做徒弟,想得怪美,死也不把廟讓給你。”心裡這麼想,臉卻堆著笑,編句瞎話說:“大師來遲了一步,昨兒個我師叔從五臺山來,聽說師傅圓寂,要在這裡修行。”那和尚冷冷一笑,識破小和尚瞎話說:“小小年紀竟敢謊話騙人,既然這樣快把你師叔請出來貧僧要領教五臺高僧的法術”。

“好!你等著。”小和尚虛張聲勢地回到佛殿,急得繞著蓮臺直轉。猛然,他想起師傅臨終時的囑咐,急忙溜出後門,去求修鞋匠的和孫二幫忙嚇跑那和尚修,鞋匠聽小和尚說完撓著頭皮發怵,孫二見修鞋匠撓禿頭,來了主意讓他扮成和尚,鎮住那妖僧。修鞋匠推辭說:“這可不行,我只會修鞋納幫兒,不懂法術。”

修鞋匠鬥智大和尚

不過經孫二反覆說,修鞋匠硬著頭皮走進後門,穿上老和尚留下的袈裟,喝!真像一位有道行的出家人,一切妥當以後,孫二繞到前門,裝成拜佛燒香,一邊磕頭,一邊偷看那和尚的動靜,那和尚傻等半天,見遲遲不出來,要往裡闖,這工夫,裡頭傳來一聲佛號:“阿彌陀佛!”那和尚聽見聲音一愣,抬頭一看,見有個老和尚雄糾糾、氣昂昂走出佛殿,小和尚緊隨在後,衝他直瞪眼。那和尚心說壞了,今兒個非遇麻煩。果然從五臺山來的高僧到了。又一尋思,這也沒什麼,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天塌還有地接著呢。不過,要論講經說法,恐怕不是人家對手,乾脆打個啞謎,也許能唬住他。想到這兒,他伸出右手一指,修鞋匠伸出兩指,那和尚豎起三指,修鞋匠亮一巴掌,那和尚拍拍胸口,修鞋匠拍拍後腦勺,哎呀,可了不得嘍!一下子把那和尚臉嚇白了,他“撲通”跪在地上,磕個響頭,爬起來撒丫子往外跑,孫二追出問:“大師,你跑什麼?”那和尚戰戰兢兢的說:“厲害呀!厲害呀!貧僧豎起一指說,一尊大佛,他伸出二指說,二位菩薩,貧僧豎起三指說,三皇治世,他亮出五指說,五帝為君;貧僧拍拍胸口說,心有佛祖,他拍拍脖子說,後有韋陀。”說完抱頭鼠竄。

修鞋匠鬥智大和尚


小和尚也挺納悶兒,問修鞋匠:“施主,你們比劃什麼呀?”修鞋匠說:“他豎起一指說,一雙僧鞋,我伸出二指說,那是兩隻,他豎起三指說,三天修好,我伸出巴掌說,五天才得;他急了,拍拍胸口說,你把它放在心上,我拍拍後腦勺說,早把它忘在腦後了。也許就是這回事吧!”等孫二回到佛殿,和修鞋匠一對詞兒,三人捧腹大笑,特別是小和尚,嘴笑得快咧到耳瓢上去了。

期待各位看官留下精彩的評論,也希望能成為你們的朋友,碼字不易,關注、收藏、轉發、點贊是最大的鼓勵,精彩的故事與您不見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