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是龟兹屯田历史的延续和发展

西汉时期,驻守在西域的汉军拉开屯田序幕。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从西汉细君公主远嫁乌孙于伊犁河谷屯田、西域第一都护郑吉、屯田官员赖丹、东汉西域都护班超,一路经历了各历史朝代,直到清代的林则徐、左宗棠等,再到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疆兵团相袭至今。

新疆兵团的屯垦戍边,是传承和延续了西域屯田历史的发展,可以说规模之宏大,地域之广阔,超越了历史上的历朝历代,在世界上堪称“举世闻名”,又被世人称为“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是龟兹屯田历史的延续和发展

三五九旅进疆,开辟“军垦第一犁”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司令员王震、政委徐立清的率领下进军新疆。主要的任务是安抚各族群众,完善各地政府管理机构,清剿残余的国民党和土匪等反动力量。

当时,解放军兵分数路进驻新疆各地,有的部队翻越祁连山、穿越戈壁大漠,还有的部队冒雪翻过昆仑山、趟过冰河水,很多革命先烈都倒在了艰难的行军路上,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新疆的今天,永远值得我们牢记历史。

作为司令员的王震将军,众观新疆全局,百废待兴,他深思熟虑、高瞻远瞩,首先从新疆的经济发展出发,内心并深知新疆屯垦戍边的历史,于是就号召部队开荒屯田的热潮。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是龟兹屯田历史的延续和发展

最关键的是,屯垦戍边要有充足的水源地,王震将军就把目光盯在了塔里木河岸边的南疆阿克苏的阿拉尔地域,因为他知道汉唐时期,这里就是古代重要的屯田区域,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盐碱滩少,最适合开荒种田。

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中期至六十年代,山东、河南、上海等地,还有最有名的“八千湘女上天山”等等知青,开始在党的号召下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阿拉尔,属于古代龟兹地域,有着屯垦戍边的悠久历史。

王震领导下的“三五九旅”部队,发扬南泥湾精神,轰轰烈烈地在塔里木河两岸的阿拉尔一带掀起了开辟“军垦第一犁”的壮举,从此掀开了新疆屯垦戍边的序幕,随后便如星火燎原般洒向了全疆各地,真正把屯垦戍边推向了历史高潮。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是龟兹屯田历史的延续和发展

西域龟兹屯田,传递了屯垦戍边的火炬

回顾历史,追溯屯垦戍边的足迹,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立根之本。

两汉在西域的屯垦,开始于西汉武帝,发展在昭帝和宣帝之际,直到东汉恒帝,屯垦为军屯性质就地养兵,一来解决军饷,减少从内地远道运粮的艰辛和费用,二来也可亦农亦兵,平时种田积谷,战时杀敌戍边,西汉统一西域后,轮台屯田向西扩大和发展。

1930年,黄文弼先生于《塔里木盆地考古记》中说,在沙雅县英业古城东北发现长达200华里的古渠,曾在渠旁和遗址中,发掘出汉代五铢钱及陶片。1949年考古人员仍在沙雅县发现了长200多米,宽达8米,深达3米的汉人渠。

建始年间(公元前32至公元前28年),廉褒任西域都护时,派戊己校尉到姑墨(今阿克苏一带)屯田。永元三年(公元91年),班超任西域都护又重开龟兹屯田。唐朝政府在平定西域叛乱的同时,先后开始在高昌、焉耆和龟兹等地大兴屯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是龟兹屯田历史的延续和发展

史书记载:“岁调山东(今陕西华山以东)丁男为戍卒,缯帛为军资,有屯田以资糗粮,牧使以娩养马,大军万人,小军千人,烽戍逻卒,万里相继。”

唐朝在西域共有56屯,屯田区域分布在龟兹安西都护府所在地就有20屯,当时是50顷为一屯,一顷为100亩,龟兹境内的屯田达10万亩之多。龟兹境内的20屯,除尉头州3屯,乌垒州3屯外,还有10余屯主要在龟兹绿洲,即今天的库车市、沙雅县、新和县绿洲。

迄今在库、沙、新绿洲所见唐代屯垦星罗棋布,如托普古城、通古斯巴西古城、布特巴什古城、羊达克沁克古城、月勒克沁古城、克孜尔古城、克塔依古城、桑塔木粮仓等,各种储粮遗迹,如粮仓、大陶罐,圆形储粮坑,比比皆是,成为唐朝在西域最大的军垦基地。

比如,沙雅县发掘出“薛行军”字样的大陶缸,阿克苏市在柯柯亚植树造林时挖出了大陶缸,新和县发现了汉唐屯田遗址等,这些都见证了古代屯田的历史。

由此可见,汉唐时期的屯田,为保卫西域、巩固统治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唐朝西域军民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是龟兹屯田历史的延续和发展

今天的新疆兵团发展,到处是一片片崛起的绿洲

如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辖14个师,其中10个师与自治区直辖县级市实行“政企合一”管理体制。兵团的团级单位除了团场外,还有农场、牧场等,一般统称为“农牧团场”,行政级别为县处级,团场编以数字番号。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新疆兵团先后成立了石河子市、阿拉尔市、图木舒克市、五家渠市、北屯市、铁门关市、双河市、可克达拉市、昆玉市、胡杨河市,实行“师市合一”管理体制。

特别是南疆的新疆兵团第一师的阿拉尔市、第二师的铁门关市、第三师的图木舒克市、第十四师的昆玉市,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也是兵团中屯垦戍边开垦荒地、绿化沙漠面积最多的地方。

目前,新疆兵团的土地面积达到7.06万平方千米,占新疆总面积的4.24%,约占全国农垦总面积的五分之一,是全国农垦最大的垦区之一。

不难想象,拿现在的新疆兵团和汉唐至清代相比,屯田面积达到空前绝后,可谓翻开了“不畏艰难,人定胜天”的历史新篇章。新疆兵团的历史也将会载入中国的史册,代代相传,精神永驻。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是龟兹屯田历史的延续和发展


随着新时代发展,今天的新疆兵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经济建设发展势头迅猛,城镇建设稳步推进,发挥屯垦戍边的作用尤为突出,并为新疆的和谐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现在的新疆兵团,无论是北疆,还是南疆,一片片荒漠、戈壁、盐碱滩,转眼变成了大片大片的绿洲,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新兴城市,高楼林立,马路宽阔,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彷佛就是海市蜃楼,让人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新疆兵团的每一处农牧团场,坐落于片片绿洲之间,城镇建设五彩缤纷,景观带、景观河,随处可见,呈现出一幅“小桥流水,江南水乡”般的画面。周围是大片的田地、果园、经济林,置身其间,犹如漫步在一处大花园大果园里,可以说给人以“美在其中,妙不可言”的唯美感受。

这就是新疆兵团,一个传承和延续屯田历史的时代见证;这就是新疆兵团,一段用生命和精神铸就屯垦戍边的钢铁长城;这就是新疆兵团,一股汇聚了新时代巨大浪潮的无畏力量……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是龟兹屯田历史的延续和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