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入“三五萬”到“三五十萬”只是一“牆”之隔

眼下正是農忙時節,在黑龍江省鶴崗市東山區蔬園鄉更新村,家家戶戶都忙著備春耕,可村民孟慶波卻忙著接待一波又一波的客人。有的是來學習種植經驗,有的是專門來考察他家的溫室大棚。

年收入“三五萬”到“三五十萬”只是一“牆”之隔

孟慶波說:“來年再建30棟到50棟吧,爭取把綠色的蔬菜推廣到哈爾濱甚至更遠的北京,這也是我小小的願望。通過我的小小模式,帶動所有老百姓走進致富的道路,冬天的時候利用冬閒的時間種出價錢更高翻倍的菜出來。”

年收入“三五萬”到“三五十萬”只是一“牆”之隔

讓孟慶波信心滿滿的溫室大棚是2019年初冬和村委會合作建設的兩棟530平方米的“聚光集熱免燒溫室”。即便是在寒冷的三九天兒一塊煤不燒,大棚裡也照樣30多度,它的秘密在這面牆上。

年收入“三五萬”到“三五十萬”只是一“牆”之隔

年收入“三五萬”到“三五十萬”只是一“牆”之隔

據介紹,這個溫室採用的原理就是這種凹形的牆面,猛烈的吸收陽光,將熱量釋放出來後被土地吸收,用土地夜間儲藏的溫度來平衡溫室的溫度。更新村是鶴崗市蔬菜種植專業村, “聚光集熱免燒溫室”是更新村聘請哈爾濱工業大學高材生利用新材料研發的,這一項目的應用不僅實現了蔬菜四季生產,降低了村民生產降低成本、豐富了農戶的錢袋子,還改寫了鶴崗冬季溫室蔬菜生產“必燒煤”歷史。

年收入“三五萬”到“三五十萬”只是一“牆”之隔

村民們說:“要是冬天都燒煤的話,一年就得花一萬塊錢,有時候蔬菜價賣不好的話基本都是盈利不了,都讓成本給消耗了掙不著錢。現在是一點燃料不投種蔬菜,得到的效益全是掙的,純收入。”在更新村發展棚室經濟的路上,孟慶波總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說,這都是因為自己跟對了人。原來,孟慶波多年前一直從事汽車美容行業,2012年之後看到前景一般,就在村支書的勸說下開始搞蔬菜大棚。搞蔬菜大棚,不用背井離鄉出門打工,只要肯學肯幹,肯定比外出務工賺的多。從那以後,孟慶波就跟著村上搞起了棚室經濟。他先後多次到外地學習“取經”,埋頭種菜,終於有了收穫。現在,他的溫室大棚裡種有各種各樣的小菜,有奶白菜,水蘿蔔,還有豌豆莢等32個品種。這些都是從外地引進的有機質營養土種植的盆栽蔬菜。

年收入“三五萬”到“三五十萬”只是一“牆”之隔

年收入“三五萬”到“三五十萬”只是一“牆”之隔

如今,投資少、效益好、見效快的棚室種植讓很多和孟慶波一樣的村民走上了致富路,一年四季有活兒幹,日子也過得也充實。孟慶波說:“我現在夏天就開始跑自己的工程,建設自己的溫室,冬天的時候就種綠色的蔬菜,這一年下來我自己沒有空閒的時間了,過得非常的踏實也充實,而且收入也非常可觀,從每年的三萬五萬,到現在,豪不誇張的說,三五十萬也挺輕鬆的。

年收入“三五萬”到“三五十萬”只是一“牆”之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