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四大導演當年有多“色”?看這張導圖就知道了

前兩天我在Sir電影的頭條裡看到了這樣一個題目——


香港四大導演當年有多“色”?看這張導圖就知道了


港真,要不是這篇文章,我都沒意識到原來香港女星在銀幕上已經消失好久了。

微博上曾經發起過一個話題,叫“90年代的港星”。引發了無數人的追憶——


香港四大導演當年有多“色”?看這張導圖就知道了

隨便截個動圖都美如畫

香港四大導演當年有多“色”?看這張導圖就知道了


Sir電影說,現在年輕的香港女星基本叫不出名字。

確實,一說到香港女星,我們耳熟能詳的還是年少時的那些名字:張曼玉、林青霞、鐘楚紅、李嘉欣、關之琳……

很巧,也是在昨天,我無意中在QQ音樂上搜到了一檔音頻節目,也是毒Sir做的點評節目《電影的鹹,電影的鹽》。

咸和鹽是啥意思?

(此處省去100字解釋,非廣東地區的小夥伴可以去百度“鹹溼”一詞)

用非常文藝清新的話來說,就是看看導演們在電影裡如何通過女演員的顏值來展示女性角色的美麗和魅力的。

用有點小重口的話來說,就是看看導演們如何不動聲色展示自己的情色觀的。

而且恰好,這幾位導演正好是香港影片黃金時期的四大重量級人物:杜琪峰、吳宇森、徐克、王家衛。

而他們所調用的那些女演員,就正是那些讓我們一直心心念唸的白月光。

下面就請你坐穩扶好,我們馬上要進入時空隧道,回到上個世紀90年代,去品味香港女星最美的時光。

心急的,可以先戳導圖瞭解概況。


香港四大導演當年有多“色”?看這張導圖就知道了


杜琪峰:“色”出自由


香港四大導演當年有多“色”?看這張導圖就知道了


老實講,杜琪峰的電影裡我都不記得有女演員。

不記得不是因為沒有,而是在杜Sir的電影裡女性都沒有太明顯的女性味道。


香港四大導演當年有多“色”?看這張導圖就知道了


從左至右:《PTU》黃卓玲/邵美琪 、《柔道龍虎榜》應採兒

毒Sir也承認這一點。


香港四大導演當年有多“色”?看這張導圖就知道了


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女性角色在杜琪峰的影片裡反而更有了平等於男性的一切權利與智慧。

女人不再是花瓶和男人的附屬品,而是可以在關鍵時刻將男人一軍的狠角色。

在杜琪峰的鏡頭裡,女人的性別既不是優勢也不是劣勢,ta就是一個客觀存在。所有的結果必須經由主觀的努力才能獲得。

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男女精神平等。

所以毒Sir給杜琪峰的電影情色觀解讀為——

“色”出自由

在宿命之下,規則卻對性別平等,讓她們有了競爭的自由。

個人非常贊同。

吳宇森:“色”出膽量


香港四大導演當年有多“色”?看這張導圖就知道了


說到吳宇森的電影,相信很多小夥伴的心情已經開始盪漾了。

今天我把導圖發到週記導圖18期後臺群裡時,有小夥伴已經直接表白了。


香港四大導演當年有多“色”?看這張導圖就知道了


所以,話不多說,直接上圖吧。


香港四大導演當年有多“色”?看這張導圖就知道了


從上至下:《縱橫四海》鐘楚紅、《英雄本色》朱寶意、《喋血街頭》袁潔瑩

不過和杜琪峰電影裡色出自由的男女平等不同,吳宇森的影片裡,女性始終在於江湖規則對抗:

為什麼要殺人?為什麼不能和好如初?為什麼不能好好過日子?

(以上內容不包括你們愛的紅姑)

說實話,以前我看到這樣的女性角色,心裡真是一頓神煩:人家男人要出去闖世界呢,你不協助他也就算了,還做什麼拖油瓶?

不過長大以後我才知道,我這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對於女人來說,家庭的幸福安寧永遠是最重要的。

再說一句好象很政治正確但確實也很正確的話:在女人心裡,愛與和平永遠是最重要的。

其實不僅對女人,對男人也是一樣:幸福安寧的家庭永遠是精神上最溫暖的港灣。

所以在吳宇森的電影裡,女人最純樸的心願往往會成為劇情發展的阻力,但它同時也是男人成長的動力。

確實啊,沒有阻力,何來成長?

所以在吳宇森的電影裡,女性都色出了膽量

借用毒Sir的話來說,就是——

每當男人最落魄時是她們給出了鼓勵,每當男人最迷茫時是她們畫出了底線。

是她們給予了男人前行的勇氣和力量。

徐克:“色”出個性


香港四大導演當年有多“色”?看這張導圖就知道了


大型舔屏現場即將來臨。

作為承載了一代人青春記憶的徐老爺,在他的影片裡,基本上就是一個香港最靚的美人集聚地。


香港四大導演當年有多“色”?看這張導圖就知道了


沒過癮的,再送上兩張動圖


香港四大導演當年有多“色”?看這張導圖就知道了

香港四大導演當年有多“色”?看這張導圖就知道了

一圖值千言。

說徐老爺的影片是“色”出了個性,相信沒有人會反對吧?

不過徐克最厲害的,還不併是他能發現女演員的美,關鍵是他能發掘女演員的美。

再上一張讓你們舔屏的圖。

香港四大導演當年有多“色”?看這張導圖就知道了

《東方不敗》林青霞


在徐克之前,沒有人想到會讓一個女人來扮演東方不敗,更沒有人想到會讓林青霞這個因為拍攝瓊瑤戲而世人皆知的絕世大美人來扮演東方不敗。

林青霞與生俱來的英氣與美麗,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可攻可受”。

但在20多年前,這個舉措可謂石破天驚。

以至於金庸老爺子都和徐克翻了臉。

不過翻臉歸翻臉,流淌的時光證明——

徐克對女演員塑造的眼光是獨到的,品味是非凡的,選擇是正確的。

而當年已經36歲的林青霞也藉由東方不敗這一角色得以在港臺演藝圈東山再起,影響力延續至今。

毒Sir說——

徐克是在用一顆純真的童心來品味這些女演員的美麗,所以她們才能“色”出那麼讓人記憶鮮活的個性。

這些個性不僅存在於經典華語電影的膠片裡,更存在於一代人永不磨滅的記憶裡。

王家衛:“色”出心性


香港四大導演當年有多“色”?看這張導圖就知道了


小夥伴對我說,她有點看不懂王家衛的電影。

確實,墨鏡王的心機比較深重,僅憑眼睛是看不到的,用心才能體會到。

所以在王家衛的電影裡,“色”的體現在心裡。

毒Sir說:“在王家衛的電影裡,女人都穿著衣服,但都拍得特別性感。”

這種感覺真是,可意會不可言傳,我直接上圖吧


香港四大導演當年有多“色”?看這張導圖就知道了

香港四大導演當年有多“色”?看這張導圖就知道了

香港四大導演當年有多“色”?看這張導圖就知道了

從上至下:《重慶森林》王菲/周嘉玲、《墮落天使》李嘉欣

這些畫面如此不可描述,以至於還要借用老司機毒Sir專業的語言來呈現一下——


香港四大導演當年有多“色”?看這張導圖就知道了

“王家衛拍她們,拍風流。

進入了她們的心臟、肌肉、指尖,鑽進了她們的身體,住進了她們的眼睛。

她的眼中有他,她的心中有他。

但她們明白這些愉悅和孤獨,只能是自己的。

她們知道風流本身就是個夢。”

都說“女人心海底針”。在王家衛的鏡頭語言裡,展示女人心理的過程,就好比從大海里小心翼翼地打撈出一顆針的過程。

這樣的女人,是來自心底的女人,也是最真實的女人。

有人說王家衛比女人更懂女人。

這句話應該沒有人會有異議吧。


香港四大導演當年有多“色”?看這張導圖就知道了


今天的文章和週記導圖平時的風格非常不一樣,以至於在發佈前,我還詢問了一下小夥伴們的意見。

結果小夥伴們直接答覆我說:這樣的發佈會引發一批共鳴。


香港四大導演當年有多“色”?看這張導圖就知道了


作為曾經經歷過港片輝煌的人,我也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引發你的共鳴。

這個共鳴,不僅在於以上的所有美麗的畫面,也不僅在於那些我們年少熟悉的港片,還在於我們共同成長的印記。

雖然我們今天唏噓:香港電影再沒有90年代那樣的輝煌,香港女演員再沒有90年代那樣的燦爛。

但是我們必須要承認:這就是生活。

生活總是不能盡如人意,總有高高低低,起起落落。

而在潮漲潮落之間,也許你不經意間就觸碰到了人生最本質的風景。

而這樣的經歷,會讓你更加珍惜一路看到的風景。

香港四大導演當年有多“色”?看這張導圖就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