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下,有非凡解讀能力的預言家(2)

· ——凱西的歷史使命不容玷汙


催眠下,有非凡解讀能力的預言家(2)

凱西和他的妻子捷特魯德


與那些削尖腦袋想當名人的利慾薰心的人不同,在催眠下有非凡解讀能力的凱西希望自己成為一個攝影師,過一個普通人的普普通通的生活。正因為他是淡泊名利的人,才有資格被神選中,被神選中之後,也就註定他不可能平淡一生。


埃德加·凱西(Edgar Cayce,又譯卡西、賽西)的解讀越來越多,他的名氣隨之越來越大。對於他想停止為他人解讀去當個攝影師的打算,讓眾人大吃一驚。無論是雷恩醫生,還是凱西的父親,還有被「解讀」幫助過的人們都希望凱西繼續下去。雷恩理解的很透徹,他說:如果你有這樣的能力,就有這樣的道德義務作一些好事。


這時候,篤信神的凱西只好求助於《聖經》,他祈禱,並與家人商議。最終他決定妥協,但他有兩個條件,一個是他的能力不能用來傷害別人,再一個就是,凱西首先是一名攝影師,把「生命解讀」當成「業餘愛好」。


◎ 凱西對現代醫學的迷信


1903年,凱西與相愛六年的捷特魯德·伊文斯結了婚,他的攝影房也運營得不錯。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一切似乎都很如意。


一名叫凱查姆的醫生從雷恩的病人那裡聽說了凱西,於是便請凱西為自己作解讀。凱查姆診斷自己患了闌尾炎,他讓凱西來試試。結果凱西在催眠狀態中給出了截然不同的診斷和很簡單的治療方法。凱查姆認為凱西這回一定是錯了,但是當凱查姆到另外一位醫生那裡作確診時竟然證實了凱西是對的。從此,凱查姆開始讓凱西幫助他診斷一些疑難病例。


對凱西的能力,《紐約時報》曾經在1910年10月9日作過專題報導,事後,很多人開始前來問診。


一次,一名建築工人因事故造成腿骨和膝蓋骨折。醫生們都認為他不可能再行走了,這名工人找到了凱查姆。凱西給出了一個在當時(1905年)看來是不可思議的方案,他叫凱查姆往患者的膝蓋上打釘子來固定。幾個月後,這名工人完全康復了。


儘管別人把他看的如何如何了不起,但由於他清醒的時候,並不知道自己在催眠中都說過什麼,所以他對於自己的這種解讀能力不以為然。


1911年,凱西的第二個兒子出生了。但是生下來不久孩子就病了,醫生們都束手無策。而凱西堅持不肯通過解讀找到治療兒子的方案,說非要等到醫生們完全放棄希望的時候才同意試試自己的解讀。當他肯解讀的時候,解讀出來的結果是,拖的太久了,沒有辦法挽救了。看起來是凱西固執造成的,實際上是他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歷史使命。


這次考試,毫無疑問是不及格。緊接著就是補考,考題更難了。出的什麼試題呢?凱西的妻子捷特魯德得了肺結核,而且情況越來越糟。在當時,得了「肺結核」等於是判了死刑,接下去的幾十年都是如此。


醫生背地裡告訴凱西,他的愛妻捷特魯德得了肺結核,可能不行了。這時,凱西為自己的妻子作了解讀。


催眠中的凱西給出了一個綜合處方,同時要求把藥放進半焦的橡木桶,並攙上點蘋果釀。醫生看到他開出的處方,驚訝到半天合不攏嘴:這哪裡是處方,純粹是胡搞嘛。但是,神奇的事情發生了,服藥僅兩天,捷特魯德就退燒了。幾個月後,肺結核晚期的捷特魯德完全康復。


◎ 不聽從神的安排就是多摔跟頭


凱西的攝影房運營得不錯,愛妻的病也好了,似乎一切又恢復了正常。但是不聽從神的旨意和安排一定會惹來大麻煩,而且會麻煩接連不斷,直至被收拾的老實了為止。凱西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一天,一場莫名其妙的火災燒燬了很多凱西租借的相片集,這使他欠了很多債,如果他醒悟過來,立刻關店,損失還小點兒,但他在焦頭爛額的情況下,還想努力經營,挽回損失。於是,半年後又用一場大火將攝影房燒個精精光。按照佛家講,凱西的悟性太差了。


於是,凱西來到塞爾瑪還是重操攝影就業,並開辦了一所週末學校。堅持在業餘時間才作解讀,妻子捷特魯德負責在凱西催眠狀態下向丈夫提問。後來凱西僱了一個秘書格雷蒂斯,將他解讀的所有話記錄下來。


隨著要求解讀的人數的增加,凱西實在忙不過來,他不得不放棄了經營攝影房的喜好,並開始籌建自己的醫院。他接受別人的資助,但從不拒絕為貧窮而不能出錢的人作「醫療解讀」。


◎ 凱西的使命不容玷汙


當凱西開始考慮建一家專門醫院時,他需要啟動資金。在尋求合作伙伴的過程中,一位德克薩斯的石油商開始對凱西感興趣。合作計劃看上去不錯,凱西幫石油商找油礦,石油商贊助凱西辦醫院。


但是這一次,從未失手的凱西居然在找油礦的解讀中一次次的失敗了。石油商要的是錢,他們並不真正對建立醫院有興趣。合作就這樣不歡而散了。


凱西明白了,神給他的能力不能用來交換商業利益。神給他的解讀能力是為了讓患者與其家人明白,今生的病痛和無法治癒是因為過去世造下的業力所致,是必須償還的,這世還不了,下世接著還,下世還不完,再下世再接著還。這不是人安排的,是神安排的,是神為了阻滯人的墮落而安排的。


神用凱西的超常能力提醒當時的社會,人必須守住本份,舉止行為、所思所想都得符合天理,只有這樣才能擁有平安和喜樂。(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