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之王》:媒體才是社會的疫苗,國內首例自媒體推動公共決策

導語

一篇自媒體文章的力量有多大,不僅要看其傳播的廣度,還要看其影響的深度。

媒體和社會公眾對於假疫苗問題的關注由來已久,最近一次、也可能是近年來參與規模最大的一次討論,則肇始於自媒體“獸樓處”於2018年7月22日發佈的一篇影響深遠的文章《疫苗之王》。

獸爺的這篇《疫苗之王》不僅徹底掀開了全國疫苗安全大拷問的蓋子,扯開了疫苗行業的遮羞布,揭露了部分藥企奸商偷工減料、弄虛作假、逃避監管,疫苗抗原含量低等問題,還反映出疫苗生產流通使用等方面存在的制度缺陷,並推動整個國家進入到對於疫苗問題的建設性討論之中,引發全民關注與深度焦慮。

《疫苗之王》:媒體才是社會的疫苗,國內首例自媒體推動公共決策

終於,4個月之後,這個“交代”以制度建設的方式明明白白的出現了。必須承認,本次疫苗法徵求民意,與決策機構為保障公眾健康、促進公共衛生、維護國家安全的原則密不可分。當然,《疫苗之王》所起到的“拋磚引玉”的作用也不可忽視。

《疫苗之王》:媒體才是社會的疫苗,國內首例自媒體推動公共決策

11月11日晚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公佈《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管理法(徵求意見稿)》及其說明,針對社會重點關切的疫苗問題做出法律法規和監管長效機制上的完善。

綜合相關報道,《徵求意見稿》重點落在加強疫苗上市監管,以及實施更加嚴格的生產管理。在嚴懲違法行為方面,對於情節特別嚴重者,比如提交虛假申報資料,除了追究刑事責任,還擬被終身禁業。此外,受種者可要求懲罰性賠償。

《疫苗之王》:媒體才是社會的疫苗,國內首例自媒體推動公共決策

結語

電影《東邪西毒》裡的一句話:“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記。群體記憶,只有七天,在目前的中國,人生本來就是韭菜,縱然我們都是茁壯成長的韭菜。但我們也是經歷過無數磨難的韭菜,!希望我們不要忘記曾經讓我們磨難的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