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做了三個新冠病毒重磅實驗,信息量很大...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成為了全世界共同關注的焦點。


全球科學家都在積極展開研究,試圖儘快找到遏制新冠病毒的良方。香港大學作為最早開始研究新冠肺炎的高校之一,一直走在世界研究前沿。


近日,香港大學又完成了3個重磅實驗,進一步揭開了新冠病毒的神秘面紗


香港大學做了三個新冠病毒重磅實驗,信息量很大...


01

全球首個“體外肺感染模型”揭露病毒可怕真相


港大微生物學系以及瑪麗醫院的研究團隊近日公佈有關全世界首項研究,利用人體外的肺部氣管模型比較病毒感染人體的情況,發現新冠病毒可製造出來的病毒量是SARS病毒量的3倍


實驗過程相當複雜,首先需要找到患肺腫瘤的患者,然後利用手術切除的肺組織進行病毒感染實驗。


實驗結果揭露感染病毒後的可怕真相:病毒感染人體首48小時,病毒一直在繁殖,但沒有發炎反應


香港大學做了三個新冠病毒重磅實驗,信息量很大...

(圖片來自:hket)


港大教授將新冠病毒被比喻為一位手段高明的“忍者”,並表示當前僅僅用當年對抗SARS病毒的隔離患者的方法來對抗新冠病毒,是不可能的。


這個實驗一定程度上解釋了以下問題:


1、為何會出現無症狀感染的情況?

因為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後,尤其是感染初期,病毒並不會引起人體免疫反應,更不會產生炎症細胞因子出現發病症狀,導致患者根本無法意識到自己已經被感染。


2、為何無症狀患者也具備傳染性?

因為雖然患者沒有症狀,但是病毒仍在在體內大量複製,導致無症狀患者的呼吸飛沫和糞便內均會攜帶病毒顆粒,具有傳染性。


3、為何新冠肺炎會引發大規模社區爆發?

感染SARS病毒的患者症狀明顯如,可及時發現,從而切斷傳播路徑、降低社區傳播風險。相反,新冠肺炎的無症狀感染患者生活中正常出入,傳播路徑依舊,加上病毒量繁殖速度之快,造成最後病毒在社區肆虐的狀況。


02

全球首個新冠肺炎倉鼠感染模型


今年三月,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及研究團隊建立了全球首個用以研究病毒的金黃敘利亞小倉鼠實驗模型。


金黃敘利亞小倉鼠的亞子就是我們熟知的卡通倉鼠“哈姆太郎”:


香港大學做了三個新冠病毒重磅實驗,信息量很大...

本次研究以45只6至10周大的倉鼠進行了三組實驗:


第一組實驗


研究人員將18只倉鼠鼻腔注入病毒。結果發現受感染倉鼠的鼻腔、氣管和肺部的病毒量最多,腸道等部位都有病毒

,與人類感染情況相似。


香港大學做了三個新冠病毒重磅實驗,信息量很大...


倉鼠受感染出現的症狀包括體重下降,發炎,鼻粘膜脫落,肺出血。在感染四日左右情況最為嚴重,部分倉鼠毛髮豎起,痛苦到身體呈捲曲狀。


香港大學做了三個新冠病毒重磅實驗,信息量很大...


感染倉鼠在第七天起病毒量下降,情況逐漸好轉。全部倉鼠最後都康復,沒有死亡。

依據此實驗的結果及臨床經驗,港大教授稱:“第七日為病情康復的關鍵時間點。患者如果撐過第七日,情況會逐漸好轉,但是如果第七日需要使用呼吸機,那麼病情就不樂觀了”


第二組實驗


研究員將8只患病倉鼠與8只健康倉鼠分別放在同一籠中,結果顯示原先健康的倉鼠全部受感染,病毒量與患病倉鼠相差無幾。此實驗表明病毒感染性極強若緊密接觸確診或者,很大機會受到感染


香港大學做了三個新冠病毒重磅實驗,信息量很大...


第三組實驗


團隊將感染痊癒後的倉鼠血清注射入患病倉鼠體內,發現病毒量減少九成。實驗證實痊愈患者血清具有一定醫療價值


專家解釋在當年SARS期間,疫苗還未研發之前,患者的血清提供了巨大幫助。


本次實驗成功建立了病毒感染的倉鼠模型,實驗結果能夠幫助加快疫苗的研發與測試。


香港大學做了三個新冠病毒重磅實驗,信息量很大...


03

口罩有效性與病毒活性研究


(1)口罩有效性實驗


香港大學與美國馬里蘭大學的合作研究團隊招募246名懷疑感染呼吸道病毒的患者,透過一部特質儀器(Gesundheit II)收集這些患者的呼氣樣本,以比較患者佩戴外科口罩及不佩戴外科口罩後呼氣樣本中的病毒含量。


香港大學做了三個新冠病毒重磅實驗,信息量很大...


實驗顯示於111名冠狀病毒、流感病毒或鼻病毒的患者中,口罩能減少患者呼吸道飛沫和氣溶膠中的季節性冠狀病毒數量,及患者呼吸道飛沫中的流感病毒數量


(2)病毒存活時間研究


港大公共衛生學院就新冠病毒在不同物料可存活時間進行研究,將新冠病毒在22℃和溼度65%的室溫環境下,分別處於10種物料做實驗,包括紙張、廁紙、木材、衣物、玻璃、鈔票、不鏽鋼、塑膠,以及外科口罩內層和表層。


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在外科口罩表層存活時間最長(7日),而廁紙和紙張的存活時間最短(小於3小時)


香港大學做了三個新冠病毒重磅實驗,信息量很大...


這麼看,“搶廁紙”竟然還是有科學依據的。


香港大學做了三個新冠病毒重磅實驗,信息量很大...


除了香港大學,香港其它高校也在致力研究對抗新冠病毒的辦法。例如,香港科技大學早前研製出全球最快的便攜式2019-Ncov檢測設備“現場快速分子診斷移動箱”;香港理工大學團隊宣佈成功研製出全球最全面地全自動多重傳染性呼吸道病原體診斷系統。


每一個實驗和科研成果,都讓我們離真相更近一步,也增加了我們戰勝疫情的砝碼。讓我們向這些奮鬥在科研一線的研究人員致敬,有了他們,勝利的號角即將會被吹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