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偏執狂,為什麼說他是難得的天才?《香水》世界需要細細解構

有很多電影,講的是一個看似三觀不怎麼端正的故事,但是卻依舊經典,而且受到非常多觀眾的追捧。這樣的電影,究竟是不是三觀不正呢?

這個偏執狂,為什麼說他是難得的天才?《香水》世界需要細細解構

今天我們來解構這樣的一部電影《香水》。

這部電影常年處於豆瓣前250名的水平,從電影的封面上看,也是一副極致美麗曼妙的圖片。一個美麗少女的背部,化作陣陣花瓣散開,這幅畫面充滿了一種壓抑又美好的感覺。

如果簡單的說,這部電影講的就是一個偏執狂的故事,而且這個偏執狂最後還犯下了罪行,但是引導他犯罪的理由竟然是去追求最純粹的“香”,看似非常矛盾,但是要理解這部電影還得從男主身上說起。

這個偏執狂,為什麼說他是難得的天才?《香水》世界需要細細解構

男主這個角色是天使與惡魔的結合。

一方面他對氣味特別敏感,可以在最骯髒的地方發現最香的氣味。

但是另一方面,他為了製作這種香水,手段無所不用其極,最後甚至靠犧牲少女的身體來完成他的事業。

要理解這個人,得從他生活的環境著手。

這個偏執狂,為什麼說他是難得的天才?《香水》世界需要細細解構

電影中男主生長的地方在18世紀巴黎的一個非常骯髒噁心的魚市場。這是塑造他性格的第一個場所。

在這裡的人,對“香”是沒有什麼追求的。從電影表現出的內容我們可以看到,這是一個處於社會最底層的地方。男主的母親就地生下了他,接著就被拉去上了斷頭臺。剛出生,他就經歷了第一次被遺棄。

同樣,這裡的人對“善”也沒有什麼追求。他們生活在最底層,卻沒有我們通常說的最底層人民的善良與淳樸。一個小男孩都能對男主產生殺意,之後在他長到13歲時就被孤兒院院長出賣,一直過著最骯髒不堪的生活。在他的成長中,經歷了一次又一次被拋棄,被出賣。

這個偏執狂,為什麼說他是難得的天才?《香水》世界需要細細解構

一個人的性格有一部分是天生的,而更多的部分是來自於後天環境的塑造。

男主身上偏向“惡魔”的部分,便是由這樣的環境塑造的。在一個充滿了昂揚,邪惡,欺騙,壓榨的地方長大,他的內心是毫無道德感的,可以說他根本不知道德為何物,這就奠定了他的未來走向。

而為什麼觀眾這麼喜歡這部電影呢?自然是因為男主身上“天使”的地方。

當一個人處於極致惡劣的環境中,卻擁有極致美好的理想時,這種差距特別大的矛盾感便形成了他本身的一種魅力。

可以說電影塑造的環境是對當時時代的一種揭示與諷刺。不僅是男主,所有與男主一樣生活在底層的人民,他們的生活,永遠是“髒”的。

這個偏執狂,為什麼說他是難得的天才?《香水》世界需要細細解構

而上流社會呢?光彩的不過是表面,當男主研製出香水時,他們依舊會被香水所引誘,甚至失去理智。

這裡香水是一種形象化了的試金石,就像潘多拉的魔盒,為什麼打開潘多拉就釋放出邪惡了呢?更多的還是因為,人內心本就有邪惡,所以才會被召喚出來。

所以,男主的形象和電影中的眾人,在這裡發生了一種顛倒。

這個偏執狂,為什麼說他是難得的天才?《香水》世界需要細細解構

看上去,男主是懦弱的,不起眼的,也是偏執的。而其他人,尤其上層人士,他們是體面的,優雅的。但是,實際上,男主的內心是真正純粹的,而其他人則是充滿了各種慾望。

男主“天使”的一部分,也源於他這個看上去比較單薄的人物形象。

性格中的矛盾點弱化到最小,個人追求弱化到最小,整個人就完全壓縮成一個只為了尋找氣味的無意識,無道德審判的機械形象。

但是正是這種對“香味”,這個和整個電影中其他人格格不入的特質,的不懈追求,成了他身上最大的魅力點。如果他最後沒有殺人,那麼按照我們世俗的道德判斷來看,那他就是個天才。

這個偏執狂,為什麼說他是難得的天才?《香水》世界需要細細解構

只不過天才與魔鬼往往只有一步之遙。當他失手殺害了一個少女後,他便成了世俗眼光中的魔鬼。但是看到後面,被他的香水所支配,為了爭奪香水互相殘殺的行為,我們能說,魔鬼的就只有男主嗎?

其實,最變態的是電影中的整個社會,每個人都在追逐著自己的慾望和利益,沒有欣賞“美”和“善”的本能,他們與男主的差別不過是沒有犯下實質性的罪行。

看這種電影不需要糾結男主的行為是否三觀端正,電影拍這樣的主角,也不是為了讓我們向他學習的。

這個偏執狂,為什麼說他是難得的天才?《香水》世界需要細細解構

就像很多電影中有一些迷人的反派一樣,他們的行為按照我們的價值觀去判斷,那都是十足的壞人,但是看這樣的電影,不是讓我們去向他們學習的,而是要看到他們身上的一些特質,與很多虛偽的眾人比起來,他們或許才是純粹的真實。況且電影的反諷意味十足,而且電影也只是電影,我們看的時候不要太入迷了才好。

這個偏執狂,為什麼說他是難得的天才?《香水》世界需要細細解構

文|中成哥說影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