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萬大軍被3萬人擊敗,北宋是怎麼用一袋鹽“征服”西夏的?

在北宋歷史上,處理和西夏之間的關係問題是一件大事。西夏皇帝李元昊是一位相當有作為的君主,在和北宋的軍事較量中,西夏軍曾用3萬人將北宋30萬大軍擊潰,令北宋數萬人馬傷亡,李元昊還曾發出過“朕欲親臨渭水,直據長安”的豪言壯語。

但是,李元昊或許萬萬沒想到,最終擊敗西夏的,卻是一袋鹽。

30萬大軍被3萬人擊敗,北宋是怎麼用一袋鹽“征服”西夏的?

西夏的地理位置很特殊,雖然武力昌盛,但西夏幾乎沒有自己的農耕業,更別提工商業了。西夏的經濟支柱只有簡單的畜牧業,然後就是採鹽業。當年北宋被西夏擊敗後,北宋開始對西夏採取了措施,不從西夏購鹽了,這直接讓西夏百姓陷入了沒有飯吃,沒有東西用的尷尬境地。

對於西夏來說,採鹽業實在是太重要了。

30萬大軍被3萬人擊敗,北宋是怎麼用一袋鹽“征服”西夏的?

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鹽礦的重要性不亞於現在的石油。對西夏來說更是如此,西夏的王牌產品就是鹽,鹽礦不但多而且品質好,尤其是青鹽和白鹽。西夏國內根本消化不了這麼多鹽,只能賣給北宋和遼國。採鹽成為了西夏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憑藉這些收入,西夏可以購買糧食和生活必需品。

30萬大軍被3萬人擊敗,北宋是怎麼用一袋鹽“征服”西夏的?

當年在北宋,鹽的價格很高,最誇張的時候能達到60文錢一斤,而當年西夏賣給北宋的鹽只有15文錢一斤。這也成為了北宋食鹽的主要渠道,甚至北宋還因此大賺了一筆。

但隨著北宋和西夏關係交惡,雙方之間的貿易也隨之停止了。受影響最大的自然是西夏。據說這個建議還是包拯包大人提出的。

30萬大軍被3萬人擊敗,北宋是怎麼用一袋鹽“征服”西夏的?

當然,這也不是一刀切,對於西夏党項人禁止進口,而對吐蕃人和羌人則沒有限制,可以自由交易,這既能穩定內部食鹽供應,還能團結朋友,打擊對手,很快就讓西夏陷入了巨大的困境。在這種情況下,西夏主動找到北宋想要議和,最終北宋決定,北宋每年可以給西夏經濟援助,每年絹三十萬匹,銀五萬兩,茶二萬斤,其他貿易都能開放,但就是鹽不行。

這讓西夏從此不敢再放肆了,只能看北宋的臉色行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