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營地教育產業的“危”與“機”—訪營地點評網CEO閆瑞

武漢爆發大規模疫情,影響至全國,許多企業經營受到影響,作為一個新興的,正在成長中的行業、營地教育領域也不例外,對於營地教育行業的從業人員和經營者來說無疑是壓力重重。作為行業的從業者我們應該如何面對這場突發的危機呢,

今天,我們邀請到營地點評網閆瑞女士,和大家分享一下營地教育機構如何應對突發狀況。


2020,營地教育產業的“危”與“機”—訪營地點評網CEO閆瑞

閆瑞:

“教育是有溫度的,溫度需要人和人接觸;相信未來!疫情過後,我們會更好!”


大家都知道營地教育是一種以團隊生活為形式,最終達到創造性、娛樂性和教育意義的綜合戶外體驗式教育,因此,營地教育機構就像現在的學校一樣無法正常開營開課。


那麼我們該如何面對呢?


首先,冷靜客觀的面對和認識疫情。我們曾經歷過2003年的非典,疫情終會過去。通常疫情的影響大概會有4個階段:恐慌期,冷靜期,適應期,恢復期,我們也樂觀估計每個階段大約1個月左右的時間,合計3-6個月時間

吧,回到營地教育行業來看,營地教育的體驗用戶是孩子,學校由於疫情的延遲開學導致原有校內課程排期變化,所以家長和學校的營地課程需求會有一定的滯後性。面對這些重重的困難和問題,我們也應該及時調整,利用這個特殊的時期做好一些充分的準備。


1、難得的團隊內訓時間;也是對一個公司文化、實力的考驗;


2、打磨老的課程、設計和研發新的課程;為日後的開營來做準備。


其次,營地教育事業是一個很長的供給鏈,我們要看我們各自的事業是在鏈條的哪一個環節;但不管是在哪個環節都難逃這次疫情的影響。如下圖:


2020,營地教育產業的“危”與“機”—訪營地點評網CEO閆瑞


1、從營地教育資源端來說,和目前的景區相似,影響巨大,在剛過去的冬令營,所有的活動、課程和訂單全部被取消,大部分機構目前都在處理退款和善後工作;

2、從營地教育內容端來說,短時間內的影響應該是最少的,尤其是針對B端客戶。從原有的線下轉到線上將會是一個很好的出路,內容的打造和輸出將會讓課程內容需求方更好的提升課程的認知及管理課程落地;最後沉澱下來的機構都是經過磨礪的,對於整個行業專業水平的提升也有好處;

3、從營地教育渠道運營端來說,可以通過線上加強用戶的互動,把課程變成部分線上課程並給用戶內心種草;等待疫情過後的市場回升和需求的增長。


再次,用這幾個月的時間好好練內功,再通過市場活動檢驗我們的內功到底練得怎樣?酒香也怕巷子深,所以疫情期間的宣傳和疫情後的線下活動推廣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是需要有溫度的,溫度需要面對面的接觸。


2020,營地教育產業的“危”與“機”—訪營地點評網CEO閆瑞


最後,營地教育在中國發展雖然時間並不長,但是成長速度特別的快,在整個2019年,基本上每天都有關於素質教育的會議和論壇,從各個層面,各個角度去探討行業的現狀和未來的發展空間;與關素質教育相關的公司也如雨後春筍一般陸續生長起來,市場非常的活躍,但同時也出現了很多的問題:


1、營地產品的消費決策者和使用者分離,導致對於需求的真滿足上是滯後的;

2、營地教育機構的抗風險能力低;

3、課程內容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

4、面對2.2億的中小學市場,營地的承載能力有限,自有營地很少,營地獲取難度大;


這些問題的改變不是沒有應對之策,但是需要時間,需要慢慢的改善。營地教育在歐美已經有150年的成長史,我們不能用5-10年的時間就達到相應的水準,所以此次疫情的發生,也給我們每個營地從業者一個休養生息的時間,認真思考市場構架的機會。(以上觀點僅代表個人意見,歡迎大家共同探討,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