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虞城縣的一個村,一座廟與黃飛虎有關

東嶽天齊廟,位於河南省虞城縣站集鎮沙崗店村。該廟不但歷史悠久,而且與封神榜上的黃飛虎有著不解之緣。黃飛虎被姜子牙封為東嶽大帝,相傳,他是掌管人間貧富貴賤、生老病死的神仙,又名“天齊神”,故此廟俗稱“天齊廟”,亦稱東嶽廟。

東嶽廟的建造,許多神話廣為流傳,但不論任何朝代,人們對那些為民造福的大功之人,像對天神一樣尊重和供奉,視他們為懲治邪惡的偶像;對作惡犯罪者,認為這些人理應“油鍋炸、鐵鋸拉、石磨研、大卸八塊”得報應、受懲罰。當然故事歸故事,凡為民謀利者,理應受頌揚,作惡犯罪理應嚴懲,這是盤古開天以來天經地義的事。這座東嶽廟的建造,一千多年來是人們歌功頌德、懲惡揚善活動的集中場所。


據《虞城縣誌》記載,虞城縣站集鎮沙崗店村有座東嶽天齊廟。該廟有著1300年曆史,是道教的集中場地。這座千年古廟的淵源,還與封神榜上的黃飛虎有著不解之緣。

相傳,商朝的鎮國武成王黃飛虎,此人有膽有識,忠心耿耿。黃飛虎有個老婆,溫柔體貼,貌比天仙。紂王對其妻早已垂涎萬分,一天,趁黃飛虎不在家霸佔了他的老婆,黃妻含辱吞金而亡。奪妻之恨,黃飛虎也只是敢怒不敢言。後來,黃飛虎目睹商紂王荒淫無道,殘害黎民,毅然反戈,投奔周武王姬發,被封為開國武成王。在討伐商紂王的戰鬥中,黃飛虎不幸在澠池縣遇難。周武王率兵向商都朝歌進軍途中,在宋州(今商丘)修兵練武,黃飛虎的部下駐紮在沙崗一帶。當時,黃飛虎的部下和子孫,借軍隊休整之機,就地搭起靈堂,設立牌位,祭祀黃飛虎。商王朝滅亡後,姜太公設壇為陣亡將士封神,特敕封黃飛虎為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大帝之職,總管天地人間吉凶禍福。並加敕一道封他為五嶽之首,執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獄,凡一應生死轉化人神仙鬼,俱從東嶽勘對,方許施行。


黃飛虎的後代上書周武王,辭去官職,在祭祀黃飛虎的地方建造天齊廟,晝夜值守,四時祭奠。至唐玄宗開元十三年,玄宗加封黃飛虎為天齊王。宋真宗詔封為“東嶽天齊仁聖王”,又被尊封為東嶽大帝。因此,前來天齊廟朝拜的達官顯貴、庶民百姓絡繹不絕,香火日趨興旺,常住道士逐年增加,建築規模不斷擴大。明清時,天齊廟已形成殿堂百餘間,常住道士數十人的道教聖地。

從此,虞城沙崗店因東嶽天齊廟而盛名。(劉海軍)


商丘虞城縣的一個村,一座廟與黃飛虎有關

天齊廟正門


商丘虞城縣的一個村,一座廟與黃飛虎有關

宏偉的建築


商丘虞城縣的一個村,一座廟與黃飛虎有關

廟裡的石碑


商丘虞城縣的一個村,一座廟與黃飛虎有關

廟內景


商丘虞城縣的一個村,一座廟與黃飛虎有關

幾個大殿


商丘虞城縣的一個村,一座廟與黃飛虎有關

石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