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悽美的愛情故事,原來只是一場騙財騙色的騙局

司馬相如琴挑卓文君,是中國才子佳人故事中的經典。《鳳求凰》的美妙琴聲,讓富豪千金與一介窮書生締結姻緣,從此過上琴瑟和鳴的幸福生活。然而,近年來不少學者的考證卻將這個愛情故事顛覆了,浪漫的愛情故事很有可能是司馬相如劫色騙財的千古陰謀。那麼,究竟是真愛?還是騙局?

風度翩翩,引人注目

西漢時期有一位著名的富商,名叫卓王孫。一天,卓王孫家中張燈結綵,賓客盈門,連臨邛縣縣令王吉都光臨卓府,不知道是為哪家貴客大辦家宴。等到所有貴賓都到齊後,卓王孫宴請的貴客卻稱病不來。直到縣令王吉再次到貴客的住處親自邀請這位神秘人物才勉強出來,前來赴宴。

這位神秘人物,正是和司馬遷並稱為“西漢兩司馬”的著名才子司馬相如。司馬相如,字長卿,後來因為欽佩戰國名相藺相如,便改名為司馬相如。司馬相如才華橫溢,善於作賦,精通音律,創作了著名的文章《子虛賦》。在卓家的宴會上,司馬相如可謂傾倒全場,儀態優雅,風度翩翩,而且非常英俊。他一出場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在為之傾倒的眾人中,卓家千金卓文君也赫然在列。

這場悽美的愛情故事,原來只是一場騙財騙色的騙局

焦恩俊飾演的司馬相如,風度翩翩


琴挑卓文君

卓文君是美貌端莊,氣質非凡的大家閨秀。不幸的是,她剛剛守寡在家。此前卓文君早就聽說過司馬相如文采斐然,氣質儒雅。如今一看果然名不虛傳,此時已經對司馬相如心生愛慕,唯恐自己配不上他。正在感慨之時。卓文君忽然聽到門外傳來一陣琴聲,原來在座賓客,聽說司馬相如擅長彈琴。便邀請他獨奏一曲,以祝興在縣令王吉的再三請求下。司馬相如便拿出“綠綺”彈奏起來。通曉音律的朱文君聽得如痴如醉,這是一曲《鳳求凰》,琴聲之外還有歌聲,只聽司馬相如吟唱道:“鳳兮鳳兮歸故鄉,遨遊四海求其凰。時不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這是大膽表露心中感情的詞句,更為難得的是,文辭優美,意境脫俗,一下子就打動了卓文君的芳心。緊接著門外又奏起了另一曲,歌詞是: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這場悽美的愛情故事,原來只是一場騙財騙色的騙局

佳人卓文君


在深情的旋律中,卓文君終於被折服。酒席散去,卓文君仍然沉浸在美妙的琴聲中,這時他的貼身侍女送來了一場一張令她想不到的字條,竟然是司馬相如不失時機的表白。周文君這時才意識到,原來司馬相如早就知道她在隔壁,那首《鳳求凰》的曲子正是專門為她彈奏的。於是,卓文君匆匆收拾衣物,直奔司馬相如的住所,兩人連夜私奔前往司馬相如在成都的老家。

從貧窮到暴富

富商千金卓文君竟然連夜與人私奔,這件事立刻成了臨邛縣最熱門的話題。卓王孫聽後勃然大怒,連呼:“女兒如此不像話,我不忍心殺她罷了,但是絕對不會給她一分錢。”家人和朋友紛紛替朱文君說話,但仍然無法改變卓王孫的決定。卓文君跟隨司馬相如回到老家,看到他家一貧如洗,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轉念想到司馬相如的才華和申請朱文軍應該覺得滿足,便下定了與司馬相如過苦日子的決心。但生活是現實的,沒有經濟來源的夫妻日子很快就過不下去了。卓文君越來越悶悶不樂,便鼓起勇氣對司馬相如說:“不如我們一同回臨邛縣吧,在那裡隨便找我的兄弟們借些錢也可以維持生活,何必在這裡受苦呢?”司馬相如聽後表示同意,於是變賣了自己的車馬,和卓文君。一起回到了臨邛縣。他們兩人開了一個小酒館,朱文軍親自站在櫃檯前賣酒,司馬相如則穿著大圍裙和夥計們在屋裡洗碗。


這場悽美的愛情故事,原來只是一場騙財騙色的騙局

私奔的風波剛剛被臨邛人遺忘,夫妻倆受窮賣酒的消息又傳遍了全縣。卓王孫覺得自己的臉面都被丟盡了,幾乎不敢出門。這時親朋好友又過來勸說卓王孫接濟女兒女婿,有人對他說,你有一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如今家財萬貫所缺的並不是錢。文君已經和司馬相如結為夫妻,司馬相如雖然貧窮,但才華橫溢,是個可以依靠的人。況且他還是王縣令請來的貴客,何必讓大家都難堪呢?

這一番話打動了卓王孫,於是送給了女兒女婿一大批嫁妝。從此兩人在臨邛縣過上了富足的生活。

早有預謀的騙局

從一見鍾情到大膽私奔,從艱難度日到衣食無憂。司馬相如和卓文君幾乎演繹了古今最浪漫的愛情故事。然而真實的情況恐怕要令所有人大失所望,細心看來不難發現司馬相如的幾點破綻。

首先,司馬相如在走投無路時投靠臨邛縣縣令王吉。雖然貧窮,卻處處表現得如同一個有家室的才子。他有車馬跟隨,在臨邛的驛館一住就是好幾天,縣令王吉天天去拜訪他,裝出很恭敬的樣子。開始幾天司馬相如還見他,後來乾脆稱病不見。而這位王縣令反而越發恭敬,仍然天天到訪。根據史料記載,司馬相如與王吉是密友,密友之間的如此舉動實在難以令人信服。這樣的做法果然讓司馬相如在臨邛縣名聲大噪,身價陡升。終於富商卓王孫提出宴請司馬相如。如此大費周折令人不禁猜疑,司馬相如是不是有意引起卓王孫注意,讓他設宴的呢?

其次,在卓王孫的宴會上,司馬相如稱病不來。王吉再次誠意邀請,更給足了司馬相如面子。接下來便上演了琴挑卓文君的一幕,依照常理,宴會的貴賓是不應該被邀請來彈琴助興的,然而王吉卻主動邀請司馬相如彈奏曲子。在我看來,這種做法用意有三,一是展現司馬相如的精湛才藝,二是彌補司馬相如口吃的不足,三是明知卓文君通曉音律故意以琴挑芳心。至此,司馬相如和王吉聯袂上演了一臺戲。其指向很明顯就是卓家千金卓文君。

這場悽美的愛情故事,原來只是一場騙財騙色的騙局

在料想卓文君動心之後,司馬相如又買通了卓文君身邊的侍女。將自己的愛慕之意表露出來。從這些跡象不難看出,司馬相如對迎娶卓文君芳心一事是早有籌劃的,琴挑卓文君是他找設計好的一個計謀。追求自己心愛的人無可厚非,但問題在於司馬相如是否對卓文君有真感情?他的預謀是為了愛情,還是財產?

事實上,司馬相如在與卓文君,私奔前根本沒有見過她,他所知道的關於卓文君的情況,無非是富家千金和剛剛守寡在家。這就很難令人相信感情的真實性。時過境遷,對於司馬相如的主觀想法,後人已經很難從史料中分析出來。然而為財的說法論據更多,也更有說服力。此外,司馬相如婚後的三心二意也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這一點。

負心薄倖

司馬相如富甲一方,飛黃騰達後,適逢漢武帝劉徹即位,無意中看到司馬相如成名作《子虛賦》。以為是古人的名篇,深為讚賞。後來聽說是當時的年輕才子所寫,不僅又驚又喜,立刻宣司馬相如覲見。司馬相如辭別卓文軍來到京師,他面見漢武帝說:“《子虛賦》所寫不過是諸侯打獵的事情,請允許我再做一篇賦,專門表現天子打獵的英姿。”漢武帝欣然應允。不久後,司馬相如果然寫出了一篇文祠華麗氣勢恢宏的《上林賦》。漢武帝讀後非常高興,下令封司馬相如為郎。

此時司馬相如仕途得意,在京師出盡風頭,享盡榮光,早把成都老家和糟糠之妻卓文君拋到九霄雲外去了。隨著身邊的美女越來越多,司馬相如漸漸覺得卓文君配不上他了,竟產生了休妻的念頭。

一天,司馬相如派官差送給卓文君一封信。信上只寫了13個數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沒有“億”,意思是他表明自己對卓文君無意。卓文君看後立刻明白了司馬相如的意思,心中又悲又恨,提筆寫下:一別之後,二地相懸,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絃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

用這些數字串聯了一首情真意切的詩,司馬相如看到這封信後感到萬分內疚,自知對不起卓文君,回想從前相濡以沫慘淡度日的時光,他心生不忍,終於決定親自迎接卓文君進京。

後來司馬相如一篇檄文,巧妙地解決了當時巴蜀兩地形勢不穩的問題。進一步贏得了漢武帝的信任。這一次司馬相如被任命為中郎將,持節出使西南邊陲,途中路過臨邛,司馬相如與卓文君一同風風光光的回到著家。臨邛百姓夾道歡迎,卓王孫也感到十分歡喜,從前的波折不快,暫時得以忘卻,夫妻倆似乎回到從前恩愛有加的生活。

這場悽美的愛情故事,原來只是一場騙財騙色的騙局

臨邛縣如今叫邛崍

然而司馬相如並未就此收斂自己的性情,一心一意的對待卓文君。反而更加放縱,時常周旋於脂粉堆裡。年過50之後,司馬相如提出要娶一位茂陵女子為小妾,終於令卓文君忍無可忍。

幾次三番的三心二意,令卓文君開始懷疑司馬相如對自己的感情。這時他想起當年司馬相如彈奏《鳳求凰》的場景,以及此後兩人共同經歷的許多事,隱約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倘若是出於真情而向她表白,又怎會在富貴之後朝三暮四,甚至想要拋棄自己呢?當年的琴挑,即使不是別有用心的騙局,至少也是用情不夠深。如此想來,卓文君便覺得悽切哀怨。

皚如山上雪,皓如雲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悽悽重悽悽,嫁娶不須啼。願得一心人,白首不分離。

這場悽美的愛情故事,原來只是一場騙財騙色的騙局

悲痛欲絕的卓文君寫下《白頭吟》

卓文君寫下了一篇催人淚下的《白頭吟》。寫完後他又在後面附上幾句話,其中有“錦水湯湯,與君長訣”這樣的悲壯詞句。

看到這些詞句後,司馬相如並沒有一意孤行的納妾。然而,“與君長訣”的語句真的在十年之後應驗了。司馬相如因患糖尿病,病情日益加重,於漢武帝元狩六年離開人世。卓文君孤身一人在悲痛的情緒下,身體逐漸衰弱,也在第二年深秋香消玉殞。

以上均有史料支撐,本人主觀推測,歡迎大家質疑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