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崛起:3次大规模海战,数百艘战舰参战,海洋争霸的开端!

自1498年达·伽马绕行非洲,登录印度西海岸,标志着海洋争夺战打响。

在初期,西班牙和葡萄牙两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开始走向对外殖民之路,只是由于封建意识的局限性,西班牙和葡萄牙并未发展出海洋战争的超前意识,所以并未建立完善的海军制度。

海军崛起:3次大规模海战,数百艘战舰参战,海洋争霸的开端!

海军真正成为国家倚重的力量,却是在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之后,由英国与荷兰之间为争夺海上霸权展开的英荷战争,让海军正式成为国家的战略力量。

起源

英荷战争起源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需要,是一场为了自己国家利益而引发的海洋战争。

荷兰在17世纪上半叶,最先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为了迅速发展经济,荷兰开始谋求发展之路。

在当时,荷兰自身国土面积很小,所以在陆地上的战力并无法对周边国家产生威胁,幸运的是荷兰海运发达,在借鉴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对外活动中,荷兰积极开拓海外扩张和贸易。

因为资产阶级革命后的体制优势,荷兰的海上贸易取得了空前成功,经济迅速发展,荷兰商人的足迹开始遍及五大洲。

当时荷兰拥有商船1.6万艘,而当时海洋上航行的总船数不过2万艘,可以说世界商船3/4都在荷兰,当时海洋贸易物品几乎全部被荷兰独占,所以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荷兰成为当之无愧的海上霸主。

海军崛起:3次大规模海战,数百艘战舰参战,海洋争霸的开端!

但是在17世纪下半叶,同样取得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英国开始崛起,因为英国本身所拥有的雄厚国家基础,所以英国发展非常迅速。

开始从封建社会迈向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英国首先就要完成自己的原始资本积累,只是漫长的积累阶段不适合资产阶级的需要,所以英国同样把目光瞄向了资本掠夺。

而最快的资本掠夺就是海上贸易,只是因为荷兰的先前优势而垄断了大部分贸易,使得英国不得不将荷兰视为最大的威胁和障碍,两国之间的利益冲突日益尖锐。

为了争夺海上霸权,垄断海上贸易,作为世界上拥有最强海军实力的两国打响了海洋争霸战。

过程

  • 第一次英荷海战

1649年,当时执政的克伦威尔政府加快海军的建设,并率先完成了舰载60~80门大炮的军舰列装。

1651年,英国颁布了《航海条例》,率先打响了英荷贸易战争,条例中明确提出禁止英国和荷兰的贸易,这严重损害了荷兰的利益,激发了两国矛盾。

1652年5月,英国荷兰两国舰队发生摩擦,为此在7月份,英国舰队司令布莱克下令封锁多佛尔海域,阻断了荷兰海上和外界的联系,第一次英荷战争就此爆发。

8月份,荷兰海军将领赖特率领海军护送荷兰商船通过英吉利海峡,遭到了40余艘英国战舰的阻击,赖特充分利用自身的数量优势,采用分进合击的战术重创了英国舰队,顺利突破了英国的封锁。

因为此次失利,英国加强了封锁力度,增派了兵力。

海军崛起:3次大规模海战,数百艘战舰参战,海洋争霸的开端!

1653年2月,荷兰统帅特普罗率领80余艘战舰舰队护送商船的时候,遭到了英国70余艘英国战舰的袭击。

双方的兵力看似势均力敌,甚至荷兰稍占优势,但是如此大规模的海战必然不是马上就能分出胜负的,所以双方展开对攻后,持续了三天,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虽然最终荷兰舰队成功的突破了英国舰队的封锁,但是也丧失了制海权,英国随后的封锁愈加严密。

  • 第二次英荷海战

作为以海上贸易作为支柱产业的荷兰,在英国封锁海域后,国内经济陷入瘫痪,这促使荷兰一定要与英国决一死战,突破困境。

1653年6月,特普罗率领104艘荷兰舰艇试图打破英国的封锁,却遭到了英国方面115艘舰艇的阻击。

英国的战舰体型较大,但是灵活不足,反而荷兰一方的战舰体小灵活,所以虽然数量不占优势,但是却也没让英国占据多大优势。

所以双方陷入了混战,但是终究英国巨舰拥有着先进火炮,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上的优势实在明显,时间一长就开始占据上风。

最终在英国援军赶到后,荷兰舰队损失惨重,被迫撤退。

海军崛起:3次大规模海战,数百艘战舰参战,海洋争霸的开端!

为了逃离英国的追击,荷兰舰队退到了佛兰德浅海,英国方面因为船体巨大而吃水很深,无法追击,这才让荷兰舰队得以逃脱。

8月10日,不甘心失败的荷兰再次组建舰队冲击英国的封锁线,只是这一次英国充分利用自己的火炮优势,与荷兰舰队展开激战,激战中荷兰舰队统帅特普罗中弹身亡,荷兰舰队群龙无首,被英国趁机攻击,损失惨重。

此次战败,荷兰无奈选择与英国缔结合约,支付巨额赔款,并承认英国的霸主地位。

  • 第三次英荷海战

因为二次海战,英国取得了巨大胜利,掌握制海权的英国开始了对外殖民扩张。

1664年,英国攻占了荷兰在北美和西非的殖民,这激化了两国矛盾,荷兰决意复仇。

1665年2月,荷兰海军上将赖特率军夺回了被英国占领的西非殖民地。

不甘心失败的英国,在英国约克公爵的率领下,4个月后发动了洛斯托夫特海战击败了赖特的舰队。

而此时,英国的高速发展和扩张,让欧洲其他强国感到了威胁,于是与荷兰结成了反英同盟,法国和丹麦等国为荷兰提供各种资源。

海军崛起:3次大规模海战,数百艘战舰参战,海洋争霸的开端!

1666年6月11日,荷兰赖特上将再次组建了84艘战舰,配备先进大炮4600门,人员2.2万余,展开了对英国的反扑。

英国和荷兰在敦刻尔克海域展开激战,因为荷兰方准备充分,所以有着巨大的数量和先手优势,对英国舰队展开了包围战,英国方面伤亡和损失巨大。

荷兰乘胜追击,并循着泰晤士河攻入了英国腹地,攻打英国首都伦敦。

1667年6月,赖特趁泰晤士河水涨潮之际,连夜突进到伦敦,封锁河口,炮轰伦敦。

英国方面被迫展开与荷兰的和谈,最终在海上贸易权做出了巨大让步。

  • 英法荷之战

国家之间利益纠葛严重,各自有着各自的利益。

1672年,为了遏制胜利后快速发展的荷兰,法国转而与英国联合,共同对荷兰宣战。

法国从陆路出兵,英国从海上牵制,战争初期,荷兰双线作战很是被动,但是其后荷兰迅速做出战略调整。

先是在陆路上,荷兰打开水坝,破坏交通,迫使法军撤兵,之后集中优势兵力对英国舰队展开阻击,英国大败而去。

随后两年中,英法虽然仍然与荷兰作战,但是因为协调问题,两国难以达成统一,英国陷入孤军奋战中。

海军崛起:3次大规模海战,数百艘战舰参战,海洋争霸的开端!

长期战争中,英国和荷兰都没能取得优势战果,反而因为战争,让两国国力大减,最终两国无奈在1674年2月签订合约,恢复战前状态。

意义

这次战争是英国与荷兰争夺海上霸权的国家行为,三次海战结束了荷兰在世界航海史上的领先地位,英国就此崛起。

最终荷兰的海上马车夫称号被英国取代,英国获得了海上霸主地位。

而这次战争让海军作为独立军种,第一次在世界历史舞台上登台,这次战争让各国都认识到了海军的重要性,海军就此成为世界各国不可或缺的重要军事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