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沒吃咱寧陽“四八”了,今天帶你一起回憶“老味道”!

泰安寧陽的“四八席”是魯菜系列的代表作之一,已有一千餘年的歷史,被認為濃縮了中國飲食文化的精華。在過去的寧陽農村,一般只有新女婿第一次給岳父母拜年才能享受此種禮遇。

近日,來到了寧陽縣復聖文化旅遊區的默拙旅遊度假酒店,帶領大家一起感受一下傳統美食——四八席。

你有多久沒吃咱寧陽“四八”了,今天帶你一起回憶“老味道”!

“四八”筵席以雞、魚、肉為主,青菜極少。做菜的程序主要有“破菜、淤菜、製成半成品、上籠蒸、用老湯加佐料做湯、澆到蒸好的菜上”六個步驟。這其中“上籠蒸和做老湯”最關鍵,半成品的菜要蒸二至三個小時,蒸熟、蒸透;老湯要用母雞加多味佐料熬湯,要熬二、三個小時,用這樣的老湯加醬油、醋、木耳、香菜、雞蛋皮等佐料為每道菜做湯。每道菜要求的味道不一樣,做湯時加入的佐料也不一樣。這樣就保證了每道菜都味正而鮮美,百食不厭。

你有多久沒吃咱寧陽“四八”了,今天帶你一起回憶“老味道”!


你有多久沒吃咱寧陽“四八”了,今天帶你一起回憶“老味道”!

據瞭解,用來吃“四八”的餐桌也很有講究,是老式的八仙桌,每桌就座的人限七至八人。八仙桌置於正房中間,坐北朝南,主賓居北面東首,主陪居北面西首,其餘客人或陪客按年齡或輩分依次於兩側就座,副陪面對主賓,負責佈菜、斟酒,稱為“把席口”。

你有多久沒吃咱寧陽“四八”了,今天帶你一起回憶“老味道”!

據悉,“四八”宴席的上菜順序也十分講究。常常是一雞、二魚、三丸子,這裡的雞、魚不是整雞、整魚,而是雞絲和瓦塊魚,“參四八”就是海參雞絲,“粉四八”就是洋粉雞絲。然後才上整雞、整魚,接著是“八大碗”中的其餘五碗和“四小碗”,“四小碗”中“拔絲山藥”最後上,接下來才是兩糕點。至此26道菜全部上齊。這時,還要上一碗“漱口水”,眾賓客漱完口,開始閃席。稍後重新上席,便開始敬酒。

你有多久沒吃咱寧陽“四八”了,今天帶你一起回憶“老味道”!

自古以來,無論是達官貴人或普通百姓,“四八”筵席與酒禮成為招待賓客的主要禮俗活動,由於它體現了“仁、義、禮”等儒家思想,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增強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交流,因此,這項禮俗活動歷經千年而不衰,民間普及性極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