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唐朝科舉考試作弊

作弊手段一:大腕兒威脅主考官

在唐代科舉考試中,一些達官顯宦往往出自私利從中進行干預,影響了正常的科舉考試秩序。

唐玄宗時寵臣外戚楊國忠之子楊暄“學業荒陋”是朝野皆知的事實,參加明經考試理所當然在被“黜落”之列。但是“恃勢倨貴”的楊國忠並不甘心,他對知貢舉者達奚珣進行迫脅。懾於楊國忠的淫威,達氏不但不敢按實際水平判楊暄名落孫山,而且定其為上第。這成為唐代科場考試中的一樁醜聞。

實際上,在唐代進士等科在考試之前就已經內定名單乃至名次的現象,已經成為公開的秘密,這就連當朝皇帝也清楚“每歲策名,無不先定”的事實。

作弊手段二:直接賄賂主考

盤點唐朝科舉考試作弊

唐代舉子能否在競爭激烈的科場中取得功名,主考官所起的作用非常大,於是一些有經濟實力者便不遺餘力地向主考官行賄。

唐代科場中行賄醜聞時有發生。唐高宗龍朔(661-663年)年間,知貢舉董思恭因接受考生賄賂而成為朝野議論的重要新聞之一。當時還出現的一種現象是,一些有權勢和富有者專門向主考機構或主考官行賄,應試者如果不走其後門,則很難指望在科場上成功。

作弊手段三:考試內容提前看

盤點唐朝科舉考試作弊

洩漏試題一般是主考官徇私情而為,這在唐代科場中屢有發生,但因涉及面小,且主考官往往正得到皇帝的寵信,被揭發者只能是掛一漏萬。​

唐高宗龍朔三年(663年)董思恭知貢舉,他在接受應試者的賄賂後,便洩漏了進士策問試題。後來事情暴露出來,三司審問,使得董思恭聲名狼藉,並對其進行了公開審理。初判朝堂斬決,後因董思恭臨刑告發別人,在武則天提倡告密之風盛行的情況下,被免死,配流嶺表。這是唐代科場中主考官因洩漏試題所受處罰最為嚴厲的一次。

作弊手段四:小抄夾帶

盤點唐朝科舉考試作弊

夾帶是任何時期考試作弊中最普遍的內容之一,夾帶在唐代科場中有專門的稱呼“書策”:“挾藏入試,謂之書策”。可見夾帶在當時的科舉考試中是比較普遍的。即使今天所曝光的考試作弊中也以夾帶居多。

作弊手段五:僱用槍手

盤點唐朝科舉考試作弊

在唐代科舉考試時,一些本無才學的人鑽考場檢查不嚴的空子,或找人冒名頂替,或是通過向主考官行賄、說情後,找替身代考。因此,唐代有“偽立符告者”,有“接承他名者”,有“遠人無親而買保者”,有“試判之日求人代作者”,其假濫不可悉數,冒名頂替在科場考試中相當普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