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教師資格證認知風格的差異


內蒙古教師資格證認知風格的差異


認知風格這個知識點在教師資格證的考試中常常會以單選題的角度出題,往往是題幹中描述某一位學生具體的一些認知風格方面的特點,然後問我們該學生的認知風格屬於哪一種認知風格,所以需要我們理解每種認知風格的含義,掌握每種認知風格對應的特點是什麼。整體難度適中,接下來我們針對這一塊知識點進行梳理。

認知風格,是指人們在認知活動中所偏愛的信息加工方式,它是一種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其主要特徵是持久性和一致性,它是與學生的個性相關的,而且與學生的情感和動機特徵等聯繫在一起。常見的認知風格有以下幾種:

1.場獨立型與場依存型:

著名代表人物:美國心理學家赫爾曼·威特金

場獨立型的學生:對客觀事物做判斷時,常常利用內部的參照,不易受外來的因素影響和干擾,獨立對事物作出判斷,場獨立的學生比較喜歡理科,喜歡結構嚴密的教學,例如:例如,在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往往場獨立型的學生喜歡根據自己的思考而填報志願,而不是很容易受到周邊他人的干擾。

場依存型的學生:對事物作出判斷時傾向於以外部參照作為信息加工的依據,容易受周圍人們,特別是權威人士的影響和干擾,善於察言觀色。場依存的學生喜歡文科,喜歡結構不嚴密的教學。例如:在考高填報志願的時候,總是容易受到周邊人士的影響,可能父母和親朋好友的建議和想法往往會影響到自己填報志願的選擇。

2.沉思型與衝動型

傑羅姆•卡根依據個體解決問題時的速度與精確度的偏好,將認知風格分為沉思型和衝動型。

沉思型個體在問題解決時常常不急於說出自己的看法,而是先對各種可能的答案進行分析,解決問題時往往強調精度而非速度,所以沉思型的人更善於對問題的細節進行思考;比如在課堂回答問題時,有些學生在老師提出問題後並不著急舉手回答問題,而是深思熟慮之後再舉手回答問題,這樣的學生就屬於沉思型的學生。

衝動型個體則常常以很快的速度形成自己的看法,在解決問題時往往強調速度而非精度,衝動型的人更善於從整體角度思考問題。比如在課堂回答問題時,有些學生在老師提出問題後儘管還沒有考慮出完善的結果,就很著急先舉手搶答,這樣的學生的認知風格屬於衝動型。

3.輻合型和發散型

輻合型認知方式是指個體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常表現出輻合思維的特徵,表現為蒐集和綜合信息與知識運用邏輯規律,縮小解答範圍,直至找到最適當的唯一正確的解答,從多到一;

發散型認知方式則是指個體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表現出發散思維的特徵,表現為個人的思維沿著許多不同的方向擴展,使觀念發散到各個有關方面,最終產生多種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確的答案,因而容易產生有創見的新穎觀念,從一到多,我們通常所說的“一題多解”就體現了發散型的認知風格。再比如,有的學生在做作業的時候總是喜歡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這就是典型的發散型的認知風格。

【練習題】

1.如果監考教師站在考生身邊,考生無法正常答題,則該名考生的認知風格屬於( )。

A.場獨立

B.場依存

C.衝動型

D.沉思型

1.【答案】B。解析:場依存型認知風格表現為對事物作出判斷時傾向於以外部參照作為信息加工的依據,容易受周圍人們,特別是權威人士的影響和干擾,善於察言觀色。所以此題體現的是場依存型。此題選擇B。

2.學生在解決認知任務時,總是急於給出問題的答案,而不習慣對解決問題的各種可能性進行全面思考,有時問題還未弄清楚就開始解答。這一類型屬於( )認知方式。

A.場獨立型

B.場依存型

C.衝動型

D.沉思型

2.【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認知風格的類型差異。衝動型的學生總是很快給出問題的答案,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往往有速度卻沒有精度。題幹描述的是衝動型的特徵,故選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