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三觀不合的人該怎麼辦?這樣做,讓你餘生更輕鬆、簡單、快樂

我們經常說,三觀不合。

那麼,什麼才是三觀哩?三觀就是一個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

三觀不合,不相為友。

//

中國有句古話“道不同不相為謀,志不同不相為友”,人與人之所以能成為朋友,是靠著相同興趣和追求。三觀不合的人不適合當朋友,更不適合深交,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與什麼樣的人交往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遇到三觀不合的人該怎麼辦?這樣做,讓你餘生更輕鬆、簡單、快樂

《易經》:「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人能成為朋友,靠的是相同的志趣,也就是看待事物的立場與觀點接近。

真正的朋友應該有共同的興趣愛好乃至理想追求,或者說,朋友應該是同道。

遇到三觀不合的人該怎麼辦?這樣做,讓你餘生更輕鬆、簡單、快樂

//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

三觀,才是人和人之間最大的障礙!

人與人在一起,最重要的就是覺得舒服。三觀不同的人在一起,不會讓彼此變得更好,反而會有更多束縛和阻礙。我們沒辦法找一個三觀完全一致的人,但是儘量找一個懂得包容與互相理解、互相欣賞的人一起同行。

遇到三觀不合的人該怎麼辦?這樣做,讓你餘生更輕鬆、簡單、快樂

生活裡,譬如,你今天去海邊玩了,興致勃勃在海邊拍了一張唯美的落日照,當你發完朋友圈後,下面評論亮了:又在裝逼了,不就是去一趟海邊嘛,搞得別人沒去過一樣;這是哪裡的海邊啊,上次聽說那邊淹死過人.....三觀不合的人,理想和追求也會有所不同,說的話很難產生交集,對於那些志不同道不合的朋友,我們可以選擇揮手再見,畢竟地球缺了誰都不會停止轉動。

遇到三觀不合的人該怎麼辦?這樣做,讓你餘生更輕鬆、簡單、快樂

之前網上看過一段挺幽默的段子:如果我發的哪條朋友圈讓你不高興了,你跟我說下, 我會把你給刪了。

三觀不合的人,所說的話難有交集,更談不上碰出火花,寒暄片刻尚可,相處時間稍長,便如雞同鴨講,對牛彈琴,彼此都覺得索然無味,甚至有可能互相傷害。

遇到三觀不合的人該怎麼辦?這樣做,讓你餘生更輕鬆、簡單、快樂

經常有老一輩的人們告誡年輕人:“出門在外,多個朋友,就多條路。”出社會,有了很多圈子,你在哪個圈子混,總能遇到些志同道合的,也有一些絆腳石。當你想從這個熟悉的圈子跳到另外一個圈子,融合另外一群人,發現,好難。

遇到三觀不合的人該怎麼辦?這樣做,讓你餘生更輕鬆、簡單、快樂

人是群居動物,怎麼可能離開群居而獨自生存?這是圈子存在的必要性。處世方式相近,三觀較為一致的,自然就在同一個圈子,相互幫助,同進同退。

如果我們一路同行,那便風雨同舟;如果我們只是彼此的過客,那便淡淡一笑,無需多言,如果三觀真的越來越不合,也就請別再強行綁在一起。

遇到三觀不合的人該怎麼辦?這樣做,讓你餘生更輕鬆、簡單、快樂

隋·王通(字仲淹,號文中子)《文中子·禮樂》《中說•禮 樂》裡有一句:

以勢交者,勢傾則絕;以利交者,利窮則散。

為了鑽營勢力而結交的朋儕,在沒有勢力的時候就會絕交 ;為了鑽營財利而結交的朋儕,在沒有財利時就會分離。

朋友不在多,而在是否能同道,是否能知心,同道則能共行,知心則能互信。當然,三觀合併不是說要完全一樣,而是求同存異,互相包容。

遇到三觀不合的人該怎麼辦?這樣做,讓你餘生更輕鬆、簡單、快樂

人生是一條漫長的路,這路上,人們走走停停,擦肩而過,有人為你短暫停留,也有人陪你一起勇闖天涯。這形形色色的人,註定有些人是必須目送他們的背影,有些人值得你去追隨同行,有些人值得你駐足,有些人你必須果斷遠離。離別也不必傷感,讓人們漸行漸遠的,不是時間和距離,三觀才是人與人之間最遙遠的距離。這一生也很短暫,珍惜身邊那個與你三觀合的人,這一輩子精力有限,不要浪費時間在三觀不合的人身上,世界那麼大,沿途風景很美,沒必要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一些不值得你去珍惜的人身上。願你的人生旅途上,有人欣賞,一片明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