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富不過三代”詛咒的是他的家族—貝聿銘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富不過三代”這些老話,都是在說財富傳承的不易。

中國唯一富過15代的家族,這便是美籍華人建築師,1983年普利策克獎得主,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貝聿銘的家族——蘇州貝氏家族。

在貝聿銘身後,是一個傳承了15代的名門望族。

打破“富不過三代”詛咒的是他的家族—貝聿銘

明朝中葉,原籍浙江的貝蘭堂定居蘇州,以行醫賣藥為生,成為蘇州貝氏的始祖。到了清朝乾隆年間,貝氏由於經營中藥業成為蘇州四富之一。

到了近代,貝氏家族以同為第十三世孫的貝哉安和貝潤生兩支最為興旺。

貝哉安及其子孫被稱為“金融世家”,而貝潤生則被稱為“顏料大王”。

這兩支成就非凡,貝潤生在蘇州留下了一座修繕完整的獅子林。

獅子林是漢族古典私家園林建築的代表之一,又是蘇州四大名園之一。現在的獅子林同時也是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而貝哉安參與創辦了上海銀行,還協助創辦了中國第一家新型旅行社——中國旅行社。

貝哉安的五個兒子、四個孫子也都從事金融工作,其中最負盛名的,當屬貝哉安的第三子,也就是貝聿銘的父親貝祖詒。

貝祖詒出任過中國銀行副總經理以及中央銀行總裁。


1948年,貝祖詒赴美,擔任駐華盛頓中國技術代表團團長。

此後,貝祖詒做出了一生中一個重大決定:留在美國。若不是這個決定,日後就不會有建築大師貝聿銘了。

1962年,貝祖詒出任中國香港上海商業銀行董事長,直到1973年退休。

貝氏家族之所以如此輝煌,主要得益於其“詩書傳家,樂善好施”的家教與優良的家族文化。

打破“富不過三代”詛咒的是他的家族—貝聿銘

貝聿銘先後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就讀建築學,而他的四個子女們,其中三個兒子和父親一樣,畢業於哈佛大學,從事建築工作,女兒在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法律,都非常出色,看來貝氏家族的光榮傳承,還要不止15代了。

打破“富不過三代”詛咒的是他的家族—貝聿銘

貝聿銘的“桃花源”式設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