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打扮,心理學:家長在“審美敏感期”要做好引導

天底下每個人都愛美,每個人對美的定義不同。

媽媽常常對我說,我小時候就特別愛美,在路上走著遇到好看的櫥窗展示的禮服裙,我就會央求媽媽給我買。那個時候媽媽就會哄著我說等我長大以後給我買,我就會哭鼻子委屈的嘟囔等以後就沒有了。

現在想想那時候的我真的挺有意思,看到美好的東西能要說明我已經對美有了懵懂的認識。

好像所有的孩子都要經歷這個階段,朋友告訴我她的女兒也是這樣,早晨起床後非讓媽媽去找她找他喜歡的那件衣服,不讓她穿就會不開心。

作為父母我們只把孩子的這些表現看成了愛美,但其實是孩子對美有了簡單的認識,在這方面開始發展。

不僅僅是小姑娘,對於男孩子來說,他們也愛美,把自己打扮的帥帥的,非常自豪地走到爸爸媽媽面前,想得到他們的誇獎。

孩子愛打扮,心理學:家長在“審美敏感期”要做好引導

這些行為說明孩子們進入了“審美敏感期”

孩子的這些行為其實都是非常正常的,很多父母不理解,不認同孩子們的這些表現。認為孩子這個階段主要的要好好學習,不能想這些爛七八糟的東西。事實上這對孩子來說也是一次成長,對孩子的心裡發育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個階段的孩子對美有了自己的認識,開始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父母說什麼就是什麼。

處於這個階段的孩子父母不要磨滅了孩子對美好事物的認識和探索。

一般情況下,孩子在兩歲左右對美有一定的認識,也只是存在表面上認知,作為父母要給孩子做出正確的指引。

孩子愛打扮,心理學:家長在“審美敏感期”要做好引導

孩子“審美敏感期”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1.吃的東西也要好看

有一次帶侄女一起去吃雞米花,我沒有徵求他的意見,就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給餵給他吃。我把番茄沙拉醬放在盒子上面,打算沾一些醬給她放進嘴巴里。

可是他不高興地扭過頭去,就是不吃。我給她說這樣很好吃的,而且不會弄的哪裡都是。聽著她就不高興的哭起來了。

現在回想起來,可能是我破壞了雞米花的盒子,讓他心裡難過了。其實這也是孩子對美的一種認識,她希望自己可以看著美好的東西美美的吃。

2.“不能弄壞我的東西”

孩子對吃的有一定的要求,同樣對自己用的東西或者玩具也有一定的要求。

很多小孩兒自己玩具或者學習用品被弄壞之後,即使修好了,也很難平復他們的心情。在他們內心裡,東西已經不是他們想象的樣子,已經不夠完美了。這些行為會讓你感覺I孩子很多事,其實這是孩子追求美好事物的一種標準。

3.“我的衣服要自己搭配”

這是最能看出孩子開始追求美的行為,對自己的穿衣很在意,每天都要穿自己的喜歡的,不再滿足於媽媽的安排。

除了很在意穿衣以外,連媽媽的穿衣她也要做出自己的意見。

這些行為都代表是孩子在一步一步成長,開始對自己周圍美好的東西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追求,我們要學會理解孩子,給孩子做出正確的指導。讓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審美觀”。

孩子愛打扮,心理學:家長在“審美敏感期”要做好引導

怎樣讓孩子樹立良好的“審美”?

1.在日常生活中發現美。

對於美不要只侷限在外表打扮等方面,可以引導孩子多多接觸日常生活中的美。

像生物自然美,大好河山,漂亮的景色,讓孩子多多接觸大自然,讓孩子在自然中不斷寬廣自己的視野。

美術、音樂和樂器方面也是一種美,這種美可以提升孩子的氣質,可以讓孩子開心。

不要限制孩子對美好事物的追逐和探索,相反要給他們做出正確的指引,對美有正確的認識。

2.不要反對孩子追求美。

如果孩子對自己的外表很在意,作為父母不要不開心,也不要說孩子,反我們要支持孩子。平時按照他們的要求挑選孩子喜歡的衣服,父母也可以藉助給孩子適當的建議,告訴孩子怎麼搭配更合適,不斷提升孩子的“審美”。

這樣不僅可以鍛鍊孩子的審美,同時還可以讓親子關係更加融洽,讓孩子的人生更有自信。

3.用正確的態度對待孩子“眼中的美”

每一個人在做事情的時候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作為孩子也是一樣的,他們也希望自己做的事情能得到大人的肯定。

如果孩子穿了一件自己精心挑選的衣服,他們就渴望得到大人的誇讚,因為這是對自己審美的肯定。

孩子愛打扮,心理學:家長在“審美敏感期”要做好引導


如果父母或者其他親人對孩子置之不理,或者說一點也不好的話,對孩子幼小的心裡將會留下陰影。

結束語

作為父母要多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用正確的態度和孩子交流,適當肯定孩子作出的努力,在孩子的問題上多一點耐心,讓孩子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