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社會|不可不知的校園霸凌

日本社會|不可不知的校園霸凌

剛過完年,俗話有說“除舊迎新、新年新氣象”,講求的是把厄運、壞事都一掃而光,討到嶄新年歲的好兆頭。不過,在剛剛過去不久的2019年裡發生的一些仍然振聾發聵的事件,可不是什麼說翻篇就能翻篇那麼簡單的事。

國內有種種惡性事件,日本也在年末上演了一場大亨卡洛斯·戈恩的逃亡傳奇。不過本篇暫時按下這些燙手的山芋不表,在值此舊學期即將結束、四月開春又有背起ランドセル的小孩兒開始通學之際,我們來講一講校園霸凌和去年最終以 #カレーに罪はない 結束的教師隊伍的霸凌醜聞。

日本社會|不可不知的校園霸凌

#カレーに罪はない

日本的霸凌可能是怎樣的?

日本的文學或影視類作品裡常能看到校園霸凌(bullying/いじめ)[注1]的身影,媒體也接連爆出學生疑似遭欺凌而自殺的新聞。

日本確實是一個校園霸凌頻頻發生的國家。據2015年經濟發展與合作組織(OECD/経済協力開発機構)[注2]主要成員國的跨國評估學生能力計劃調查(PISA/OECD生徒の學習到達度調査)[注3]顯示,以年頻率來看盡管日本位居霸凌事件發生率的後列,但無論是月頻率還是周頻率都擠入了前八名;綜合來看日本是霸凌發生頻率第二高的發達國家,僅次於英國。據日本數據分析人士所言,日本的校園霸凌呈現這樣的特徵:對特定個人的窮追不捨事件較多,即某個人會被反覆霸凌;學習好的、家境殷實的孩子更容易成為目標。

日本社會|不可不知的校園霸凌

該調查以世界各國15歲的在校生為對象,通過與他們的直接交流來了解其學習能力、學校生活實態以及意識心理等,通常每三年進行一次;【校園霸凌】是2015年新上線的項目,除成員國之外合作國也在調查範圍內,總計54個國家。

在此調查中“霸凌”被分為以下幾類:“任何形式的欺凌”“孤立”“言語嘲弄”“肢體推搡”“威脅”“個人物品被破壞/藏匿”“惡意造謠”。

如前文所言,單純從年頻率數據來看,日本堪稱是“校園霸凌較少”的國家,因此也有部分媒體以此為噱頭進行報道;但事實是或許日本的校園霸凌的“廣度”不足,集中在特定個人的案例卻尤其不可忽視。從霸凌類別統計,“言語嘲弄”及“肢體推搡”發生的次數日本最多;其他發達國家如英國、美國則是“孤立行為”的發生頻率較高。

日本社會|不可不知的校園霸凌

另外,調查也將學習成績與霸凌類別作了一番對照,通常認為成績越差的學生越容易“被嘲弄”“被肢體暴力”“被惡意造謠”。那麼好學生就能在學校的人際交往和生活中高枕無憂嗎?錯!在日本,比起成績差的,成績好的學生更易成為被霸凌的目標。值得玩味的是,其他國家並不存在這種比例關係。另外無論在哪個國家,使用“言語嘲弄”這一方式的霸凌頻率都是最高的,只是日本特別多。

日本社會|不可不知的校園霸凌

同時,這個調查還探討了家境與校園霸凌的關係。按照一般經驗來看,家境困難的學生常常是被霸凌的對象,他們佔有社會資源較少,因此霸凌者認為“即使欺負了對方也很難還手”,而調查也確實顯示33個成員國中有25個國家有這樣的傾向,最嚴重的是法國

日本社會|不可不知的校園霸凌

日本則與法國呈現完全相反的趨勢,家庭條件較差的學生被霸凌的頻率排名在第19位,有錢人家的孩子受欺負的頻率反而位居第二。分析認為,此現象是由日本學校裡更容易出現對“強者”的嫉妒心所導致,同時也與日本社會文化息息相關:事實上,只要一個學生和其他人較不同,就很可能成為被攻擊對象。


But……

站在獨特的日本文化的基礎上,名古屋大學大學院教育發達科學研究科的高井次郎教授對此提出了質疑:直接將歐美國家在某些方面的標準應用到日本,還能保證它的合理性、指導性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由此高井教授從相互交流和比較文化的角度展開了許多思考和探討。

同屬社會心理學專攻的五十嵐祐副教授,則是把著眼點放在了自然人和社會間的各類關聯的研究上。整個社會結構無時不刻在生長,它的各類動態變化、某個特定節點的組織形式以及它們分別帶來的波瀾都是這位教授關心的課題。

日本社會|不可不知的校園霸凌

(注)

[注1]:文部科學省の定義においては、「いじめ」とは、「児童生徒に対して、當該児童生徒が在籍する學校に在籍している等當該児童生徒と一定の人的関係のある他の児童生徒が行う心理的または物理的な影響を與える行為(インターネットを通じて行われるものも含む。)であって、當該行為の対象となった児童生徒が心身の苦痛を感じているもの。」とする。なお、起こった場所は學校の內外を問わない。
出典:文部科學省、2019年、「いじめの定義」、https://www.mext.go.jp/component/a_menu/education/detail/__icsFiles/afieldfile/2019/06/26/1400030_003.pdf(掲載日:2019年6月26日、閲覧日:2020年1月25日)
[注2]:経済協力発展機構は、ヨーロッパ、北米等の國々によって、國際経済全般について協議することを目的とした國際機関である。各加盟國の経済成長、開発及び貿易を意図した政策を推進することに目的がある。
[注3]:PISAの英語全稱は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である。この調査は、OECD加盟國の多くで義務教育の終了段階にある15歳の生徒を対象に、読解力、數學知識、科學知識、問題解決を調査し、國際比較により教育方法を改善し標準化する観點から生徒の成績を研究することを目的としている。

不可不知的校園霸凌知識

校園霸凌問題是世界性難題,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這一現象背後的負面影響。

校園並非純潔的象牙塔,青春裡有太多陽光抵達不了的陰暗面。2010年,美國一個高中生創立了“紫色紀念日”,以哀悼因受網絡暴力而自殺的泰勒·金文泰(Tyler Clementi)。在眾人的支持下,如今“紫色紀念日”已經演變為國際活動,呼籲全世界關注並反對針對青少年、LGBT人群的欺凌行為。

日本社會|不可不知的校園霸凌

霸凌是種給他人的身體與心理帶去攻擊的行為,且可能會在某段時期內重複實施。霸凌者會利用自己在某方面的優勢,去控制、傷害對方,而對受害者來說,霸凌可能是無緣無故發生的。

受過霸凌的人,如果沒有外界干預和自我救助的意識,極有可能患上嚴重的生理及心理後遺症,如免疫能力下降、焦慮、抑鬱、社交障礙等,甚至走上自殺之路;有一部分受害者日後也成為了犯罪者。

同時,霸凌事件裡無人能逃離干係。除了受害者,實施霸凌的人、目擊霸凌的人也都受到負面影響。欺負他人的孩子長大後更易依賴酒精或濫用藥物,或犯罪或家暴;目擊暴力的人則會產生與受害人、施暴人類似的心理問題,即便當初只是“看客”;

……“看客”本身,也是一種對霸凌行為的無聲縱容。不是嗎?

日本社會|不可不知的校園霸凌

你可以從霸凌事件的陰影中走出來

難道遭遇了霸凌後就無能為力了嗎?非也。

儘管被欺凌令人無助不安,或者內心難以痊癒,但某些舉措是可以調整和改善實際情況的:

首先要做的是——接受“被霸凌”的現實,並反覆告訴自己:這不是你的錯,錯的是施暴人;其次,可以通過痛苦的霸凌經歷轉而關注自身成長,每一次進步的同時鼓勵自己;另外,有必要時一定要向外界求助,乘舟側畔千帆過,萬事總有轉機。

不止於校園的成人霸凌

另一方面,孩子們的求助對象、理論上應該獨當一面的“大人”們,偶爾也會露出可怕且殘忍的臉面來。霸凌在成人之間也是時有發生,而這種霸凌更多摻雜了狡黠和力量,說是100%的黑暗或者純粹的惡意也不為過。

還記得本篇最開始說到的咖喱米飯事件(#カレーに罪はない)嗎?

2019年10月底,神戶市立東須磨小學發生了一起學校教師內部的霸凌。四位教師強迫一位25歲的年輕男性教師吞食超辣咖喱米飯,並一邊大笑一邊拍下了這個過程。被霸凌的教員之後向兵庫縣的警局提出了被害申請,隨著搜查深入,除了上述強迫吞食超辣咖喱的惡行,這四名教師還把超辣咖喱塗在被害者的眼睛上、強迫他在SNS社交軟件裡給其他人發送色情內容、在被害者的頭髮和衣服上黏膠水、甚至還有把被害者的衣服褲子剪得破破爛爛等其他行為。

另外據警方調查,該校發生在學生間的霸凌也並非自行報告中提到的0起;不少家長在此事件之後也愈發擔心:是否會在與霸凌者和被害者的接觸過程中,自己的孩子們也無意識地被暴力的氛圍裹挾著當作獵物和靶心,或者更糟的――被暗暗激發著露出暴力的獠牙。

該事件的結果是,四位施暴者被處以免職、免薪的處罰。然而市教育委員會在此之後卻提出“警察搜查教師行動本身會傷害學生的感情、對學校之後的經營也會產生不好影響”之類的意見;問題教師是否因此被減輕了處罰、乃至再次出現在學校?目前仍然不得而知。

除此之外,東須磨小學還提出了把咖喱米飯從配餐中取消和暫時不開辦家庭課、料理課等處理方法。這兩個方法無一不招來眾多非議,前者在推特上的反響越來越猛烈、蓋過了最初對教師間霸凌事件的純粹關心,發酵成一場帶著話題

#カレーに罪はない 來曬自己咖喱米飯照片的狂歡。

日本社會|不可不知的校園霸凌

#カレーに罪はない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上述這類起源於消極事件、最終以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誤用”結束的例子也並非罕見。比如中文語境下的過時流行語“我和我的小夥伴”、年輕人偶爾掛在嘴邊的“mmp”等等,都是一些無法細數源頭和過去的新新詞彙。

話說回來,能夠通過網絡傳播的事物基本上都有對應研究。“awsl”(啊我死了)、“zqsg”(真情實感)、“nsdd”(你說得對)等等網絡流行詞可以劃分出來一個的共同使用者社群,各類各樣的ハッシュタグ在某種程度上也擁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構建者和參與者。包含上文提到的

#カレーに罪はない 事件在內,“流行文化”的研究對象可謂包羅萬象、良莠不齊。立教大學大學院社會學研究科的黃盛彬教授做的就是新聞和社會方面的研究(下圖所示)。在他的個人主頁上也能找到郵件地址,如果有意報考該校,方向明確且已經有一份大體成型的計劃書,何不寫一封郵件詢問教授是否對你的課題感興趣呢?

日本社會|不可不知的校園霸凌

關於流行文化的研究數不勝數,除去某一國家內進行的題目以外、亦有跨境類的各種研究。比如中國香港、臺灣、上海地區的文化與日本或許存在某種關聯,有興趣的同學不妨搜索關鍵詞博覽先行研究的視點,再嘗試基於它們的基礎上撰寫有趣的研究計劃書。


※圖表來源:本文的各項PISA數據及分析來自https://president.jp/articles/-/2956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