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學生寫出一篇像樣的作文?一線特級教師教你這樣做

從教十餘年,我一直在高中寫作教學的長河邊跋涉覓渡,彷徨困惑,找不到順利到達彼岸的合適的津樑。直到後來邂逅了王棟生老師的《王棟生作文教學筆記》。

如何讓學生寫出一篇像樣的作文?一線特級教師教你這樣做

《王棟生作文教學筆記》,豆瓣評分8.5分

王棟生老師,筆名吳非,南師附中一線教師,江蘇省特級教師,寫過著名的《不跪著教書》。

《王棟生作文教學筆記》,這是市面上少有的寫給高中語文老師看的作文教學書。

這是我看過的關於寫作教學的最好的書。

因為它迴歸了寫作及寫作教學的常識,因為它真正觸及了高中生寫作及高中寫作教學的難題。

“問題出在不會思考”

高中階段必須加強學生議論文的寫作,以提高學生的理性思維水平,但現實是,理應具備一定理性思辨能力的高中生卻寫不好議論文。於是在寫作教學中,我跟絕大多數老師一樣一邊抱怨學生低能,一邊急切地教給學生並列式、遞進式等各種議論文模式,幫助學生搭建出一篇像樣的議論文。

但對學生為什麼寫不好議論文這個觸及實質的問題,我卻很少停下來去思考。

“學生議論文寫不好,多數情況下不是表達技巧問題,而是不會思考,沒有思想。”

“思維品質體現在議論文寫作上,差異會很大。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學生寫作的毛病經常在於不肯動腦筋。”

王棟生老師一語中的。的確,議論文寫作的根本出發點,原是對一個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或發表看法,或提出質疑。如果沒有思想,又何來議論文呢?

如何讓學生寫出一篇像樣的作文?一線特級教師教你這樣做

思考能力,是寫議論文的關鍵能力

當問題回到原點,我才恍然大悟。王棟生老師特別關注學生對生活、對社會的思考。整本書幾乎有一半的篇幅在講如何讓學生敢於思考,學會思考。

最令我震撼的是,王棟生老師重視學生思考能力的出發點並不是為了讓學生寫出幾篇議論文,而是為了學生的未來,為了民族的未來。

“我對學生說:現在應當是你最敢於對世事發表個人意見的年齡,現在是你養成獨立思考習慣的最佳時期,現在是你學會說‘我認為’的時候,你的起點如果是‘不作聲’,以後的幾十年你會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學生最終是要走上社會的,一個沒有評論世事能力的人,在社會上往往只能扮演庸眾。他對世事缺乏獨立思考的意識,缺乏選擇與判斷的能力,也就意味著他很難對社會做出更有價值的貢獻。”

這樣的高度讓我汗顏。其實,一個會獨立思考,獨立分析問題的學生,又何愁寫不出一篇像樣的議論文呢?

感佩之餘,震撼之餘,我也嘗試著改變自己的作文教學。當我開始嘗試著引導學生關注世事,思考身邊的問題時,我收穫了許多驚喜。

如何讓學生寫出一篇像樣的作文?一線特級教師教你這樣做

培養思考習慣

我才發現,其實培養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並不難,因為他們並不是真的缺乏思考能力,而不過是習慣了不思考,不發表意見而已。只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表現出對熱點事件的關注並激發他們去發表意見,給他們一個寬鬆和諧的思考、言說環境,學生往往會有令人意想不到的表現。

關於熱點事件,我只要在學生面前稍稍流露了點興趣,就能激發了學生的言說慾望,學生在“隨筆”中發表了大量的看法,這些看法固然有淺層次的人云亦云的部分,但也不乏大量的具有價值的個人觀點。

“學生關注並思考身邊的事物,不盲從,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看法’,即使這樣的看法可能有不成熟不嚴密之處,教師也應當鼓勵。——這一類的思考,是‘隨時隨地’出現的,或者是‘忽然冒出來的’,我們所期望的,正是這樣一種無處不在的‘自覺意識’,而不是刻意的‘作文要求’。”

如今,我緊跟王棟生老師的步伐,以培養學生的思考問題的“自覺意識”為議論文寫作的終極目標。

如何讓學生寫出一篇像樣的作文?一線特級教師教你這樣做

培養正確的表達觀

“培養正確的表達觀”

語言文字可以說是一篇文章的胎記,寫作的人不同,文章的胎記也應該不同。遺憾的是,目前高中生寫出來的文章不僅立意差不多、選材差不多,結構差不多,就連最應該不同的語言也像是從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或是貧乏寡淡、或是無病呻吟,或是不倫不類,看似很有個性,其實帶著一樣的面具,毫無個性可言。

在日常的寫作教學中,我困惑,卻無能為力,語言表達的教學也只是用力於如何讓語言亮麗起來,以提高作文的得分。

“寫作教學應當培養正確的表達觀,‘我手寫我口,我口說我心’,要鼓勵學生既有文采,也顯現本色。”

對語言表達來說,首先要培養的就是本色表達。

“我認為,教學中應當指導學生用符合自己本色的語言去表達,‘什麼樣的人說什麼樣的話’,反對矯情和虛假。”
“文風教育,以質樸為本。質樸的情感,準確而富有智慧的表達,應當成為寫作教學的基本追求。”

這是求真求實的寫作教學。

語言的本色表達,並不是摒棄修辭。

“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積極修辭的意識,也要注意過猶不及。”
“修辭立其誠。這個‘誠’,首先在於對讀者的尊重,掏出心來,讓讀者看到真誠。寫作教學要讓學生有讀者意識,文章要有個性,但表情達意要明確曉暢,不能故意為難讀者。”

近些年來,寫作教學改革也開始重視“讀者意識”,但很少有人像王棟生老師一樣從語言表達要尊重讀者的角度來闡述。這與其說是寫作教學觀,不如說是人格修養的體現。

所以,王棟生老師在寫作教學中致力於教學生尊重他人,得體地表達就不足為奇了。

如何讓學生寫出一篇像樣的作文?一線特級教師教你這樣做

用本色語言去表達

很明顯,王棟生老師對語言表達的理解不僅僅停留在寫作的書面表達上,而是回溯到學生平時的口頭表達。他是真正迴歸並貫徹了《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中的對“表達與交流”的要求。

幾乎是在不知不覺中,在寫作課上,在閱讀課上,在批閱學生作文和週記時,甚至有時在跟學生閒聊時,我開始提醒和引導學生注意語言表達的本色,比如學生說時間過得很快,喜歡套一句說“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我就會批“你見過箭和梭嗎?”還有學生寫什麼問題結束的時候都愛來一句我相信,什麼會越來越好的,我會毫不留情地批,你是真的相信嗎?你憑什麼相信?慢慢地學生知道了老師的態度,開始慢慢重視這個事情,慢慢地對語言表達開始剔除一些口不走心的機械錶達。

我也開始經常跟學生分享那些打動我的表達,譬如海子的“遠方,除了遙遠,一無所有”,席慕容的“就把祝福別在襟上吧”,牛頓的“我覺得自己只是一個在海邊玩耍的孩子”,也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積累一些好的表達,在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中主動追求本色而又美好的表達。

當然,這僅僅是一個開始。

“教師自身要有寫作的經驗”

教師必須親近寫作,在寫作的經歷中累積豐富的經驗,一個懂寫作的教師才能教出一個會寫作的學生,這個道理不言而喻。

對這一點我深有體會。在實際教學中,我早發現,學生是非常重視老師的示範寫作的,這不僅是一個激趣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為學生提供了提升的階梯。

如何讓學生寫出一篇像樣的作文?一線特級教師教你這樣做

教師寫下水作文,給學生提供寫作的階梯

我的寫作水平雖然不算好,但堅持每個學期跟學生一起寫一兩篇“下水作文”,在寫作指導中展示給學生,做輔助型教學。

譬如在指導學生立意時,我設計的《一滴水裡看世界》,就藉助學生熟悉的“水”,一步一步帶著學生體驗了立意的整個思維過程,其中用來示範的作文片段就是筆者自己寫的下水作文《在水一方》的片段。相比選擇高考優秀作文做示範,學生更喜歡教師的“下水作文”,並且在潛意識裡,學生更願意聽一個會寫作的老師的寫作指導。

如果教師缺乏寫作體驗,自然無法累計寫作經驗,那麼就很難了解學生真實的寫作過程,更不清楚學生在寫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在指導的時候難免就會信口開河,或者隔靴搔癢。教師親自“下水”,才更清楚水的深淺。

“教師缺乏寫作的經驗,就不大可能瞭解學生的寫作過程,也就不大可能對學生的寫作作有效的指導。”

更關鍵的是,一個缺少豐富寫作經驗的老師,是很難形成正確的寫作教學觀的。這也是為什麼王棟生老師在整本書裡不斷地強調“教師自身認識”的重要性。作為一個有著一點寫作經驗的普通語文老師,我非常理解王棟生老師的擔憂和呼籲。試想,如果一個沒有寫作體驗的人,他能很快認同王老師的觀點嗎?會發自內心地萌生出“相見恨晚”的感覺嗎?

有寫作體驗的教師,很容易識別並真心地贊同正確的寫作教學觀,沒有寫作體驗的人,就缺少這種敏感。

回想一下,我們在寫作教學中做的許多錯事,其實很多都是因為缺乏正確的寫作教學觀。一個有著正常健康的寫作教學觀的語文教師,即使在應試教育的大框架下,仍然可以在寫作教學上做很多趨於正途的事情。

如何讓學生寫出一篇像樣的作文?一線特級教師教你這樣做

語文教師最好自己有寫作的習慣

語文教師自己要寫作,其實這對絕大多數語文教師來說,並不是很高的要求。與其說這是對語文教師業務能力的要求,不如說是對語文教師職業道德的要求。因為現實中的很多語文教師不是不會寫,而是不願寫,這在教齡越長的老師身上表現得越明顯,這是職業倦怠的一種具體的表現。當所有的語文教師都敬重寫作,愛上寫作,把寫作當成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時,寫作教學的突破和成功也就隨之而來了。

“寫作教學能讓學生‘剩下’點什麼”

我們可能經常想的是,寫作教學能給學生帶來什麼,卻很少去想,若干年後,寫作教學能讓學生剩下點什麼?

懷特海說過:當一個人把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忘掉,剩下的就是教育。

王棟生老師將寫作教學上升到了教育的高度。

“寫作教學要承載對自我的關注,對他人的關注,對世界的關注,即使僅僅作為基本表達工具,寫作也不可能與‘人’ 無關。如果把寫作僅僅當成一種簡單的純技術層面的生存能力,那就很可能矮化了寫作教學的價值。” 

寫作教學不是為了帶來一批能應付考試的作文,而是為了學生終身的發展。其實,想透了,一個收穫了良好寫作習慣和能力的學生,怎麼會寫不好區區幾篇應試作文?

還是因為我們站得太低,走得太急。

我們站得太低,眼裡只有應試只有高考;我們走得太急,沒有給學生慢慢走的機會。

好的寫作教學呼喚有見識,有人文情懷,有寬容意識的語文教師。

無論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能力,還是培養學生正確的表達觀,抑或積累豐富的寫作經驗,這都需要慢慢來。這個“慢慢來”就需要語文教師的引導和呵護。

如何讓學生寫出一篇像樣的作文?一線特級教師教你這樣做

寫作教學也要慢慢來

教育是一種慢的藝術,寫作教學更是如此。當我們摒棄“生存寫作”,倡導“生命寫作”時,自然就能慢下來。

“通過寫作學習,學生有發展,有變化,很多學生不再怕寫作。他們發現寫作是一件愉快的事,知道寫作是為了表達自我心靈,未必非要看做不朽之盛事;通過寫作,他們知道世上的事沒有那麼簡單,同樣,世上的事也未必有多複雜;因為學寫作,他們愛生活,愛人生,關注天下風雲,也關注柴米油鹽;他們知道要和其他人溝通交流。“

我是多麼的希望,以後當學生早就遺忘了我的寫作教學時,他們還剩下對生活的敏感,對問題的思考,對寫作的熱愛。那是多麼令人神往的境界。

如何讓學生寫出一篇像樣的作文?一線特級教師教你這樣做

表達自己,熱愛寫作

好書總在不經意之間擊中讀者。讀《王棟生作文教學筆記》,我的內心經歷了一遍又一遍的衝擊,我像一個小學生一樣,如飢似渴地學習、領會著王棟生老師的諄諄教誨,並用以重建我的寫作教學觀。在一遍又一遍的閱讀、對話中,我茫然而惶然的內心歸於平靜、篤定。

《王棟生作文教學筆記》啟發了我對寫作教學最本真的、深層次的思考,站在王棟生老師搭建的這個寫作教學的渡口邊,我並不急於過渡,而是藉著這份領悟,繼續尋覓屬於我自己的寫作教學渡口。

王棟生老師在自序裡說:“中國有一百多萬語文教師,每位教師都可以有自己的作文教學筆記。”

若干年後,也許我也會有一本屬於自己的寫作教學筆記。到那時,我才敢說,我找到了寫作教學的渡口。

在此之前,我願意做一個虔誠而幸福的覓渡者。

如何讓學生寫出一篇像樣的作文?一線特級教師教你這樣做

尋覓寫作教學的渡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