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人術:在酒桌上,有這二個表現的人,儘量少交往,最好敬而遠之

網上有句流行語,這樣說:“飯局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飯局是萬萬不能的。”現在的社會中,飯局並不是用來吃飯的,而是用來交際的。雖然很多人對這種應酬不厭其煩,但是誰都避不開人情往來,所以飯局就成了生活中的常態。

如果一個人經常參加各種飯局,在很多人看來,說明這個人人脈很廣,是混得開的表現。俗話說:“人脈就是財脈。”多個朋友多條路,朋友多了路好走,講得就是這個道理。

但是,既然很多人都會在酒桌上逢場作戲,所以我們結識的人,也未必都是我們的人脈,有時候只不過是酒肉朋友而已。他們當面可以跟你稱兄道弟,但是你有困難去找他們幫忙,他們卻唯恐避之不及,怕你給他們帶來麻煩。

馮夢龍說過:“有酒有肉是朋友,急難何曾見一人。”這句話聽起來有些殘酷,但也是酒桌上常見的現實。所以說,混跡於飯局之上,一定要懂得識人。在酒桌上,有這二個表現的人,儘量少交往,最好敬而遠之。


識人術:在酒桌上,有這二個表現的人,儘量少交往,最好敬而遠之

一、總想讓你喝醉的人

雖然大家在酒桌上,是為了交際應酬,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人脈關係也。但是在酒桌上,也難免要靠喝酒來調節氣氛,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很多時候,我們未必跟飯局上的每個人都很熟識,但是三杯兩盞下肚,很多人就開始打開了話匣子,場面也就熱絡了起來。

既然酒桌上離不開酒,怎麼喝酒其實就大有學問。俗話說:“酒逢知己少,詩向會人吟。”在酒桌上如果遇到了一見如故的人,自當會飲三百杯。但是道不同不相為謀,話不投機半句多,遇到了別有用心,不值得我們結交的人,也沒有必要跟他們虛與委蛇。

飯局既然是社交場合,一定要注重一些喝酒的禮儀。因為未必每個人都有喝酒的習慣,為了尊重別人起見,酒桌上最忌諱的就是強迫別人喝酒。別人可能平時就滴酒不沾,或者因為吃藥、開車等情況,必須忌酒。但是酒桌上經常遇到一種人,他們總喜歡讓別人多喝酒,甚至不喝醉不罷休。

這種人往往會說,願意喝酒的人,大家才是朋友,喝得越多,這個人就越夠意思,誰要是不喝酒,就是不給他面子。這話聽起來似乎有道理,看似這樣做是對朋友熱情,讓人覺得這個人性格很豪邁。其實這種人,根本不顧及別人的感受,總是喜歡強人所難,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別人,這是一種自私的表現。這種人喝醉之後,酒品也未必很好,所以對這種人儘量少交往,最好敬而遠之。


識人術:在酒桌上,有這二個表現的人,儘量少交往,最好敬而遠之

二、敬酒時忽視你的人

飯局除了結交人脈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很多人會通過飯局,來請託別人辦事。平時有些難辦的事情,如果都在工作場合去交流,顯得公事公辦,難免會有不近人情的地方。如果把人請到飯局上,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人與人之間交流更深入了,關係更密切了。很多公事上談不到位的地方,就有了更深層次的進展,這又何嘗不是大家都樂見的事情呢。

因為很多時候,在酒桌上都會發生有求於人的事情,所以酒桌上就會有敬酒的習慣。為什麼在酒桌上,常聽到一句話,叫做:“先乾為敬。”就是給別人敬酒的時候,自己先把酒喝掉,然後讓別人隨意。這既是表達對客人的尊重,又是表達自己誠意的方式。

一個人如果在酒桌上,把自己的位置擺得很低,把別人捧得很高,自己就能獲得別人的好感,自己就更容易成事,這就是酒桌上的人情世故。而且敬酒的時候,一般我們都會先敬身份最尊貴的人,大家不要以為,這樣是嫌貧愛富的表現。因為這個人在大家心目中,地位最高,最受人尊重,我們先敬他,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如果先敬了別人,別人還會感到非常尷尬,如果喝了就是顯得不尊重身份高的人,如果不喝,又會得罪了敬酒的人。

所以,在酒桌上敬酒千萬不要出錯,否則不僅自己鬧笑話,還容易得罪人而不自知。酒桌上還會遇到一種人,他們只給身份高的人敬酒,卻從來不敬不如自己的人。這種人才是典型的勢利眼,根本不把不如他的人放在眼裡。所以他對身份高的人,所表現出的尊重,也不過是偽裝而已。這種人靠不住,儘量少交往,最好敬而遠之。


識人術:在酒桌上,有這二個表現的人,儘量少交往,最好敬而遠之

老話說得好:“酒品見人品。”一個人在酒桌上有什麼表現,就能看出他到底是怎樣的人。只要我們觀察入微,就能從一些人外在的表現,去看透他內心的動機,這樣就能看人一看一個準,知道什麼人可交,什麼人不可交。大家還有什麼在酒桌上識人的高見,也可以通過評論來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