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若遠慮,必有近憂


朋友家的老狗死了!

朋友老李家有條養了十來年的老狗,前段時間不幸得了腎結石,手術後沒能挺過來,術後十來天便黯然離世。老李夫婦把狗的屍體和生前的用具,放在一個大罈子裡,深夜12點左右偷偷出去埋在了小區外的綠地裡。

在很多人眼裡,寵物就像自己的孩子,有著難以割捨的情感。老李雖是笑著提起這件事,但一臉的無奈還是暴露了內心的傷感。

當我回到家裡,把這件事說給老婆聽時,老婆頓時犯了愁:“如果咱們家泰格死了,咱們把他埋哪兒呢?”

泰格是我家剛養不久的小公貓,一隻可愛頑皮的美短銀虎斑,現如今剛滿4個月。聽了這話,當時我就笑了:

“美短貓平均壽命15—20歲,你現在考慮他死後埋哪兒的事,是不是有點太早了?”


“那他萬一生病死了呢?”老婆反問道。


是呀,萬一我家泰格生病死了呢?這個話題不禁讓我陷入了沉思,因為我確實沒考慮過泰格死了埋哪兒的問題。

人若遠慮,必有近憂


人生在世,誰也說不清明天和意外那個會先來!

以怎樣的心態對待未來,關係到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與心情。

有句古語說的好:“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確是經驗之談,遠慮能讓人站位高遠,做到防患於未然。

但萬事都有個度,如果我們總是思考明天有意外發生怎麼辦,天天琢磨著身後之事,那就無異於杞人憂天了。試問,這樣的日子還能愉快地過下去嗎?

有些人熱衷於有計劃的人生,特別喜歡那種可以掌控未來的感覺。但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這世界上有很多東西是我們根本控制不了的,總有一些計劃趕不上變化,我們在做計劃的過程中尋求對時間、精力的控制感,但對那些意外,我們是無法精確掌控的。

人若遠慮,必有近憂

而且,如果我們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很遠的地方,很長的歲月,我們就會失去對當下的珍惜,這也是很多人覺得當下生活沒有意義的原因所在。

有句老話非常有道理:“盡人事,安天命。”凡事,不要想那麼多,更不要老想著有什麼結果或回報。我們去參加活動的時候,不要去想這是否能讓我們學到些什麼,也不要考慮是否能交到一些有用的人。

當你去看荷花的時候,你需要關注的,是那個時候荷花開的很美,這就足夠了。而不應這樣思考:“這荷花很快就凋謝了,看這有什麼意思呢?”

白巖松曾說過:“人生的兩個基本點是糊塗點,瀟灑點。

想清楚了,漫漫人生路,我們能做好兩件事就行了:

忙著,清醒做事。閒著,糊塗做人。



人若遠慮,必有近憂

把握當下,珍惜眼前,該糊塗的時候糊塗,該明白的時候明白,做個明白的糊塗人,是人生的一種境界。

要記住,煩惱都是想出來的!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太較真,所以煩惱遍地;而糊塗的人,琢磨得少,卻能覓得人生的大滋味。

有時候,眾人皆醉我獨醒,還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太清醒的人註定活得辛苦,總有看不慣的,總有放不下的,苦苦掙扎;有時候,與其清醒,真不如酣睡。

網上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兩個落水者,一個視力極好,一個患有近視。兩人在寬闊的河面上掙扎,很快就筋疲力盡了。

突然,視力好的那位看到了前面不遠處有一艘小船,正在向他們這邊漂來。

患有近視的那位也模模糊糊地看到了。於是,兩人便鼓起勇氣,奮力向小船游去。

遊著遊著,視力好的那位便停了下來,因為他看清了,那不是一艘小船,而是一截枯朽的木頭。

但患有近視的人卻並不知道那是一截木頭,他還在奮力向前遊著。當他終於游到目的地,並發現那竟然是一截枯朽的木頭時,他已離岸邊已經不遠了。

視力好的那位,就這樣在水裡喪失了生命;而患有近視的那位,卻獲得了新生。

人若遠慮,必有近憂

在美國,有兩家同樣大小的公司。它們的總裁,一個叫羅伯特,一個叫史蒂夫。

羅伯特是一位精於算計的人,凡事都比別人看得長遠,他早早就預測到了2008年美國會發生嚴重的金融危機。

據他分析,美國有30%的公司要倒閉,像他現在這樣的小公司,肯定在那30%之中。

所以,他決定將公司解散,還能給自己和員工們留一些生活費,不然到時肯定會負債累累、破產倒閉。

史蒂夫不但不是一個善於算計的人,甚至還給人一種愚笨的感覺。他憨憨地認為,未來是永遠無法預測的。

就算你將世界上最完美的計劃放在他的面前,他也不會相信,因為未來還沒有真正到來。

他覺得自己的公司只要能夠生存一天,他就一定要讓它支撐下去。結果,他的公司竟然奇蹟般地度過了這場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


最終,會算計的人將公司解散了。而不會算計的人,卻將公司比以前辦得更加紅火。

人若遠慮,必有近憂

這些故事告訴我們:

人生中有很多事,不知道的比知道的好,不靈通的比靈通的要好,不精明的比精明的要好。蠢到深處自然萌,真的不需要事事都要想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古訓說:“煩惱本無根,不撿自然無,困惑本無源,不究自輕鬆。”生活中,總有太多的事情讓我們身不由己,總有許多的煩惱擾亂我們的身心。實際上,我們被煩惱、憂慮纏身,很多時候不是由於事情本身,而是因為我們想得太多、思慮太遠。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人生本來就是糊里糊塗的,快樂和幸福就藏在糊塗之中。一旦清醒了,可能所有的快樂和幸福,也就隨之煙消雲散了。

曾看過這樣一則報道:有兩個患有癌症的病人。一個人耳朵靈便,從醫生暗地裡的談話中聽到他們只能活三個月時間,結果這個人活了不到兩個月,就在深深恐懼中病死了。

另一個人的耳朵有些背,別說偷聽醫生的談話,就是你跟他直接說,他還聽不大清。

奇怪的是,他不但活過了三個月,到現在已是兩年過去了,他還好好地活著。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難得糊塗”。人生在世,難得糊塗,看似簡單的問題,但又有幾人能做到呢?

徘徊在慾望樹下的芸芸眾生,渴望著,追逐著,夢想被粉飾,期望被放大。

風塵僕僕,勞碌半生,追逐未來的曙光。恍惚醒來,半生年華老去,還是赤手空空,來來去去,冷冷清清,猶如一場夢。

人若遠慮,必有近憂

《心經》有一句經典的話:“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

大道至簡,淡然處世。人越是簡單,就活得越自在,就能躲過煩惱的糾纏。真正簡單的人,內心總是安靜澄澈,從來不會為日常瑣事和遠方未知而焦慮不安。他們的人生,就像熟睡的孩子,睡著睡著就笑醒了!

感謝上天讓我們生活著這個璀璨的年代,這也是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中,事事物物瘋狂地滋生,沒必要對所有的事情都尋個究竟,多一點“糊塗”,少一點計較,何嘗不是一番大快樂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