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回憶恩師黃賓虹:黃師作畫,‘積墨’成習他根本沒有筆洗

李可染曾回憶:“黃師作畫,看來‘積墨’成習。他根本沒有筆洗,只用‘葵花盤’,墨由濃到淡,自然形成一圈。可染見老師沒有筆洗,說從四川給帶一個,黃師連連說,不用,不用!

李可染回憶恩師黃賓虹:黃師作畫,‘積墨’成習他根本沒有筆洗

在我國近現代繪畫史上,有“南黃北齊”之說,“北齊”指的是居住在北京的花鳥畫巨匠齊白石,而“南黃”說的就是浙江的山水畫大師黃賓虹,二人被美術界並列在一起,足見黃賓虹的藝術功力和成就非同一般。黃賓虹1865年生於浙江金華,卒於1955年。名質,字樸存,擅長山水、花卉並注重寫生,但成名相對較晚。50歲以後,他的畫風逐漸趨於寫實,80歲以後,才真正形成了人們所熟悉的“黑、密、厚、重”的畫風。黃賓虹晚年的山水畫,所畫山川層層深厚,氣勢磅礴,驚世駭俗,這一顯著特點,也使中國的山水畫上升到一種至高無上的境界。由於黃賓虹在美術史上的突出貢獻,在他90歲壽辰的時候,被國家授予“中國人民優秀的畫家”稱號。

李可染回憶恩師黃賓虹:黃師作畫,‘積墨’成習他根本沒有筆洗

李可染曾回憶:“黃師作畫,看來‘積墨’成習。他根本沒有筆洗,只用‘葵花盤’,墨由濃到淡,自然形成一圈。可染見老師沒有筆洗,說從四川給帶一個,黃師連連說,不用,不用!黃師的筆往往是乾的,用筆似乎很隨便。有時在身上擦幾下,有時晨起在桌上戳一戳。一些已完成之作,又浸水溼透,用宿墨點石成金,出現神奇的效果。他反覆遞加,越加越亮,越加越好,似乎永遠也加不夠的。創作中,他藝術探求的全過程,都一一在畫上留下痕跡。”

李可染回憶恩師黃賓虹:黃師作畫,‘積墨’成習他根本沒有筆洗

在題贈李可染之殘稿中,黃賓虹寫道:“畫重筆墨為上,其次章法,猶精神之與軀體耳。但觀章法之新奇,求其外貌,不審內心,非真知畫也。中國畫法之要,根本精神全從書法中來,不明書法,即不知畫法。李可染先生研精書法極勤,將實用之於畫,其筆墨之內美者也。自來名畫大家至可貴者,無不工書,書者無不擅畫。”

李可染回憶恩師黃賓虹:黃師作畫,‘積墨’成習他根本沒有筆洗

李可染回憶恩師黃賓虹:黃師作畫,‘積墨’成習他根本沒有筆洗

黃賓虹擅畫山水,是中國繪畫史上的山水畫一代宗師。六歲時,臨摹家藏的沈庭瑞山水冊,曾從鄭 ,陳崇光等學花鳥畫。精研傳統與關注寫生齊頭並進,早年受“新安畫派”影響,以幹筆淡墨、疏淡清逸為特色,為“白賓虹”;八十歲後以黑密厚重、黑裡透亮為特色,為“黑賓虹”。他的技法,行力於李流芳,程邃,以及髡殘,弘仁等,但也兼法宋、元各家。所作重視章法上的虛實、繁簡、疏密的統一;用筆如作篆籀,洗耳恭聽練凝重,遒勁有力,在行筆謹嚴處,有縱橫奇峭之趣。所謂“黑、密、厚、重”的畫風,正是他顯著的特色。他的書法“鐘鼎”之功力較深。其畫風蒼渾華滋,意境深邃。

李可染回憶恩師黃賓虹:黃師作畫,‘積墨’成習他根本沒有筆洗

李可染回憶恩師黃賓虹:黃師作畫,‘積墨’成習他根本沒有筆洗

李可染回憶恩師黃賓虹:黃師作畫,‘積墨’成習他根本沒有筆洗

李可染回憶恩師黃賓虹:黃師作畫,‘積墨’成習他根本沒有筆洗

李可染回憶恩師黃賓虹:黃師作畫,‘積墨’成習他根本沒有筆洗

李可染回憶恩師黃賓虹:黃師作畫,‘積墨’成習他根本沒有筆洗



分享到:


相關文章: